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对养老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置的专业。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但在职业素养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学生职业素养亟待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共基础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20-02
  随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已成为制约养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已势在必行。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它涉及思想政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基础性学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共基础课是一个综合教学体系,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养老行业而言,养老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养老护理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的“养老人”。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内涵界定
  (1)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对养老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简言之,职业素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职业素养是个体的各种行为的一种内化表现,是与具体职业活动相关的各种素养总和。
  (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是指,具备老年服务与管理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热爱养老事业,具备“老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具备认真负责和细致耐心的服务态度、较高的职业认同感、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1)公共基础课地位弱化。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人才。“产学研”一体化,“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也在各个学校悄然兴起。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已成为教育核心。大量公共基础课课时被压缩,形成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局面,使公共基础课被边缘化。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失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她们毕业后将从事老年护理等相关工作,必须了解养老行业特点和发展前景,增强从事养老行业的信心,提高职业认同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老。这些都需要在公共基础课中予以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公共基础课目前仍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固守“教师—知识—学生”教学线路,课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学习缺乏兴趣。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单一,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缺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关注,缺乏良好的育人功能。学生仅满足于应付各种考试,缺乏深入学习的动力。
  (3)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缺乏相互融合。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三段式”结构,在“三段式”框架下,三类课程之间关联不紧密,缺乏相互的融合,各自自成体系、孤立存在。使得“人文基础”和“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体系上出现“两张皮”。特别是公共基础课对专业课缺乏有效的奠基关系和服务关系。
  三、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教学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育人功能。它决定了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国家、民族的昌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一所学校的发展亦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而言,可以通过开设养老专题讲座,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通过开展系列敬老爱老志愿活动,营造敬老爱老的孝文化氛围;通过全员导师制实施,对学生进行全面引领,巩固其专业思想。
  (2)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公共基础课的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实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的优化配比。提高公共基础课的重要地位。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提高学生文化修養,不断加强公共基础课的文化育人功能。
  (3)改革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多角度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内的职业素养素材,在课堂中采用讨论、交流、评价、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自我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倡导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分组制作PPT进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创设“两难情境”,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让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选择,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引导正确价值观。
  (4)加强学科融合,注重资源整合。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学的始终,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来完成,还应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要加强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挖掘职业元素。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内容中就包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教育素材。比如在大学语文课中,可以通过诗歌鉴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在大学英语课中,通过中外文化的差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还可以模拟职业情境,渗透职业理念,帮助学生解决将要面临的疑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5)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更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公共课教师,更要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动态有及时准确的把握,不断加深对养老行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知识的无缝对接,实现公共基础课教学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四、结语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相信通过多角度的研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会不断得到提升,高职院校也一定会为养老事业培育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家颐.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侯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研究——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38-40.
  [3]李明.浅谈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138-140.
  责任编辑:关磊
其他文献
摘要: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塑造了各类“疯癫”人物形象,他们身上具有“疯癫”和“觉醒”并存的特质。这类人物不仅是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传达着某些观念和思想。解读这类人物需结合戏剧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戏剧情节和语言,探索“疯癫”和“觉醒”存在的内在关系和深层意蕴。  关键词:莎士比亚 《李尔王》 疯癫 形象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
摘要:笔者结合JX学院2014—2017年的师资流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找出影响学校教师无序流动的主要原因以及改善民办高校师资流动性大的相关对策,从而提升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维护民办高校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 师资流动 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44-02  为进一步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家在“
摘要:在长久的文化交流中,中韩两国的文化发展相互影响,并形成本国特有的模式形态,本文比较两国传统建筑中屋顶装饰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思索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现代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建筑 屋脊 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116-02  中国、韩国作为邻国,其地理环境有着诸多相似点,以此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圈,此文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正逐步向国际化办学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立院校开始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形式,同时也对配套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全面剖析和解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校企紧密结合、管理服务育人及学生独立自治的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合作办学质量。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大学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
摘要:文化自信的根基来源于我们历史悠久、经时间沉淀、拥有广博内涵与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建设对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强大精神力量。具有中国特色且不断传承发展的中国先进文化在多元化的今天被更加丰富而全面地展示给我们。然而越来越繁荣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建设正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传统纸媒的代表图书馆和现代新媒体两方面来分析,提出在当前
摘要:财政档案对于财政部门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精细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地方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部门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目前,我国财政系统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财政档案管理的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财政档案 科学管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渐形成的一门教育技术学科,它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互聯网的优良特性,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和传播性,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也能起到整合资源、强化细节以及使课堂生动形象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 现代教育技术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其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照本宣科无法使学生获得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数学学科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尝试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对策;生活内容;生活情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其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
摘要:天津赵春华案曾引发了舆论界一片哗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试图通过刑法理论分析,找到为赵春华出罪的理由。本文以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理论为视角,对非法持有枪支罪和赵春华的行为进行分析,尽可能找出最为适当的脱罪理由。  关键词:规范性构成要件 犯罪故意 构成  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5-0054-03  2016年8月至10月间,赵春华在天津市
摘要:游戏设计是一种交互设计,各种游戏产品的出现使得整个游戏教学内容及游戏创新技术应用更加重要。随着我国与国外文化交融发展,人们将人机交互体验看成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娱乐形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重要游戏原画设计教学素材。《游戏原画设计》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基本设计能力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要不断积累知识,学习需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从课程应用的角度分析结合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