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家庭承包经营

来源 :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47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度兴起。它带来了农村历史性的变化。家庭经营发展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当农业发展出现波折时,它的前景又如何呢?有的同志认为,“大包干”责任制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家庭经营的潜力已尽。我认为,为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在此基础上,逐步充实集体统一经营的内容,给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一、家庭承包经营的新特点。家庭经营是以家庭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在一定的
其他文献
<正> 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作为一种从经济上改变农村养儿防老的新措施而被推进到人口控制领域,受到广大独生子女户及二女户父母的热烈欢迎,因而很迅速地传播到全国各地农村,对于控制农民多生孩、生男孩的意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使这一新事物健康成长,实有对其深入研究的必要。一、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的实质和内容计划生育养老金保险其实就是保险公司为城乡居民和个体劳动者开办的一种个人养老金保险,值得我们了解的是它的保障内容
<正> 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费用支出猛增,引起了各国政府及有关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以西方几个主要国家这方面的信息和动态为基础,来介绍、分析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及发展方向。一、西方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支出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养老金支出的增长,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要迅速得多。例如,1960年至1983年之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作为整体,退休金公共费用平均从4.9%上升到10.3%,几个主要国家的增长情况为;法国从6.7%上升到14.3%,德国从10.6
<正> 农村独生子女(或两女)父母养老保险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个险种,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配合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设计推出的。该险种的进展怎样?收效多大?还存在哪些问题?前景如何?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笔者曾同其他十一位同志对这一险种的开展情况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本文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一调查基础之上的。
<正> 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客观存在三种管理类型:①孕前型,把工作重点放在孕前,主要靠落实避孕措施来完成人口生育控制计划;②孕后型,主要靠落实补救措施来完成人口生育控制计划;③产后型,因孕前、孕后工作未抓好,出现计划外超生,则主要靠征收超生子女费来实施惩罚手段。纵观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不难看出,无论是孕后型管理方式,还是产后型管理方式,尽管在某一特定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确实对我国农村人口的
<正>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企业内部的不合法行为日趋增多。因此,在加强国家审计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内部监督并不是国家审计监督的简单重复,它具有经常性、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能更好地开展事前、事中审计,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由于内审人员熟悉单位情况,可减少调查费用,提高审计效率。因而内审履行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部审计在提高企业效益,发挥服务职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在查错防弊、履行监督职能方面却困
承包制条件下资源配置调节方式的实证分析黄少安虽然总体上我国的经济体制一直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是,现阶段的经济仍然是以承包制(包括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和城市的包干制)为主要的微观制度基础的经济,股份制并没有全面实施并取代承包制的地位,股份制实施的起点或...
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黄芳泉为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定第四部分第19条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银...
<正> 一、劳务消费合理选择面临的困境目前劳务消费的低比重和不合理的构成,是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各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实现劳务消费的合理选择面临着重重困难。困难之一是劳务供给方面。其一是我们到目前为止仍对劳务消费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对劳务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它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例如忽视劳务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把某些劳务视为资本主义寄生性、腐朽性的表现,片面认为劳务不创造价值,劳务生产者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把劳务生产和物
<正> 农业劳动组织属于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本文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基本经济规律,以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农业劳动组织规模及其变化的规律性进行一定的探讨。一、问题的提出针对近、现代农业经济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一大二公”的理论支配下,似乎农业公社(苏俄和苏联1925年前存在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村人民公社、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及农业
<正>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我国90年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在80年代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并明确规定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总的目标。这就为我国90年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完成90年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实现90年代农业的总目标,必须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及把家庭承包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引入集体经济,形成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