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审计员眼中的慈善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9月,我们有幸参加了关于区慈善资金的绩效审计调查。随着审计的开展,我们按照计划,走访了辖区内部分捐款人和被救助家庭,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触动。每一次心灵被触动之后都久久不能平静。审计结束了近两个月了,我才逐步平静下来,能够静下心,理一理思路。思考之余,我不得不坐下来,谈谈我所感受到的慈善。
  孩子,妈妈不会放弃你
  在甸南社区,有这样一户人家,二十三年前喜得一对双胞胎男孩。小生命的降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血脉延续的喜悦。然而,初为人父人母的欢欣还没有消退,医生的诊断好似晴空霹雳,让夫妻俩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大儿子脑瘫,将不久于人世!身为一名年轻母亲,我理解这个现实是多么残酷,上天给了他们一个健康可爱的小生命,又给了一个永远需要别人照顾还随时都会失去的孩子。如今,弟弟大学毕业,长成了一个阳光帅气的大小伙,哥哥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这么多年也都过来了。
  我曾疑惑许久,他们到底为了什么,选择让这个孩子留下来,哪怕是遭遇下岗和经济困难,哪怕明知永远听不到孩子叫他们一声爸爸妈妈?那位倔强的母亲,从未对单位和同事谈起孩子的真实病情,她没有为孩子办理残疾证,也没有申请低保。也许她的心目中,从来不把大儿子当作一个病孩子,两个儿子同样优秀。她的信念很单纯,把儿子带到了人世,就要把孩子抚养长大,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交谈中,她很平静,没有哭泣。她感谢社区对她的帮助,还说,小儿子很懂事,等他找到工作,我们就不再需要救助了。
  全家齐力,能否换回你的生命
  在我们走访的家庭之中,不乏身患重症、经济拮据的家庭。有这么一家让人难以忘记。接待我们的是被救助人的公婆,他们的儿媳得了尿毒症,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是八年了,儿子、儿媳下岗,家里的固定收入就只有老人的退休金。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透析,已经让这个家家徒四壁。为了支付昂贵的医疗费,全家人四处奔波。老人的儿子同时做了几份工,老伴靠着自己的手艺,做些手工艺品去摆摊,儿媳娘家并不宽裕,也时不时拿钱过来。老人说,有几回孩子急等着用钱看病,要不是社区居委会、社会好心人的帮助,真不知道该怎么过来。
  2010年,省慈善总会开展了对尿毒症患者的专项救助,每名患者在定点医院透析,可以减免1万元的费用。对于这个捉襟见肘的家庭,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令人吃惊的是他们选择了放弃。原因是定点医院在城市的西部,他们家在东部,考虑到病人经不起路途颠簸,老人说,等着救助的不止咱一个,就当多给西部城区患者一次机会吧。
  随着走访的结束,当身后的门关上时,我们一行总是忍不住深深感叹。他们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是乞丐,他们不是期待不劳而获的懒惰者。他们满怀对家人的爱,肩负着社会、家庭的责任,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期望。他们的家虽然简陋但是整洁,虽有病人,但他们都认为病魔也不能拆散家庭,生活总得继续,希望总在前方,他们的面容平静而坦然。如果没有外界帮助,以他们的绵薄之力,扛不起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面对社会制度对他们的亏欠,他们不抱怨,他们不逃避。
  十年如一日,慈善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这次审计与以往慈善审计不同,覆盖面进一步加大,调查范围从侧重救助对象,扩大到捐助、救助并重。通过对捐助人的走访,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对慈善的想法和看法。
  我很早就听说过于瑞芝老人的事迹,她可是全市慈善界的名人。2012年9月的一天,我叩响了她的家门。老人今年已经是92岁高龄,但是耳聪目明,言谈举止,却是平淡中,带一点生活的充实与快乐。
  老人的工资并不高,每月几千元的退休工资,还要看病吃药。去年为了慈善助人,捐出了全年所有的工资。她捐款后没钱看病吃药,甚至捡菜市场人家扔的菜叶回来吃,老伴和孩子起初很不理解。如今,她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个红色的捐款箱。儿孙每次回来,都要主动往箱子中投几张纸币,这已成为她的家规了。她已经把儿女对她的孝心,升华成为对全社会的爱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改变了全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人的老伴开玩笑地抱怨她,每次出门都要大半天才能回来,家人都以为她迷路了。因为她实在是个热心肠,她会推拿。上菜市场买菜,她会为摊贩推拿,逛商店,她会为服务员推拿。
  看着我们钦佩的表情,老人要求千万不要宣传她,因为如果来访的人太多,会耽误她的活计。说着,老人献宝一样拿出了一副鞋垫的半成品给我们看,针脚匀实细密,红花绿叶煞是鲜艳。每年的“八一”节,她就会为战士们送上亲手做的鞋垫,国旗班、驻港部队的战士都穿过老人做的鞋垫。她发愿明年,在建军86周年时,为海、陆、空部队各捐86双鞋垫。
  陪老人说着聊着,我感受到老人的爱像涓涓细流浸润感染了每个人。
  我想,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容易,十年如一日做善事,把慈善当成生活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就不易了,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她坚持不懈?
  于是,我想到了信念,想到了感恩。心怀感恩之心,就会发现:“慈善=你帮助我 我帮助他 他帮助……”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理,生活中,并不缺乏善,缺乏的是对善的感知。
  也许,做慈善与公交车上让座、过马路不闯红灯一个道理。只是平常人做的平常事。慈善,并不陌生,也不遥远。善,不在大小,贵在坚持。日行一善虽小,日积月累,就足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幸福指数得到提高,让我们对社会上的负面东西抵御能力更强。
  这就是慈善的意义,这就是生活中的正能量,这就是我感受到的慈善。
其他文献
德国所有大学的图书馆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只要办理一张借书证就可以随意进出。刚到柏林不久,我便办理了一张柏林科技大学的借书证——这儿离我寄居的住所只有一刻钟左右的车程。  一个周六下午,我来到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翻阅一些最新的杂志。临走前读到一篇非常喜欢的文章,于是想复制下来带回去放入我的收藏夹(报刊杂志具有时效性,为了保证大家都有机会看到,只能在图书馆内阅读,不能被借出去,但可以免费复印)。来到复
“土味视频心中存,来生还做社会人” “满腔热血为谁拼,只为我师土家军”……“土家军”指的就是一系列正在“席卷”社交平台的“土味”流量视频。  前不久,某网贷平台一则借贷广告引发舆论极大争议。广告中,一个农民模样的乘客在飞机上因亲人晕机,向空乘紧急求助,得到的答复是可以1290元的价格升舱。农民犹豫之际,后排一西装男子豪气地拿过手机,一顿操作给前者开通了网贷。  拜金女、仇富笑贫、城乡差距等多个社会
“启聪工程”,开启聪慧的系统工程,即资助重度听力障碍儿童安装人工耳蜗和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提高儿童早期治疗水平及治愈的可能性,帮助听障儿童改善听力和语言能力。  据资料反映,万分之三左右的新生婴儿患有先天性耳聋,而此种重度听力障碍的疾病,一般都在婴儿出生数月后发现,半年后确认。家长往往有碍于面子,不愿对外扬言,加上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一般都不能在最佳时间内采取治疗措施而贻误孩子终身,也给社会造成负担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向各位媒体界、慈善界、教育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中华新纪元慈善教育专项基金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新纪元教育集团对中国青少年慈善教育事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新纪元慈善教育专项基金,是由新纪元教育集团出资100万元成立的慈善教育基金。其宗旨是宣传中国和世界先进的慈善理念及慈善文化,推动中国青
酷暑炎夏,正忧心玉林术后康复的不顺,却突然接到他的《真——好人阎明复》一书。坦率说,开始亦仅为老友的又一新作而高兴。却未想到,连午饭也忘了吃,竟一口气将这皇皇三十万言的长篇巨著尽揽于胸了。而之所以如此,我想,除了文笔的艺术感染力,再就是主人公那菩萨般的伟大之人格。更何况,早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我从西藏综合考察队调回北京,在总队情报组工作时,关于阎家的诸多传奇就曾有耳闻了。  我记得,最初我们的
这次到丽江,本想写丽江秀美景色,也写丽江山民的贫困现实,想使那些不断涌入丽江的旅游者,了解丽江山区村民贫困的另一面。您也许不会想到,丽江的一些县年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不到800元。丽江每个县都有不少让人爱怜的孤儿向往着家庭的温暖,每个县都有许多渴望上学的儿童巴望着得到帮助。我想,那些享受丽江美景的旅游者或许能施与援手,哪怕只有一元钱。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那丽江的慈善事业会有一个
有一种爱,它属于苍天之下的每个人,能力所及,可以去给予;确实需要,也可以坦然的接受。给予者不求什么回报,也不需要堂皇地把名字写在纸上,只希望被帮助的人,重新获得生命的阳光、实现梦想的翅膀。  有一种爱,它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能带着心中的温暖,把微笑写在脸上,做着于需要的人有益的事情,这就是“善”。用善意的心去接纳这个纷繁的世界,用善意的眼去观察,用温暖的手去扶助,去温暖,去传递。传递心中
“温暖一颗心,拯救一个家。”苏州市2009年度“暖心行动”圆满结束,全市共有51名患者成功得到救治,成为苏州第三批受惠于“暖心行动”的幸运儿,救助金额达63万元。三年来,全市共有116名患者得到这一慈善救助,累计救助金额达214万元,“暖心行动”真正成为温暖民心的一个慈善救助品牌。     扩大救助,让更多的患者重获“心”生    和往届行动不同的是,本届“暖心行动”在保证以往救助对象的基础上,进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  当温暖的金光溢满天边,世间万物都在感受着太阳给予我们的恩惠。它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光芒送给阴暗角落中的小草、送给天边的云彩、送给枯萎的落花……它就像圣洁的天使,洒下光辉、造福万物。  “慈善”二字,顾名思义便是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我想所谓慈善大概就是一个人具有爱心。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说:“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我就没有白活一场;
2015年夏,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波士顿慈善咨询机构TPI、斐蓝赛咨询公司、老牛学院合办的中美慈善3.0访学活动在美国举行,来自18家单位20名公益组织代表参加了此次访学活动。在这次访学活动中,主办单位精心策划学习内容,短短十多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纽约两所城市参访了13家机构,开展了19项主题学习活动、7项社区文化体验,学习紧张而充实。我们有机会和多家美国非营利组织零距离接触,通过讲座、访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