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唐山工人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n=54)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CAS组,n=42)。同时从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选取非糖尿病健康人群51名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3-NT水平。结果显示:(1)3组间3-NT水平比较,CAS组和NCAS组均高于NC组,CAS组高于NCAS组(均P<0.05);(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3-NT与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均P<0.05);(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271, P=0.023)、HbA1C (OR=1.812, P=0.005)、Hcy(OR=1.194, P=0.019)、3-NT(OR=1.593, P=0.011)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N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提示3-NT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指标受控衰减参数(CAP)、肝脏硬度测量(LSM)与代谢综合征(MS)风险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3月本院职工体检脂肪肝筛查受检者817名,填写调查问卷,收集颈围、腰围等人体测量学指标,记录血糖、血脂谱、胰岛素、脂联素等生化指标,使用瞬时弹性记录仪FibroScan®检测CAP和LSM。将受检者分为MS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探讨预测MS风险的独立因子。结果受检者
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降低血压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CVD)结局,但是最优的降压治疗目标仍难以确定,并于近年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本文回顾了降压治疗的观察性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及近年来对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目标的争论,结合我们在中国成年人群中不同糖代谢和血压状态对10年后CVD发病风险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在开展降压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目的探究性激素水平[总睾酮、雌二醇、雌二醇/总睾酮比值与脱氢表雄酮(DHEA)]是否与上海社区糖尿病男性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相关。方法依托上海浦江两岸环境污染物暴露与糖脂代谢疾病关系研究(METAL研究,ChiCTR1800017573, www.chictr.org.cn),从10个社区招募了2 147例糖尿病男性参与者。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和管径,心血管疾病(CVD)患病则由问卷调查中自
目的探讨中国6个碘适宜地区不同吸烟状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关系。方法在6个城市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常住居民8 187人,最终纳入7 448人,详细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采集血样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组TSH均值、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均低于从不吸烟组(均
骨骼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内分泌器官。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分泌的骨钙素不仅是反映骨代谢的指标,而且能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调节能量及糖脂代谢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骨钙素与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本文将围绕骨钙素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并融入本团队的相应研究成果,旨在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体外观察1α,25-二羟维生素D3[1α,25-(OH)2D3]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E选择素(E-selectin)作为内皮细胞活化标志物,以TNF-α(40 ng/ml),1α,25-(OH)2D3(10-8 mol/L)以及特异性NF-κB阻断剂SN50
目的观察接受规律治疗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seudohypoparathyroidism, PHP)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及肌肉力量(肌力)的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随访的PHP患者23例,按性别年龄1比1匹配非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nonsurgical hypoparathyroidism, nHPT)患者23例及健康对照人
目的观察痛风急性期降尿酸治疗对炎症指标、痛风发作、降尿酸治疗依从性及血尿酸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痛风急性发作患者1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急性期降尿酸)、对照组91例(急性发作完全缓解2周后降尿酸)。2组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关节肿胀度评分并测定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炎症被有效控制(VAS<3分)后
期刊
目的探讨2型囊泡单胺转运体分子探针18F-FP-(+)-DTBZ在纵向评价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胰岛β细胞总量的价值。方法选取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各6只)。1型糖尿病组按65 mg/kg的剂量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STZ 0.5、1、4、6、12个月,检测其体重及血糖的变化,并行18F-FP-(+)-DT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