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置入胃管方法的探讨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ian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置入胃管的时机和方法。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在心电,血压,呼吸监护和颅内压监测下采取不同置入胃管方法,观察组50例置入胃管时机选取在降颅压、镇静治疗之后,采用抬起颞下颌关节,改变体位置入胃管法;对照组50例采用随时常规置入胃管法。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置入胃管过程中心率、血压、呼吸、颅内压变化,一次性成功置入胃管的次数及时间。结果观察组置入胃管过程中心率改变(13.3±3.5)次/min,呼吸改变(4.6±1.4)次/min,收缩压改变(12
其他文献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左侧牙龈流脓1年余于入院。患者于1年余前无诱因出现左侧牙龈处肿痛,后有脓液流出,经消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此后常有少许脓液自牙龈处流出。曾行瘘管搔刮治疗
例1,女,72岁,因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全身黄染3d收住入院。体格检查:T39.4℃,巩膜及皮肤黄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阳性。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5%,单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LC和OC的患者,分别为30例,取4个时间点:术前1h、术后24,48,72h,分别检测患者的Ph,PT,APTT,TT,FIB,D—D,所
白血病与结核的关系密切,后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误诊,影响及时治疗。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7例急性白血病(AL)合并结核病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促进重度痔病患者PPH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重度痔病患者116例行PPH术后,根据采取治疗措施分为观察组(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62例,常规组(未运用局部药物,
患儿,男,出生2d,汉族,因生后50h未排便及指畸形收入院。患儿系G1P1,胎龄41周,出生体重3695g。出生时自然啼哭,羊水、胎盘、脐带情况无异常,Apgar评分正常。出生后试喂奶3次,均呕出,生后
患者,女,72岁,因剑突下疼痛转移至下腹部疼痛9h于2007年11月5日入院,疼痛以右下腹部为主,患者20年前曾行子宫全切术,无阴道流血病史,肛门排气,排便通畅。体格检查:体温不高,心肺未见异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速的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RBC—IAb)筛选方法。方法采用微量板和试管法聚凝胺三步法试验(TSPT)、抗球蛋白法(AGT),平行检测不同的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确定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