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应用到职教领域,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教育 信息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33-02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本文将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针对实训项目多功能控制器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各种信息手段的应用,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课程教材采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本项目内容为其中的《多功能控制器》综合实训。
  2.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轨道交通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已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基本的焊接技能,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仪表,但装配工艺较差。
  在学习中存在识图能力弱,分析能力不强的学习障碍。在行为特征上,喜欢动手操作,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喜欢交流经验,并有很强的自我展现欲望。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大纲和学情分析,制订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多功能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及电路原理;掌握多功能控制器装配的工艺流程。
  2.能力目标
  能对多功能控制器电路元器件进行识别和检测;会组装与调试多功能控制器;能排除多功能控制器的典型电路故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综合实训过程中提高对学生工艺的要求,规范操作步骤;培养安全意识、5S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兼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职教理念确定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设立难点和教学关键点。
  1.重点
  多功能控制器的电路组装与调试。
  2.难点
  多功能控制器典型电路故障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对比识读多功能控制器的原理图、装配图、实物图。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
  (一)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技术,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以多功能控制器的应用视频引入项目,设置情境,提出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借助信息化资源学习,动手实践。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环境
  系统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无线上网
  教学资源:情境视频、实录系统、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多功能控制器助学软件、PPT、无线投影、实物投影展示台、智能评价系统等。
  实训环境:电子实训室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入项目
  教师播放多功能控制器的应用视频短片,并展示多功能控制器的功能(含两种情况:正常、故障)
  学生观看视频短片和实物的功能展示,明确本次实训课的任务。
  环节二:分组操作 实施任务
  教师讲解实训项目多功能控制器组装与调试的实施方案。学生小组合作,接受教师任务,确定任务实施步骤。利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结合助学软件认识多功能控制器的结构。
  步骤一:组装多功能控制器
  活动1:元件识别
  组织学生阅读电子版任务书,根据任务书要求,清点检测本任务需要用到的元器件,将清点个数填写在电子版任务书内。
  活动2:元器件的检测
  学生借助多功能控制器助学软件中的“电阻、二极管、电解电容、三极管、晶闸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检测视频、动画,巩固检测方法。
  活动3:电路板的焊接
  首先,学生借助多功能控制器助学软件中“焊接前准备工作”视频,巩固操作工艺。
  然后按照工艺要求,将元件清单上的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一位同学焊接,另一位同学观察是否有漏焊、假焊,将观察情况填写在智能评价系统中的自评单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实录,以备评价。
  步骤二 :调试多功能控制器
  学生借助多功能控制器助学软件中的“多功能控制器的调试”视频,归纳调试步骤。利用助学软件中的万用表和示波器使用方法的视频或动画资源,完成本步骤的任务。
  步骤三 :观察分析故障
  学生利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观察故障现象,借助多功能控制器助学软件,查找故障主要原因并确定故障位置。通过这一学习过程,能让学生识读电路原理图,这是本课难点。助学软件对多功能控制器典型电路故障进行汇总,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直接锁定故障点位置。这也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力支撑。
  步骤四 :排除故障
  结合前面分析到的故障问题,学生使用电子电路维修工具,手动完成故障排除。
  环节三:展示交流 效果评价
  学生利用智能评价系统完成自评。播放即时视频完成互评。教师依据课堂量化评价表,评价学生作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总结评价。
  环节四:巩固知识 自测练习
  组织学生使用课堂考试系统独立完成自测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不足,有利于下一轮教学的开展和课改思路的延续及深入进行。
  环节五:课后调查 拓展任务
  课后调查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条件,收集实训后的第一手材料,利用QQ使教学过程能做到师生沟通无限、信息反馈及时。通过调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实训项目的掌握程度和个人期望,便于摸清他们的学习规律,使其它实训项目的有效开展更有针对性。
  五、教学创新
  本教学设计通过学习平台,即多功能控制器助学软件,实现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步自主构建,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智能评价系统,使学生能够自主强化知识技能,同时老师通过该系统能快速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能及时做出针对性的辅导。通过课堂即时录像,使学生在组间评价打分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技能的自主梳理和自主内化,同时也促进学生对工艺规范有更进一步了解,规范了操作步骤。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孔莉(1986- ),女,汉族,工学硕士,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美容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将学生分为LBL教学组和PBL联合LBL教学组,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考核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联合LBL教学组对双轨教学模式满意度高、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LBL教学组。结论:PBL联合LBL的双轨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美容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有一定作用,有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必要。  【关键词】P
目的 研究分析佛山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患病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佛山市51
目的阐明2011-2016年昆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昆明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使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摘要】连续多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了各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很大转变,推进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对职业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技能大赛 电气 教学改革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9-01  技能大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很多年前就有一些像技能比赛一样的选拔人才方式,很
【摘要】根据“依托水利行业,联合企业共建”的“工学结合”专业建设模式,按照“面向应用、项目导向、弹性选择”的原则,做中学、学中做,完成“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双循环的工学交替学习过程。并利用在校三年间的两个暑假,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意愿,有组织的安排暑期实践锻炼,强化生产育人。依据专业岗位群及岗位工程能力需求分析,构建基于岗位工程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水利水电建筑
【摘要】在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中,如何根据零件图纸计算走刀路线的刀具轨迹,是数控编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而此问题最关键的是计算零件轮廓上基点的坐标,要解决此问题就需要利用数学中曲率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关键词】曲率 基点坐标 等弦长直线逼近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25-01  一、引言  在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中,经常根据零
【摘要】针对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标,提出从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关联点出发,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在实验环节中采用分类分层多元教学模式,尊重个体差异,强调教学任务和算法的多样化等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程序设计 计算思维 非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3年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2013XJG0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