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民族工艺品直面市场大潮
——全国首家民族艺术品流通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颁奖典礼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开业庆典”于11月18日上午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楼外广场隆重举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向首批评选出的100件“中华民族艺术珍品”作者颁奖,蔡水况、殷秀云、张同禄、西合道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纷纷获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也将盛装开业,这是现代工艺美术第一次面向广阔市场大潮的历史性一刻。此次活动加大力度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充分肯定艺术家潜心创作成就,进一步激发大师们的创作热情,更重要的是也为艺术家的作品进入更广阔更正规的流通领域提供最大的支持。
故宫国宝《五牛图》生肖金币发行
2009年是新中国诞辰60周年,正好是传统生肖牛年。故宫博物院镇馆国宝《五牛图》第一次完整铸造在5枚法定纯金币上,并首次用999纯黄金卷1:1原版限量铸造,与金币大全配套发行。故宫博物院院长等6位文博界泰斗为之亲笔题词,赞誉为“生肖第一币”。这套“生肖金币王”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外交部礼宾司指定为最高外事国礼。
杭州新开三大博物馆欲为大运河“申遗”加分
明年国庆,杭州要第四次推出新运河,一大亮点就是三大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暂定名)、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
根据日本丹青创意设计咨询公司方案,博物馆第一件展品将是一把手术刀,含义是:每个生命都是从手术刀开始的。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馆内将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中国扇博物馆,则要用高科技跟大家讲述扇文化和历史。“三个博物馆要为京杭大运河申遗加分。建立博物馆是保护张小泉、王星记等杭卅老字号;选择建在老仓库,是为保护工业遗产。老字号和工业遗产结合,将是杭州一种新尝试。”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维也纳50年首办梵高绘画展
位于维也纳的阿贝替娜版面收藏馆目前正在举办荷兰绘画大师梵高的绘画作品展,共展出的梵高51张油画和89幅素描。奥地利已有50多年没有举办梵高的绘画展览了,因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据统计,每日都有6000多观众前去观看,到目前为止参观的人数已超过50万人次。该展也成为奥地利有史以来策划举办的最为成功的展览。奥地利华人妇女联合会也专门组织了参观。
有学者认为《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可能是明代赝品
文物研究人员王开儒日前投书媒体,提出现在为许多书法爱好者学习的《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可能是明代赝品,应引起学习者关注。
据壬开儒介绍,在近几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数种《兰亭序》中,一个私人拓本的字迹风格与冯承素摹本颇为相像。经考此本《兰亭序》为宁波天一阁所存明代丰坊摹刻的神龙兰亭《兰亭序》。王开儒将两本《兰亭序》通篇324个字逐一对比研究,发现两帖出笔人笔一致,但丰坊刻本更有神韵。所谓的冯承素摹本在明以前的收藏史上并无记载,而最有可能的是明代人所作。丰坊为明代嘉靖年间书法家,32岁中进士,后因案被贬,以藏书、书法闻名当世。王开儒在天一阁仔细研究丰坊的两个兰亭石刻后,提出是丰坊依据当时存在的不同摹本,制作了一个新的摹本,后称为唐代冯承素所摹,而作为传世书法精品流传下来。
第三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举行
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第三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暨“苦禅写意,画中英杰”中国当代写意画名家邀请展以及中国当代写意画暨艺术市场与传媒高峰论坛在国画大师李苦禅故里、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山东高唐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知名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和有关省市领导参加了这次艺术盛会。
第三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注重高品位、学术性和创新性。主要活动有“苦禅写意,画中英杰”中国当代写意画名家邀请展、中国当代写意画暨艺术市场与传媒高峰论坛、中国高唐书画精品秋季拍卖会、书画名家个人展、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大讲坛、高唐书画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会和高唐秋季书画大集等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展示高唐书画艺术魅力,彰显中国书画艺术名城风采,推介文化旅游产业优势。
2008·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08年12月8日,“2008·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亮相。本次画展是30年来中国画变革之路的一次全面回顾,近400幅力作既展现了中国画变革之路的方方面面,又对今后的创新发展具有承上启下作用。邀请展集中了近200位知名画家,包括90多岁的白雪石、80多岁的魏传义、杨之光等老画家,刘大为、冯远、龙瑞、李宝林等中年实力派画家,还有大批近些年来在画坛上逐渐确立个人风格的青年画家如方政和、刘继彪等。
邀请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厦门当代置业集团、厦门复文美术馆承办。
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
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于12月3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拉开帷幕,《中国书画精品赏析》首发式也同时举行。该活动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协办单位包括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李可染基金会、徐悲鸿纪念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研究中心、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华夏美术馆;并由文物出版社、《中国文化报》等单位支持。
大展及著录的准备历时十个多月,由18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编辑委员会,严格筛选,最终从全国1500多件应征作品中,选入了183件作品。这183件作品原作将全部参加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并收入《中国书画精品赏析》,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展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时间跨度大,从南宋开始,历经明清、近现代直到当代。涵盖面广,门类丰富,有许多书画名家耳熟能详。在形式、内容等诸多方面更广泛地展示了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李善单油画展在京举行
2008年11月22日至27日,由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上海崇源雅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台湾艺术家李善单画展在北京恭王府举行。这也是恭王府修缮一新后,迎来的首个艺术家个人画展。在新出现的台湾油画家群体中,李善单是比较富有个性的一位,其作品《如来王系列》曾以575万港元创下台湾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他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图腾能量油画”画风,将中国画的“留白”、书法的“狂草”技法,巧妙地运用在油画中,让观者自由想象与体悟,挑战西方传统油画的学术逻辑。本次展出的64幅作品,是李善单先生近期创作的,涵盖了他所擅长的多个系列,如大圣系列、化蝶·神游系列、山海经系列、挂月系列、观自在系列等,充满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创作内涵。
《2007—2008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新鲜出炉
由中央美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最新撰写的《2007-2008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近日新鲜出炉,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资深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力担任本书主编。
据赵力介绍,这本报告是对中国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这一年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同时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以及大型拍卖行、著名画廊和艺术机构的支持,为投资和收藏艺术品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作为艺术品市场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央美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cafa/amrc)力图通过独立的视角、客观的分析、翔实的数据,揭开艺术品市场的各种迷像,归纳与总结艺术品市场的特征与趋势。自成立以来,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已经陆续推出了《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艺术财富》系列丛书,即将推出《收藏手册》、《艺术基金》等其他研究书籍。去年该中心编写的《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荣获2007全国艺术类图书“金牛奖”。
古玉真研,民间古玉收
藏再寻新出路
近日,“中国民间古玉真品邀请展”在北京天雅古玩城拉开序幕,展出了涵盖上起新石器下至明清各时期的古玉约2000件。据活动主办方古玉真研社介绍,此次展出的藏品大多来自民间收藏家收藏,从展品质量和档次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展览的主题为通过对古玉标本的系统研究以及对古玉的“细节”研究,来探索古玉的科学辨伪方法。据悉,古玉真研社成立于2006年初,是由国内外的古玉收藏爱好者自发组织而成的古玉研究小组,以普及、传播古玉知识为目的。
展览期间,众多业内专家及民间古玉收藏界人士汇聚一堂,就民间古玉收藏与民间古玉团体的道路与方向、古玉科学辨伪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认为,民间古玉收藏要想走入正轨,就要求收藏者放弃狭隘、自私的收藏观,通过民间藏品展示和古玉知识的交流、传播,获得正确的收藏方向。
“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
轧道蝴蝶瓶”拍出高价
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于12月3日晚结束,于预展中备受关注的“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最终以人民币4,690万元成交。这件蝴蝶瓶由戴萍英基金会委托拍卖,收入拨归慈善用途。
据佳士得工艺品专家曾志芬介绍,该蝴蝶瓶是英国收藏家阿尔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在1861年,即火烧圆明园之后一年购得。曾于1971年出现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会,当时的成交价是4000美金,约两万港币,之后至今才再度于市场亮相。该瓶瓶身修长,造型典雅高贵。图案绘制异常精美,粉釉底子暗刻花纹,用各色珐琅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蝴蝶,可谓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在传世的乾隆御制瓷中,此花瓶为孤品,未见其他相同器物。
另据了解,此次已结束的佳士得秋拍,拍品总数2422件,按送拍项目来算,成交比率为70%,总成交额99,213.03万元人民币。总体来看名酒和东南亚艺术维持了高成交率,钻石珠宝也表现突出,中国书画依然坚挺。而亚洲当代艺术品和中国20世纪艺术品成交率下滑至七成以下,这也与经济环境下对当代艺术的谨慎态度有关。
宝鸡发现战国行宫遗址
一座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战国行宫遗址最近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发现。这座战国行宫遗址位于千阳县南寨镇一处台塬边,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20000平方米。遗址北部断面上暴露有夯土层,长约23米,高约0.9米至1.5米。采用平夯法夯筑,土质坚硬,每层厚5厘米左右。地表堆积有大量战国时期的板瓦、筒瓦、空心砖残片等。同时发现的还有壁厚达7厘米的陶水管以及水仓、水窖、板瓦、简瓦等物。有关专家认为,此处遗址规模大,内涵丰富,是宝鸡地区罕见的战国阿宫遗址,属宝鸡地区首次发现,对研究战国时期的行宫分布、建筑材料等有重要价值。
5件国宝级青瓷回龙泉探亲
“国宝青瓷回乡展暨龙泉青瓷精品展”在龙泉市博物馆开展,5件“远嫁”在外的国宝级青瓷文物首次回到“娘家”探亲,向乡亲一展芳容。
这5件国宝分别为: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钵、元代龙泉窑葫芦瓶、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明代龙泉窑执壶。
与国宝级青瓷一同展出的还有龙泉市博物馆馆藏的6件文物、首次亮相的枫洞岩窑址考古发掘器物和大量现代龙泉青瓷精品。据悉,大窑龙泉窑枫洞岩窑址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瓷片、窑具等,总数计有50余吨,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有近万件,这次展出了具代表性的器物残件、标本和窑具80件。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开馆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近日在江西景德镇市御窑厂遗址开馆。该馆分上下二层。一层展示御窑遗址考古、制瓷工艺等内容。二层展厅分元、明、清三代陶瓷展区,该层展示的元明清高仿瓷器制作精美,几可乱真。馆中还介绍了制作御用瓷器所需的原料、窑具以及当时工匠进行的成型、彩绘、填色等传统制瓷的过程,让参观者对整个御窑制瓷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为进一步传承、挖掘御窑文化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首博收藏“当代文物”当代油
画家作品首次入藏
近日,一幅当代著名油画家钟鸣的作品《酷冬1967》被首都博物馆正式收藏。据悉,这也是首博首次收藏当代画家的画作。
钟鸣自幼学习油画,先后就读于中国中央工艺美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画展,现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其油画《酷冬1967》长1.8米,宽1.6米,是他凭借记忆,以西方油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出20世纪60年代北京西城区一个四合院大门外雪后的场景,再现了当年北京城内民宅、街巷的风貌,可谓东西方文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次融合。
首博文物征集专家认为,这件作品反映了老北京城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据悉,首博收藏反映北京历史文化的当代画家的画作,还是第一次。作为北京地区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博的收藏和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昨天的历史,今后将更多地放眼未来,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
——全国首家民族艺术品流通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颁奖典礼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开业庆典”于11月18日上午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楼外广场隆重举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向首批评选出的100件“中华民族艺术珍品”作者颁奖,蔡水况、殷秀云、张同禄、西合道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纷纷获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也将盛装开业,这是现代工艺美术第一次面向广阔市场大潮的历史性一刻。此次活动加大力度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充分肯定艺术家潜心创作成就,进一步激发大师们的创作热情,更重要的是也为艺术家的作品进入更广阔更正规的流通领域提供最大的支持。
故宫国宝《五牛图》生肖金币发行
2009年是新中国诞辰60周年,正好是传统生肖牛年。故宫博物院镇馆国宝《五牛图》第一次完整铸造在5枚法定纯金币上,并首次用999纯黄金卷1:1原版限量铸造,与金币大全配套发行。故宫博物院院长等6位文博界泰斗为之亲笔题词,赞誉为“生肖第一币”。这套“生肖金币王”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外交部礼宾司指定为最高外事国礼。
杭州新开三大博物馆欲为大运河“申遗”加分
明年国庆,杭州要第四次推出新运河,一大亮点就是三大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暂定名)、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
根据日本丹青创意设计咨询公司方案,博物馆第一件展品将是一把手术刀,含义是:每个生命都是从手术刀开始的。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馆内将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中国扇博物馆,则要用高科技跟大家讲述扇文化和历史。“三个博物馆要为京杭大运河申遗加分。建立博物馆是保护张小泉、王星记等杭卅老字号;选择建在老仓库,是为保护工业遗产。老字号和工业遗产结合,将是杭州一种新尝试。”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维也纳50年首办梵高绘画展
位于维也纳的阿贝替娜版面收藏馆目前正在举办荷兰绘画大师梵高的绘画作品展,共展出的梵高51张油画和89幅素描。奥地利已有50多年没有举办梵高的绘画展览了,因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据统计,每日都有6000多观众前去观看,到目前为止参观的人数已超过50万人次。该展也成为奥地利有史以来策划举办的最为成功的展览。奥地利华人妇女联合会也专门组织了参观。
有学者认为《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可能是明代赝品
文物研究人员王开儒日前投书媒体,提出现在为许多书法爱好者学习的《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可能是明代赝品,应引起学习者关注。
据壬开儒介绍,在近几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数种《兰亭序》中,一个私人拓本的字迹风格与冯承素摹本颇为相像。经考此本《兰亭序》为宁波天一阁所存明代丰坊摹刻的神龙兰亭《兰亭序》。王开儒将两本《兰亭序》通篇324个字逐一对比研究,发现两帖出笔人笔一致,但丰坊刻本更有神韵。所谓的冯承素摹本在明以前的收藏史上并无记载,而最有可能的是明代人所作。丰坊为明代嘉靖年间书法家,32岁中进士,后因案被贬,以藏书、书法闻名当世。王开儒在天一阁仔细研究丰坊的两个兰亭石刻后,提出是丰坊依据当时存在的不同摹本,制作了一个新的摹本,后称为唐代冯承素所摹,而作为传世书法精品流传下来。
第三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举行
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第三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暨“苦禅写意,画中英杰”中国当代写意画名家邀请展以及中国当代写意画暨艺术市场与传媒高峰论坛在国画大师李苦禅故里、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山东高唐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知名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和有关省市领导参加了这次艺术盛会。
第三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注重高品位、学术性和创新性。主要活动有“苦禅写意,画中英杰”中国当代写意画名家邀请展、中国当代写意画暨艺术市场与传媒高峰论坛、中国高唐书画精品秋季拍卖会、书画名家个人展、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大讲坛、高唐书画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会和高唐秋季书画大集等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展示高唐书画艺术魅力,彰显中国书画艺术名城风采,推介文化旅游产业优势。
2008·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08年12月8日,“2008·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亮相。本次画展是30年来中国画变革之路的一次全面回顾,近400幅力作既展现了中国画变革之路的方方面面,又对今后的创新发展具有承上启下作用。邀请展集中了近200位知名画家,包括90多岁的白雪石、80多岁的魏传义、杨之光等老画家,刘大为、冯远、龙瑞、李宝林等中年实力派画家,还有大批近些年来在画坛上逐渐确立个人风格的青年画家如方政和、刘继彪等。
邀请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厦门当代置业集团、厦门复文美术馆承办。
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
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于12月3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拉开帷幕,《中国书画精品赏析》首发式也同时举行。该活动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协办单位包括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李可染基金会、徐悲鸿纪念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研究中心、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华夏美术馆;并由文物出版社、《中国文化报》等单位支持。
大展及著录的准备历时十个多月,由18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编辑委员会,严格筛选,最终从全国1500多件应征作品中,选入了183件作品。这183件作品原作将全部参加中国书画精品赏析大展,并收入《中国书画精品赏析》,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展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时间跨度大,从南宋开始,历经明清、近现代直到当代。涵盖面广,门类丰富,有许多书画名家耳熟能详。在形式、内容等诸多方面更广泛地展示了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李善单油画展在京举行
2008年11月22日至27日,由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上海崇源雅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台湾艺术家李善单画展在北京恭王府举行。这也是恭王府修缮一新后,迎来的首个艺术家个人画展。在新出现的台湾油画家群体中,李善单是比较富有个性的一位,其作品《如来王系列》曾以575万港元创下台湾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他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图腾能量油画”画风,将中国画的“留白”、书法的“狂草”技法,巧妙地运用在油画中,让观者自由想象与体悟,挑战西方传统油画的学术逻辑。本次展出的64幅作品,是李善单先生近期创作的,涵盖了他所擅长的多个系列,如大圣系列、化蝶·神游系列、山海经系列、挂月系列、观自在系列等,充满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创作内涵。
《2007—2008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新鲜出炉
由中央美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最新撰写的《2007-2008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近日新鲜出炉,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资深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专家、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赵力担任本书主编。
据赵力介绍,这本报告是对中国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这一年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同时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以及大型拍卖行、著名画廊和艺术机构的支持,为投资和收藏艺术品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作为艺术品市场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央美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cafa/amrc)力图通过独立的视角、客观的分析、翔实的数据,揭开艺术品市场的各种迷像,归纳与总结艺术品市场的特征与趋势。自成立以来,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已经陆续推出了《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艺术财富》系列丛书,即将推出《收藏手册》、《艺术基金》等其他研究书籍。去年该中心编写的《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荣获2007全国艺术类图书“金牛奖”。
古玉真研,民间古玉收
藏再寻新出路
近日,“中国民间古玉真品邀请展”在北京天雅古玩城拉开序幕,展出了涵盖上起新石器下至明清各时期的古玉约2000件。据活动主办方古玉真研社介绍,此次展出的藏品大多来自民间收藏家收藏,从展品质量和档次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展览的主题为通过对古玉标本的系统研究以及对古玉的“细节”研究,来探索古玉的科学辨伪方法。据悉,古玉真研社成立于2006年初,是由国内外的古玉收藏爱好者自发组织而成的古玉研究小组,以普及、传播古玉知识为目的。
展览期间,众多业内专家及民间古玉收藏界人士汇聚一堂,就民间古玉收藏与民间古玉团体的道路与方向、古玉科学辨伪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认为,民间古玉收藏要想走入正轨,就要求收藏者放弃狭隘、自私的收藏观,通过民间藏品展示和古玉知识的交流、传播,获得正确的收藏方向。
“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
轧道蝴蝶瓶”拍出高价
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于12月3日晚结束,于预展中备受关注的“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最终以人民币4,690万元成交。这件蝴蝶瓶由戴萍英基金会委托拍卖,收入拨归慈善用途。
据佳士得工艺品专家曾志芬介绍,该蝴蝶瓶是英国收藏家阿尔弗雷得·莫里森(Alfred Morrison)在1861年,即火烧圆明园之后一年购得。曾于1971年出现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会,当时的成交价是4000美金,约两万港币,之后至今才再度于市场亮相。该瓶瓶身修长,造型典雅高贵。图案绘制异常精美,粉釉底子暗刻花纹,用各色珐琅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蝴蝶,可谓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在传世的乾隆御制瓷中,此花瓶为孤品,未见其他相同器物。
另据了解,此次已结束的佳士得秋拍,拍品总数2422件,按送拍项目来算,成交比率为70%,总成交额99,213.03万元人民币。总体来看名酒和东南亚艺术维持了高成交率,钻石珠宝也表现突出,中国书画依然坚挺。而亚洲当代艺术品和中国20世纪艺术品成交率下滑至七成以下,这也与经济环境下对当代艺术的谨慎态度有关。
宝鸡发现战国行宫遗址
一座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战国行宫遗址最近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发现。这座战国行宫遗址位于千阳县南寨镇一处台塬边,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20000平方米。遗址北部断面上暴露有夯土层,长约23米,高约0.9米至1.5米。采用平夯法夯筑,土质坚硬,每层厚5厘米左右。地表堆积有大量战国时期的板瓦、筒瓦、空心砖残片等。同时发现的还有壁厚达7厘米的陶水管以及水仓、水窖、板瓦、简瓦等物。有关专家认为,此处遗址规模大,内涵丰富,是宝鸡地区罕见的战国阿宫遗址,属宝鸡地区首次发现,对研究战国时期的行宫分布、建筑材料等有重要价值。
5件国宝级青瓷回龙泉探亲
“国宝青瓷回乡展暨龙泉青瓷精品展”在龙泉市博物馆开展,5件“远嫁”在外的国宝级青瓷文物首次回到“娘家”探亲,向乡亲一展芳容。
这5件国宝分别为: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钵、元代龙泉窑葫芦瓶、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明代龙泉窑执壶。
与国宝级青瓷一同展出的还有龙泉市博物馆馆藏的6件文物、首次亮相的枫洞岩窑址考古发掘器物和大量现代龙泉青瓷精品。据悉,大窑龙泉窑枫洞岩窑址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瓷片、窑具等,总数计有50余吨,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有近万件,这次展出了具代表性的器物残件、标本和窑具80件。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开馆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近日在江西景德镇市御窑厂遗址开馆。该馆分上下二层。一层展示御窑遗址考古、制瓷工艺等内容。二层展厅分元、明、清三代陶瓷展区,该层展示的元明清高仿瓷器制作精美,几可乱真。馆中还介绍了制作御用瓷器所需的原料、窑具以及当时工匠进行的成型、彩绘、填色等传统制瓷的过程,让参观者对整个御窑制瓷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为进一步传承、挖掘御窑文化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首博收藏“当代文物”当代油
画家作品首次入藏
近日,一幅当代著名油画家钟鸣的作品《酷冬1967》被首都博物馆正式收藏。据悉,这也是首博首次收藏当代画家的画作。
钟鸣自幼学习油画,先后就读于中国中央工艺美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画展,现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其油画《酷冬1967》长1.8米,宽1.6米,是他凭借记忆,以西方油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出20世纪60年代北京西城区一个四合院大门外雪后的场景,再现了当年北京城内民宅、街巷的风貌,可谓东西方文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次融合。
首博文物征集专家认为,这件作品反映了老北京城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据悉,首博收藏反映北京历史文化的当代画家的画作,还是第一次。作为北京地区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博的收藏和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昨天的历史,今后将更多地放眼未来,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