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劳动争议案件主要特点

来源 :山东劳动保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eSu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全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9732件,涉及劳动者33364人,其中已审理结案8953件,结案率为92%。此外,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还案外调解劳动争议2726件。2000年我省的劳动争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急剧增加。2000年全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数量比1999年增加了2282件,涉及劳动者人数增加了10344人,净增值均为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之最,分别上升30%和45%。是1988年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恢复时的17倍,是1995年的4倍。 In 2000, the labor dispute arbitration commissions at all levels across the province filed a total of 9,732 labor dispute cases involving 33,364 laborers, of which 8,953 were settled and the case closure rate was 92%. In addition, labor dispute arbitration committees at all levels mediate 2,726 labor disputes on a case-by-case basis. Labor disputes in our province in 2000 show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The number of labor disputes increased sharply. In 2000, the number of labor disputes arbitration commissions at all levels across the province increased by 2,282 over 1999 and the number of workers involved increased by 10,344. The net added value was the highest since the labor dispute arbitration system was restored, up 30% and 45% respectively. It was 17 times that of the restoration of labor dispute in 1988, four times that of 1995.
其他文献
死亡教育吴庆华据报载,目前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在大学里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又称“优死教育”。此举受到很多国家重视,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赞许。何为死亡?并不是指一般的心
21世纪被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力争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具有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市场低靡,许多人把它归咎于经济状况不佳,人浮于事,缺乏就业岗位,缺少就业机会。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也并不尽然,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认识这问
吹牛大王简介:敏豪生男爵讲述的荒诞离奇的故事,二百多年来一直风靡世界。敏豪生男爵确有其人,是18世纪德国汉诺威地区的庄园主,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也是个军人,在俄国服过役,
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内直接注入无水乙醇,文献报道仅4例[1]。作者手术中将无水乙醇直接肉眼下注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实质内9例,可见肿瘤质地变软,术中出血减少,有利于肿瘤的完全切除。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天的人才战略研讨会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次人才战略研讨会是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人才战略”的大背景下,继今年5月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
结构体系的失效概率数学上可以表示为结构体系失效域上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一般情况下很难直接积分求解。近几十年来,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一直是可靠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月亮在天上挂着,俯瞰着高高的篮球架;张麦在篮球架上挂着,俯瞰着月光中的校园。除了张麦,校园里没有一个人。月夜,安静,适合告别。是的,告别。明天,张麦就要被爸爸的车接走
人才高地的目标任务具有全局性、宏观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构筑江苏省新世纪人才高地需要我们统筹规划,勇于创新,谋划要有新思维,工作要有新思路,要在观念、体制、机制、重点、措施等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理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