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学生个性,凸显主体地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张扬学生个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作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如下观点:一是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让个性化在写作中得以张扬;二是让学生参与作文命题与评价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个性化 主体地位 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阐述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第二,通过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体验到的喜怒哀乐,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和感悟到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用充满个性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促使自己深入思考,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健全人格。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努力优化指导策略,张扬学生个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喜爱作文,写好作文,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一、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让个性化在写作中得以张扬
  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从学生的心田中流淌出来的真情与思想。培养学生自主作文意识,张扬学生个性,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包容的教学氛围,在此氛围中对学生习作进行适度、适时、适当的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怎么想就怎么写,让“空话、套话、假话”远离学生作文;让真情实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在习作中张扬学生个性。这样,才能给学生一双自由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发散思维,自然流露真情。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情趣、风格特点要持接纳与包容的态度,使其在自己心中有一席之地。教师要尊重并容许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独立意识或个性色彩,对学生作文的目标要求也要适度。中学生作文的目的主要是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要交流,是促进思想成熟的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教师不能事无巨细、一手包揽,而要留出时空让学生自由交流、共同探讨,使学生在作文构思的过程中独立而不孤独,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得到同伴的帮助与启发。
  其次,要挖掘利用、合理开发身边一切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开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体验和语言积累。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选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开展作文竞赛、辩论会、小品表演,或带领文学社团的学员走出校园,进行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或者在网站上进行跟帖作文,开展读书交流等活动。在语文课上,坚持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热点新闻讲述”、“即兴演讲”、“话说名言”等活动;有时也可带领学生去学校阅览室享受阅读的快乐时光,同时指导学生制作文摘卡,撰写读书笔记。通过这些举措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写作做好铺垫、奠定基础。
  二、让学生参与作文命题与评价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命题与评价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总是教师先命题,然后让学生依题写作文。这个题目有可能不对学生“胃口”,学生做起来感觉无从下手。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从命题方式走创新之路。教师要把出题权“下放”给学生,如让学生就提供的某些材料自主命题并写作。教师也可以设计半命题、选择题、范围题、情境题等,多种形式相互配合,或由全班同学出题,师生讨论、评议、选题。总之,在选材、立意方面要给学生较大自由,这种做法既增加学生写作的乐趣,又使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不至于使学生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评改这种特权往往由教师“独享”。这种做法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而让学生参与到评改活动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评改同学的作文,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为增强作文评改实效,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法,如教师导改法、择优集体批改法、自我修改法、小组批改法、学生互改法、当面批改交流法,等等。
  三、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按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写作这种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同样需要被尊重和得到自我实现,需要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耐心指点,就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当学生的习作得到老师的夸赞和欣赏,就會产生一种成功感。所以,学生特别看重老师在作文中留下的“眉批”和“尾批”。教师给予学生的作文以鼓励性的评价,能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给予学生强大的习作动力。教师在评改作文中的投入和学生的收获与进步是成正比的,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来源于教师热情的鼓励。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从构思立意到谋篇布局,从遣词造句到润色文笔,从开头结尾到过渡照应,笔者都本着“多赞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备”的原则,热情地加以褒奖。笔者在每一学期能够将全班同学的每一篇习作,收集整理或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并请班里擅长美术的同学设计封面,根据作文内容配上插图,形成富有特色的“班本教材”,每学期若干本,笔者还指导学生给每一部作品起一个富有诗意或内涵的名字,如“春雨中的花骨朵”、“妙笔生花”、“习作选萃”、“成长的足迹”等。课余时间,笔者常跟学生一起翻阅诞生于自己班级中的这一本本“作品”。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习作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维持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对写作活动一往情深。当然,笔者也将其中富有创新和时代特色的佳作投给各家作文报社,通过发表来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牵引力,能够促使学生的写作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真正感到写作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唐维伦.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激励机制[J].课程教育研究,2012(5).
  [3]许昌如.如何有效开展中学作文教学指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心理饱和想象,情境教学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创设直观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创设活动情境,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设案例情境,可以实现学以致用。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适合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出现饱和情绪。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情境
摘 要: 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取真知、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探究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教学实践证明,探究活动过程充满了“荆棘”和“坎坷”,需要良好、坚定的学习情感和信念作为情感保障。初中数学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创设良好情境,教会探究方法,重视解题思想的培养,从各方面增强初中生的数学探究情感,促使其主动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提高探究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探究情感 培
摘 要: 近年来,教育惩戒作为一个争议性较大的教育行为,逐步呈现出外延化、社会化的趋势,备受社会关注。作者分别从教育立法、监督机制、民众观念等层面,分析了教育惩戒实施的外环境,并从其存在合理、完善立法、民主精神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教育惩戒 界定 外环境 立法 民主    教育惩戒是教育者所行使的教育权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教育惩戒作为一个争议性较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凸显,而高职女生就业遇到的问题更多,本文讨论了高职女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社会、学校、毕业生三个角度提出了改善高职女生就业情况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职女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里,女大学毕业生仍无法创造出充分的
摘 要: 本校地处南疆边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既存在汉族班级,又存在与其他高校特别是内地高校不同的民族班级,民族班级管理与汉族班级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异,作者从塔里木大学民族班级特点,民族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提高民族班级管理水平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高校民族班级 班级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我校位于南疆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普通本专
音乐融合式教学将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结合起来,运用语言、造型、表演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爱好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升华。  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文学表现的艺术形象是具体的,多含有联想的造型性。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韵律节奏同舞蹈的形体动作是契合相融的,在艺术的分类中,音乐与舞蹈都属于表现的艺术。在艺术史上,人类从事艺术活动最早就是诗、乐、舞三
笔者说的优秀,指的是每做一件事,都认真地做好,即使超越不了别人,也要超越自己。具体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主要指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有效的方法,等等。  一、激发兴趣,调动内驱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才能乐在其中。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用赞赏的口吻、丰富的体态等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
摘 要: 考试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对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首批考试改革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此作了总结。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 考试改革 考试实践  大学考试作为评估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与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摘 要: 园林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本文借鉴以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根据园林专业教育教学特点和园林行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丽水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园林系教学实际,全面总结和提出了以主动适应园林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为轴心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三化一式’教学模式,完善技能培养考核方案,实施顶岗就业实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六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关键词:
一、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急需改变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然而,当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科层组织的实践模式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通过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规范体系,充分依靠学生实施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以求履行班主任职责也就在情理之中。  班主任作为“管理者”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