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音乐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全能发展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tianjin99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能够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无尽的动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鲜明的个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就需要积极地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自身的思想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获得有助于自主探究学习音乐的基本音乐技能和技巧,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和有利于音乐创新能力的人格特征,能使小学生不仅掌握良好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具备较高的创新素养,为今后的可持续学习夯实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音乐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音乐技能是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一些音乐演唱(奏)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音乐技能作为程序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的。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不是凭空而降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是创新的“原料”和基础,创新是将现有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作为基础加以提炼和提升的。没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作为根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对音乐知识、技能进行一定层次的重新组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会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还得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比如:学生在掌握了五线谱基本音符的认知基础上,还要有推理认识88个钢琴键上所有音符的能力。在认识了三升三降调号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推算出所有24个大小调调号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音乐创新能力才会像清泉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创新的种子才能发芽。
  培养学生形成有利于音乐创新的良好思维品质
  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是相当重要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学科。激扬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不仅能够让学生享受美,还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意识以及情操都受到良好的熏陶。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通过对教育与学具乐器研究的创新不仅可以改善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改善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音乐的感悟。
  此外,音乐课堂的实践活动内容可以全方位地挖掘出学生的音乐潜能,孕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在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尽可能让孩子们“就地取材”,让音乐随处可见。教师可以将黑板擦、水杯、教尺等物品“变身”为自己独特的“乐器”,让学生自由练习不同的乐曲节奏,并随着不同的节奏跺脚、击掌、摆动身体,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调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由简到繁,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思维的形成上产生“质”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音乐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弹、唱、跳等新颖别致的课堂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提升潜能。
  培养学生形成有利于音乐创新能力的人格特征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是我们音乐学科教学一项重要的目标。人格又称个性,是学生个体能力、需求、态度、动机、动力、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自身的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会觉得音乐是美好的、愉悦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消极悲观的人格,会觉得音乐是令人烦躁的、干扰人情绪的,会对音乐创新能力起到抑制的作用。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培养目标中,乐观、风趣幽默的学生,往往有一种勇于探索和求异的精神,敢于尝试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自主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兴趣、求知欲望往往会更加强烈。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者,要掌握这些具有共性的人格特征,并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创新精神的人格,鼓励学生对教材当中的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并采取多种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针对不同个性学生的音乐需求,将创新教育始终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当中,做到既面对全体,也关注个别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
  结语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我,创新思想,开拓新思路,才会拥有扎实高效的音乐创新实践,才会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新教学理念,创造新课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活动中“教”的这个环节。总之,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强化音乐创新能力,才能为促进学生的全能发展夯实基础。
其他文献
群文阅读教学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由单一的阅读引导整体的阅读;二是利用比较式阅读方式去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群文閱读的两个优点,许多教师积极探索由篇到类篇的教学、课外阅读课内教等方式。因此,利用群文阅读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思考的地方,以下笔者将重点探讨。  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标定位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
期刊
21世纪的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识更新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而处于这一背景之下的个体,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具备健全的品格和完善的能力是关键,而在个体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中,阅读能力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阅读能力的具备,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閱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课内阅读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  
期刊
童话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所作的篇幅短小、情节曲折、感人至深的故事。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除了课本、作文,就是童话书籍,而比起需要学习应用的教材与作文,学生更喜欢童话故事。因此,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教育中加入童话元素,在童话教学中渗透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在进行童话教育的基础上对语文教育进行记忆理解,想象启发。故而,童话故事在语文课堂中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十分宽泛的应用范围,无论是阅读背诵
期刊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容小觑的环节,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和领悟,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质量的优劣。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真正领悟作者的所思所感。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环节,在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当前语文朗读教学中尚存部分不足,语文教师要予以重视,切实提高语文朗读教学质量。  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期刊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书中的主人公玛格丽特由于生活所迫沦为了以出卖肉体而生存的妓女,进而成为红极一时的交际花,她与年轻英俊的阿尔芒相爱,想逃脱这种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而阿尔芒的父亲暗中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明真相,认为玛格丽特有意抛弃他,便不择手段,寻找一切机会报复她。玛格丽特忍辱负重,在疾病和悲痛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而逝。是什么造就了玛格丽特的悲惨结局呢?  现实社会对茶花女的压
期刊
目的:获得rhIL-15基因工程菌.方法:从肺癌细胞株A549中提取细胞总RNA、RT-PCR方法扩增出编码人IL-15成熟区基因的片段.该基因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XhoⅠ双酶切后,插入
素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学生的个人素养问题进行了关注,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在我们的具体教育活动中,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活动应该是教学的核心,并且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也有明显的核心素养内容,中学生应借助语文学习活动来不断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重要价值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语文的教材内容呈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了古代文化、现代文学、基础知识、写作阅读等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