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胰腺炎:现状及未来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h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菌群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目前已有一些关于肠道菌群与胰腺炎关系的研究报道,这些报道揭示了肠道菌群在胰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某些重要作用.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具体作用机制,但肠道菌群失调被认为促进胰腺炎症变化的假说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本文概述了肠道菌群与胰腺炎的相关性,旨在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某些参考和思路.
其他文献
通过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惊恐病的医案,明确叶天士治疗惊恐的基本思路.叶天士认为惊恐主要病机是因虚易惊,临床辨证以气逆神乱、脏燥阳浮、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土虚木亢、营热扰心、痰火扰神、阳虚气怯8型为主.据证立法,创立镇惊降逆、镇怯理虚、补益心脾、填补肝肾、通补阳明、清泄营热、祛痰散火、补阳救逆8种治法.以法统方,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甘麦大枣汤、王荆公妙香散、枕中丹、大半夏汤、清营汤、三汁饮、救逆汤及叶氏自拟方地萸龙牡汤等治疗惊恐.
升降散出自清代陈良佐《二分析义·赔赈散方》之“赔赈散”,为治疗温热与瘟疫名方.刘喜明教授认为温热疫疠之邪自口鼻而入为高热的常见病因,病机核心为邪热怫郁,临床辨证以高热、不恶寒、无汗、咽痛等为主症,治法为宣透开郁,逐秽解毒,服用必佐生蜂蜜与黄酒,另外根据热郁的部位,津液耗伤情况,以及是否兼有湿邪进行加减变化,服法以散剂为主,亦可用汤剂,空腹服用效果加倍.
总结蔡炳勤教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失眠的经验.蔡炳勤教授认为,甲状腺癌术后失眠多因情志失调、手术损伤、药毒损伤,致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于阴而为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与心、肝、脾、肾相关,辨证多属肝郁脾虚、肝火痰热、阴虚火旺证.肝郁脾虚证常用逍遥散加减,肝火痰热证常用柴芩温胆汤,阴虚火旺证常用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中药结合沐足、传统养生功法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可取得较好效果.
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难以被及时诊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且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中医学认为该病责之于瘀,因瘀致病.根据《血证论》“从瘀论治,以和为法”的思想,治瘀不单祛瘀,强调祛、宁、补三法结合,辨证治之,灵活运用活血祛瘀、行气散结,祛痰利水、息风降火,补肺生津、固肾平喘,宁心安神、双补气血之法,以求阴阳平衡、气血调畅,改善患者预后.
三焦为行气、水、谷、火的通道,与脾胃联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三焦之四道的失常.气道不利包括气之有余、不足、运动失常3个方面.谷道失常实则饮食积滞于胃,虚则无力运化,精微乏源.水道不畅,实则湿邪留滞于脾胃、肠道,虚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布散,致使产生其他病理产物.火道实者,乘其土位,脾胃过度运化,火道虚者,胃无法腐熟水谷.三焦之四道往往相互影响,其生理病理变化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临证可三焦并治,治以四道同调之法:上焦通利水、谷、气道,用药轻清上浮;中焦重在化谷道积滞,并且注重中焦气机升降的调理;下
总结滕晶教授基于中医“五神”辨治抑郁症的临床经验.滕晶教授认为抑郁症为形神同病,根本问题在精神心理层面,将抑郁症与五神和脏腑之间的病理关系概括为神乱脏失调控、脏虚神失所养、脏乱神不归舍3个方面,提出了抑郁症“形神一体”辨证定位方法.“神”的病理改变可影响精神状态、思维、语言和睡眠等,“形”的病理改变可影响面色、胸腹、四肢、饮食、二便等.采用调“神”和调“形”的双重治疗手段,调整五神紊乱,调节脏腑功能,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
探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与肝和情志所致“郁”的内在联系,并结合现代研究、疾病特点及临床观察分析,认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肝郁化火证最常见,其病因为情志不畅,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化生火热,扰动清窍.并提出疏肝解郁、泻火除烦、息风止眩的基本治法.具体治疗可选用丹栀逍遥散作为基础方进行临证加减,并结合情志相胜的中医优势特色疗法.
从学术思想及治疗特色两个方面阐述《竹林寺女科秘传》治疗月经病症的特点.竹林寺僧在治疗妇人的经、带、胎、产方面均有建树,在理、法、方、药上不拘泥于古人,颇多创新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在治疗月经病症时多从脾胃着手调理月经病,以症为纲、辨证精要,认为妇人月经病多瘀,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其治疗方法展现了善用四物汤、药食同用、方药简明、多用花药及佛家福济众生而惠民的治疗特色.
总结李佩文教授基于六经辨证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经验.李佩文教授认为化疗相关性呕吐并不完全按照《伤寒论》所述六经传变规律发展变化,初起可以太阴病、少阳病为主,而后易传入相表里之经脉而见阳明病、厥阴病,病程迁延则以少阴病、太阳病为主.太阴病阶段方用理中汤加减;阳明病阶段以增液汤、橘皮竹茹汤为主;少阳病阶段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厥阴病阶段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吴茱萸汤为主;太阳病阶段主要表现为太阳病变证之痞病,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少阴病阶段要积极配合西医治疗措施.李佩文教授临床谨守病机,基于六经辨证体系,随证选用经方
介绍了王沛教授治疗恶性肿瘤浅表淋巴结转移的经验,王沛认为恶性肿瘤浅表淋巴结转移病灶,类似于中医学中的瘰疬病,应从阴证论治,治疗上以温化痰瘀、开腠散结为法,使寒痰得化,邪有所出,并且内外治相结合,综合调整体质,以达到改变机体内环境,减少淋巴结转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