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式原著片断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只有在主题语境下准确无误地使用词汇才是真正地掌握词汇。本文从词汇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主题式原著片断的教学理念与内涵,并分析如何通过主题式原著片断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主题意义;原著片断;词汇教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习词汇不只是记忆词汇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想关的信息或观点”。词汇教学的重点是“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词汇准备理解和确切表达意义的能力”。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具有意义,如果学生能在语境中体验学习,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
  二、词汇教学的现状
  (一)脱离主题、语境和情景
  目前大多数的词汇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将背诵单词表布置为课前的预习任务,课上采取听写的方式来监督学生的背诵情况;二是课上精讲每个词汇的用法,再利用习题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比较单一,“粗暴”地让学生背词汇表或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是最常见的“套路”,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读音、词义和拼写就掌握了词汇的用法,这种脱离语境的词汇教学法,使课堂变得支离破碎,学生抓不住主线,同时失去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习得词汇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也不能真正地发展语言技能。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展开,脱离语境的词汇学习无法真正表达意义。
  (二)轻视对语篇的研读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很多教师也认识到语篇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语篇的表层意义和语篇所包含的语言知识。这种语言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教师对语篇所承载的深层主题意义也思考不够,认为语篇就是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其实,语篇除了词义、词汇还具有句法功能、词语搭配等知识点。Nation指出,我们不仅要在文本中识别词汇,更要利用主题知识实现在不同语境中对词汇的学习;同时,围绕主题意义设计的活动还能帮助学习者获得语境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丰富语言学习的体验。此外,Carter认为,“如果把一个单词的形式及其功能特征的综合体置于一个完整的词汇环境中来,学起来就比较容易”。
  (三)缺乏基于主题意义的多样性文本
  有研究表明,词汇的复现率对学生习得词汇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需要与词汇接触5-16次才能真正掌握一个词汇。然而,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通过教材的课文、单词表和习题等途径接触词汇,这种方式既枯燥又低效。这与教师在平常的词汇教学中过度依赖文本短小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有的词汇例句甚至是教师为编制“习题”而杜撰出来的,甚至会出现许多词不达意、语言晦涩的“中式英语”。“课文 单词表 习题”这种“模式化”的词汇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词汇的复现率。基于主题意义的多样性文本不仅仅能够提供词汇学习的语境,还可以提高主题词汇的复现率。近年来,随着主题语境下词汇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很多一线教师开始关注主题语境,但却苦于缺乏基于主题意义的多样性文本,加之平常的教学任务和其它事务性工作的繁重,只能利用文本有限的教材和教辅完成词汇教学任务。
  三、主題式原著片断的教学理念与内涵
  (一)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理念
  词汇是在上下文中教授并习得的。语篇不仅增加了学习者了解词义的机会,还让学习者掌握词汇的使用语境。同时,在语篇中还能接触到大量围绕特定语题展开的词群。陈新忠和景鹏建议,词汇教学应该围绕主题语境进行,在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用词汇,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融入主题语境中;程晓堂也指出,如果学生能够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环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使用词语表达相关话题的信息和意义。”
  (二)主题式原著片断的内涵
  词汇教学不仅包括音、形、义等内容,也包括语法功能和词语搭配,同时还包含话语交际功能、语义色彩等不同维度。基于词汇教学的多维度,围绕主题语境并依托语篇进行词汇教学就尤为重要了。因此,本文所提的主题式原著片断,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借助不同模态的原著片断(如,演原版绘本、原版读物、讲稿、影视、信件、书籍、广告、词典等语料)进行词汇教学的相对完整的、真实的语境,它让学生接受到可理解、可交流的信息,并帮助他们习得词汇。
  基于以上定义,利用主题式原著片断进行词汇教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学生的输入必须是相对完整的、真实的语境,强调原著片断的natural;二是不同的原著片断是围绕同一主题的,强调主题意义的relevant。
  四、主题式原著片断在词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解读语篇主题意义
  以牛津(深圳版)教材7A Unit 2的词汇学习为例,本单元以Daily life为主题,学生在阅读板块将阅读一篇由Sam撰写的描述学校生活的文章。在进行词汇学习之前,学生首先要对文本的主题进行研读。这篇文章由五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描述的内容不同,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篇章脉络,解读语篇的主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读语篇的主题意义。
  A.About Sam.
  B. About Sam’s school and his favorite subject.
  C. Sam’s morning activities.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结构”为单元组合,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统编版的小学语文双线整合的教学策略做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线组元;统编版  现行,我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统编版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编排,这样的编排独具
教育者都知道学习决不能靠强迫,只有靠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那么,如何上“活”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呢?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性  
作为莫里哀喜剧的巅峰之作,《伪君子》在令人发笑的讽刺中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教会骗子达尔杜弗的伪善本质,揭露了上流社会普遍流行的伪善风气。他在前言中说道:“我们看到那些大坏蛋整天就滥用虔诚并穷凶极恶地利用它犯下滔天大罪,但我们却不能对此不做必要地甄别。”在剧中作者试图提供一面照妖镜以揭開狰狞的伪善面目,但在与利剑的交锋中,利剑之无穷威力却似乎使照妖镜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一、伪善的照妖镜:理性的哲学  
所谓后进生,一种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一种则是思想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是风雨中的幼苗,渴望着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关爱。作为班主任,在深爱个体学生的同时,更应该关爱后进生,多给他们一点爱,让他们茁壮成长。  一、尊重人格,保护自尊  后进生不但有自尊,而且非常敏感别人对他是否尊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保护自己,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文教学是个“硬骨头”。因为教师谈到作文,总有倒不尽的苦水,学生一提到作文,往往谈之色变,许多学生讨厌作文。如何让学生由讨厌变成喜欢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语文课程标准》中也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因素的优化,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的情趣,巧妙
【摘要】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阅读”的指引,阅读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面对今天高度信息化和教育应试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提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网络学习持谨慎态度的号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小学生课外自由阅读、养成勤思考、善发现的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信息时代;课外;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正是高尔基先生对书籍的深刻见解,它的含义就是书籍是人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下,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有效性教学要能够体现出其内在差异性,并在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学习内容的角度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此来总结出促进两个阶段不同数学教学之间的有效性衔接。通过这种有效的衔接,学生往往能够从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式的角度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知识;衔接  
教有法而无定法,但是教贵得法。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人来执教,给人的感觉迥然不同,那是因为不同的教者,在内容处理、环节安排、节奏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会有所区别。不同的呈现形式和呈现过程肯定会影响学生认知的基本过程和认识结果。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教育教学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改善教育艺术途径千千万,涉及教学内容的取舍剪裁、教学价值的评判估量
【摘要】李家成在《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一书中写到:“‘班级’是一个行政单位,是学校的细胞性组织,更是学生生活与发展的空间。”因此,进行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行定研、以研定学、以学促行,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让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行动有效成为一种习惯。”目前,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正以“学研行”组织带动基础教育,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班主任的工
【摘要】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呈现蓬勃发展状态,国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学前教育关乎幼儿一生成长,尤其表现在幼儿习惯养成以及行为习惯上。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探究幼儿园礼貌教育模式,借助投影电视设备以及录像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采用学教并重以及找错纠错还有角色扮演等模式尽可能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保证幼儿能够习得更多礼貌知识,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