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走进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小餐馆,想歇歇脚喝点水,然后再回办公室。看到客人必须遵守的一大串规矩,我“大惊失色”。
每张餐桌都贴着一张大幅告示,上面列出的条目包括:
严禁闲坐
不许分吃
喝食品饮料最多只能呆20分钟
这张告示让我联想起非洲的大众传播——特别是公众场所的标志、警示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我相信,文字也是灵魂的窗户。我们与人交流的方式和内容,也反映着我们是怎样的人、有过什么经历。
我经常在非洲各地旅行,组织媒体培训或者主持公共辩论。因此,不同地方的人如何交流,总是令我非常好奇。
礼貌谦逊
在肯尼亚、特别是内罗毕,生活节奏非常快。求生存至高无上,大多数人都无情地把目光聚焦在寻找下一个先令。公共场所张贴的告示通常是直截了当、言简意赅。
肯尼亚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斯瓦希里语的告示:“不要在此处小便”。哪儿有工夫用委婉优雅的字眼?!不过,部分原因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繁忙的路边停下脚步,大庭广众之下解开拉链,释放本应对准厕所的液体。
另一方面,在坦桑尼亚,大众传播通常很礼貌、友好。他们管这叫“文明”。看来,那个社会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待人方面。
好几年前,我出差到桑给巴尔,在采访完反对派支持者之后不久被逮捕。两个便衣警察言语非常礼貌、谦逊,不过他们的眼神让我确信无疑,我必须乖乖地跟他们去警察局。
我知道在许多非洲国家,你直到“坐了飞机”才会意识到拘捕令落到你头上了: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揪住你裤子后腰,你双脚离地,如同卡通人物一样,双腿空登自行车,然后被塞入警车。
腐败特区?
最近去赞比亚主讲媒体培训,我看到一则很有意思的告示,这是一家调频广播电台的目标宣言。其中表述的决心包括:
坚决不为来宾准备答案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播出虚假电话、电邮、短信
讲礼貌、尊重人
我知道,赞比亚人不仅友善、好客,而且很勇敢。我曾经亲眼见过、也曾报道过上世纪90年代初卢萨卡发生的争取多党民主的政治抗议活动,看到这张告示大胆地承认并试图解决一些危害当今新闻业的问题,我一点也不吃惊。
这也让我联想起在喀麦隆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公共办公楼附近经常看到的告示:“这是无腐败区”。这样的告示总让我暗想,难道其他什么地方是腐败特区?
我有时候会去尼日利亚,看到有些民宅外张贴告示说:“这片土地/这所房子不出售”,总是感到很好笑。
我问一位尼日利亚朋友,为什么有人会在常年居住的家门外贴上这样的告示?他的回答非常直率:“说不定你哪天早晨一睁眼,发现有人正在忙着卖你的房子,人家连地契都准备好了。”
厕所智慧
我去墨西哥主持“全球有效发展合作伙伴会议”的一次小组讨论时,期间也一直在寻找有趣的告示。
下榻的酒店没有令我失望。大厅内,一幅耀眼的霓虹灯告示说,就算很穷,酒店也会接待我:“本酒店不因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残疾、经济条件或任何其他原因歧视来宾。”
返回来再说我们非洲大陆。我经常去南非。就好像知道我喜欢看告示一般,罗德斯大学给我提供了一顿“饱口福大餐”:地点——公厕。
一间男厕所内,从地板直到天花板贴满了各色各样的搞笑名言。不管是站著还是蹲着,都可以通过研读厕所智慧给大脑充充电。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美国政治家艾德莱·史蒂文森的名言:编辑大人负责去糟粕、取精华、然后给人看糟粕。
每张餐桌都贴着一张大幅告示,上面列出的条目包括:
严禁闲坐
不许分吃
喝食品饮料最多只能呆20分钟
这张告示让我联想起非洲的大众传播——特别是公众场所的标志、警示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我相信,文字也是灵魂的窗户。我们与人交流的方式和内容,也反映着我们是怎样的人、有过什么经历。
我经常在非洲各地旅行,组织媒体培训或者主持公共辩论。因此,不同地方的人如何交流,总是令我非常好奇。
礼貌谦逊
在肯尼亚、特别是内罗毕,生活节奏非常快。求生存至高无上,大多数人都无情地把目光聚焦在寻找下一个先令。公共场所张贴的告示通常是直截了当、言简意赅。
肯尼亚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斯瓦希里语的告示:“不要在此处小便”。哪儿有工夫用委婉优雅的字眼?!不过,部分原因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繁忙的路边停下脚步,大庭广众之下解开拉链,释放本应对准厕所的液体。
另一方面,在坦桑尼亚,大众传播通常很礼貌、友好。他们管这叫“文明”。看来,那个社会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待人方面。
好几年前,我出差到桑给巴尔,在采访完反对派支持者之后不久被逮捕。两个便衣警察言语非常礼貌、谦逊,不过他们的眼神让我确信无疑,我必须乖乖地跟他们去警察局。
我知道在许多非洲国家,你直到“坐了飞机”才会意识到拘捕令落到你头上了: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揪住你裤子后腰,你双脚离地,如同卡通人物一样,双腿空登自行车,然后被塞入警车。
腐败特区?
最近去赞比亚主讲媒体培训,我看到一则很有意思的告示,这是一家调频广播电台的目标宣言。其中表述的决心包括:
坚决不为来宾准备答案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播出虚假电话、电邮、短信
讲礼貌、尊重人
我知道,赞比亚人不仅友善、好客,而且很勇敢。我曾经亲眼见过、也曾报道过上世纪90年代初卢萨卡发生的争取多党民主的政治抗议活动,看到这张告示大胆地承认并试图解决一些危害当今新闻业的问题,我一点也不吃惊。
这也让我联想起在喀麦隆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公共办公楼附近经常看到的告示:“这是无腐败区”。这样的告示总让我暗想,难道其他什么地方是腐败特区?
我有时候会去尼日利亚,看到有些民宅外张贴告示说:“这片土地/这所房子不出售”,总是感到很好笑。
我问一位尼日利亚朋友,为什么有人会在常年居住的家门外贴上这样的告示?他的回答非常直率:“说不定你哪天早晨一睁眼,发现有人正在忙着卖你的房子,人家连地契都准备好了。”
厕所智慧
我去墨西哥主持“全球有效发展合作伙伴会议”的一次小组讨论时,期间也一直在寻找有趣的告示。
下榻的酒店没有令我失望。大厅内,一幅耀眼的霓虹灯告示说,就算很穷,酒店也会接待我:“本酒店不因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残疾、经济条件或任何其他原因歧视来宾。”
返回来再说我们非洲大陆。我经常去南非。就好像知道我喜欢看告示一般,罗德斯大学给我提供了一顿“饱口福大餐”:地点——公厕。
一间男厕所内,从地板直到天花板贴满了各色各样的搞笑名言。不管是站著还是蹲着,都可以通过研读厕所智慧给大脑充充电。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美国政治家艾德莱·史蒂文森的名言:编辑大人负责去糟粕、取精华、然后给人看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