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艳——谈潘敏钟的篆刻艺术

来源 :华人时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届“江苏书法奖”正式发布获奖入展人员名单,欣闻吾近三十年挚友著名中年书法篆刻家、我的小老弟潘敏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这个江苏最高级别的“江苏书法奖”的状元,实至名归,值得祝贺!三十年前,那时我还在《新华日报》做美编,敏钟以篆刻作品来投稿,其风格个性己初见端倪,自忖此兄必成大器,于是自然相识,时有艺事踵迹,我常常与他切磋要在掌握秦汉玺印古典精神的前提下努力介入新的古体书入印,这是创新的手段;当时我还引用徐悲鸿所讲“尽精微、至广大”,以及林散老所说“用心人方可为艺”等先贤话语提示他。
其他文献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疾病叙述贯穿全文,成为连结叙事的纽带。小说对疾病的描写分为疾病的发生、疾病的治愈和疾病的隐喻。疾病的发生分为对男性和女性疾病的叙事,男性疾病和女性疾病在叙述上占不同比例,其中男性疾病占主导。疾病的治愈包括家庭关爱、旅行和自然等因素。文章追溯《弗兰肯斯坦》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治愈因素,探讨其映射出的科学伦理观,显示玛丽·雪莱对工业革命科学迅猛发展引起的道德问题的担忧。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中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关乎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然而,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研了解到,招生规模逐年缩水,经费投入不足、升学渠道狭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职院校发展的“紧箍咒”。招生规模缩水,职普比下滑当前,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技能人才作为“类型”人才的地位尚未确立。中职院校招不满、“吃不饱”、中职生流失率高的情况在全国依然较为普遍。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道社区、科研实验室……“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正激励着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响应党中央伟大号召,在新的赶考路上再创业绩、书写新篇章。
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形式之一,电影自身的文化传递性与话语互动性已经成为电影作品研究的主要焦点。文章以电影《战狼2》为例,从话语表征的基本维度(语义/语法/语篇)分析该部电影背后的文化自信建构问题。
2016 年 10 月 12日,来伊份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证券代码为“603777”,被业界称为主板“零食第一股”。自成立至今20多年来,来伊份先后获得“中国休闲食品知名品牌”“上海市著名商标”“最具影响力特许品牌”“上海市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多种荣誉称号和奖项。创始人施永雷本人先后获“光彩事业之星”“青春世博行动优秀个人”“青年爱心大使” “2013年度中国长三角十大公益青商”“松江商业服务业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3年度突出贡献奖”\"上海市
江河奔流,楼山映照,章句舒卷,豪情纵横,镇江是当仁不让的诗意之城。《全唐诗》《润州唐人集》中,与镇江有关的诗近2000首;宋朝时有340余位诗人、词人在镇江留下名篇;翻一翻入选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文,江河交汇的镇江在城市中独占鳌头。
天津有一个名叫四党口中村的小村庄,这里的村民几乎都以生产和制作管乐器为生。萨克斯,被这里的村民视若珍宝。不久前,这个小村庄因“天津萨克斯村工人月薪2万仍紧缺”的标题火上热搜。萨克斯不仅给这里带来了富裕的生活.更用流动的音乐阐释出村庄浪漫的内核。
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我,至今已度过八十余个春秋,自我童年时代就亲眼目睹了国家的战乱和生活的困难,尤其在日本鬼子占领时期,社会动荡、逃荒要饭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祸害,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贫困潦倒的日子,吃上顿没下顿即使吃糠菜也难熬的日子,整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听母亲叨念,“孩子什么时候熬到头?”天天熬夜夜盼;盼来了人民解放军,特别是淮海战役胜利后赶跑了国民党反动派,我的家乡得到了解放,不久听到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关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激动人心的歌声,农村气氛变了。
高职扩招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推动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内涵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嘉应学院在高职扩招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类和医学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构建基于学校培养与在岗培养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实践相关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实操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建设等,打通从业人员上升通道,促使其学历提升、职后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与融合,实现职业素养再提高。从而反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课程、教材、教法、医疗等改革创新,提升当地教育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7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连日来华文媒体广泛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称其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多个“奇迹”与“第一”。美国《侨报》在社论中指出,中共建党百年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不断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断得到民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夯实坚固的执政根基。当前,在与世界的不断交往中,中国的治理、制度模式与文明范式也会不断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