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加快,这不仅给档案工作现代化和档案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档案业务指导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档案业务指导人员虽然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但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滚滚浪潮,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仍然被冲进了尴尬境地。
在传统档案管理环境下,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是以“师者”的身份,指导基层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建档和整理归档文件的。那时,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常抱怨基层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独立完成每年的归档文件整理工作任务,而只好越俎代庖,以上门服务代替业务指导,使档案业务指导变了味,由授之以“渔”,变成了授之以“鱼”。然而,数字时代的到来,时过境迁了,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的地位也在变化,他们既没有了“渔”,也没有了“鱼”。他们“师者”身份的地位也悄悄地发生了动摇。许多信息化建设快的单位已经进入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化办公阶段,其电子文件归档整理已经进入实质性实践操作阶段。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尤其是地市级以下的业务指导部门,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配备计算机,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大部分对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电子文件,档案的性能和存储等知之不多,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的归档整理实际操作知识知之甚少,基本没有接触过实际操作。面对单位档案室档案人员关于电子文件管理软件及其归档整理中出现问题的提问,档案业务指导人员不是一头雾水,就是无言以对。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的“师者”地位岌岌可危,或者说已经颠倒,甚至反过来向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学习。
档案业务指导人员不仅有地位上的尴尬,而且业务指导上也同样遭遇尴尬。
一是没有能力对基层档案室进行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对电子文件的归档整理不甚了解,实际操作又没有接触过,如何指导?指导什么?二是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剩下以“世纪科怡”、“清华紫光”、“珠海泰坦”等为主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软件。档案业务指导人员从中难以选择,不能强行推荐,因为这牵涉到基层单位的许多问题:是购买“单机版”的还是购买“网络版”的、能否与单位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相兼容、是否适应单位办公自动化文件处理程序等,如果不能兼容和适应,就无法对其办公自动化环境下产生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管理。各单位使用的管理软件五花八门,将来电子文件接收进馆就非常麻烦,因为如果与档案馆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不一样,如何解决兼容问题?如何解决转录中的电子文件原始性、完整性的问题?这使档案业务指导陷入了两难境地。三是电子文件归档整理的标准问题。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可以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等进行指导,可仅有这些标准是不够的,因为还有许多标准并未出台,如《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等等。对于没有出台标准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在指导无据的情况下,可能就不得不放任自流,然而放任自流后,以后有了标准怎么办?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每次技术设备的更新,都会对原标准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适时修订标准。这给档案业务指导带来了难题,没有标准不好指导,有了标准同样不好指导。如果这些标准能坚持20年不修订,尚且还可以执行,如果是3至5年一修订,那么将使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无所适从。因为新标准出台后,对按照原标准指导的电子文件怎么办?是适应新标准重新规范,还是原来的原标准,新的新标准?如果是后者,那么等于没有标准,如果是前者,那么,将使原有的电子档案管理陷入不断的整理规范之中,工作量越来越大。
面对数字时代,档案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的尴尬,仅仅靠加强学习是不够的,它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档案业务指导到底如何进行?档案业务指导将何去何从?
在传统档案管理环境下,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是以“师者”的身份,指导基层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建档和整理归档文件的。那时,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常抱怨基层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独立完成每年的归档文件整理工作任务,而只好越俎代庖,以上门服务代替业务指导,使档案业务指导变了味,由授之以“渔”,变成了授之以“鱼”。然而,数字时代的到来,时过境迁了,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的地位也在变化,他们既没有了“渔”,也没有了“鱼”。他们“师者”身份的地位也悄悄地发生了动摇。许多信息化建设快的单位已经进入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化办公阶段,其电子文件归档整理已经进入实质性实践操作阶段。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尤其是地市级以下的业务指导部门,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配备计算机,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大部分对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电子文件,档案的性能和存储等知之不多,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的归档整理实际操作知识知之甚少,基本没有接触过实际操作。面对单位档案室档案人员关于电子文件管理软件及其归档整理中出现问题的提问,档案业务指导人员不是一头雾水,就是无言以对。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的“师者”地位岌岌可危,或者说已经颠倒,甚至反过来向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学习。
档案业务指导人员不仅有地位上的尴尬,而且业务指导上也同样遭遇尴尬。
一是没有能力对基层档案室进行业务指导。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对电子文件的归档整理不甚了解,实际操作又没有接触过,如何指导?指导什么?二是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软件的选择。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剩下以“世纪科怡”、“清华紫光”、“珠海泰坦”等为主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软件。档案业务指导人员从中难以选择,不能强行推荐,因为这牵涉到基层单位的许多问题:是购买“单机版”的还是购买“网络版”的、能否与单位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相兼容、是否适应单位办公自动化文件处理程序等,如果不能兼容和适应,就无法对其办公自动化环境下产生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管理。各单位使用的管理软件五花八门,将来电子文件接收进馆就非常麻烦,因为如果与档案馆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不一样,如何解决兼容问题?如何解决转录中的电子文件原始性、完整性的问题?这使档案业务指导陷入了两难境地。三是电子文件归档整理的标准问题。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可以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等进行指导,可仅有这些标准是不够的,因为还有许多标准并未出台,如《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等等。对于没有出台标准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在指导无据的情况下,可能就不得不放任自流,然而放任自流后,以后有了标准怎么办?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每次技术设备的更新,都会对原标准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适时修订标准。这给档案业务指导带来了难题,没有标准不好指导,有了标准同样不好指导。如果这些标准能坚持20年不修订,尚且还可以执行,如果是3至5年一修订,那么将使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无所适从。因为新标准出台后,对按照原标准指导的电子文件怎么办?是适应新标准重新规范,还是原来的原标准,新的新标准?如果是后者,那么等于没有标准,如果是前者,那么,将使原有的电子档案管理陷入不断的整理规范之中,工作量越来越大。
面对数字时代,档案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业务指导人员的尴尬,仅仅靠加强学习是不够的,它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档案业务指导到底如何进行?档案业务指导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