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前两种生物测量仪测量效率及一致性的比较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白内障术前IOLMaster700与Lenstar 900两种生物测量仪测量效率及一致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合肥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162例(162眼),由同一检查者分别应用此两种仪器测量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平均角膜曲率及水平角膜直径,对比两者测量结果及耗时。

结果

IOL Master 700与Lenstar 900测量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3.19±0.91)mm和(23.20±0.91)mm,中央角膜厚度为(534±37)μm和(533±36)μm,前房深度为(2.94±0.41)mm和(2.94±0.41)mm ,晶状体厚度为(4.48±0.39)mm和(4.48±0.38)mm,角膜曲率为(44.29±1.66)D和(44.30±1.69)D。每对参数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5,1.839,-1.758,-0.623,-0.366,1.390,-0.641;P=0.181,0.068,0.081,0.534,0.715,0.170,0.522),且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1.000,1.000,0.996,0.984,0.987,0.890,0.821;均P<0.001)。IOL Master700完成单眼数据采集的平均时间为(46.8±12.6)s,短于Lenstar 900的(150.8±68.1)s(t=-64.12,P<0.05)。

结论

白内障术前两种仪器测得的参数结果除水平角膜直径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IOLMaster700比Lenstar900具有更高的数据采集效率,可以改善临床流程和患者体验。

其他文献
数字化柔性生产是当前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柔性生产单元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需要,其发展潜力非常大。基于一种新型精密旋转轴数字化柔性生产单元的设计,对精密轴类件加工进行自动化集成,完成从粗到精加工全过程以及数字化柔性化生产。生产线以13种航空零部件为对象,建成一条具有数字化、自动化功能的柔性生产单元,并重点描述了其自动化车削的设计方案。以10号零件为例,经实践证明,该自动化车削方案可行有效,不仅满足了零件的加工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实现了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