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生活中,电视事业以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于无形之中接受着电视文化的感染。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太紧张,速度太快,人们都需要一种轻松愉快的审美态度。在这娱乐综艺节目纷杂的环境下,《中国梦想秀》作为后起之秀,成功吸引了大众眼球。该文该文从电视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梦想秀》栏目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电视文化;精神文明;《中国梦想秀》
《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源自英国BBCW频道创全国收视第一的王牌综艺《就在今夜》,是浙江卫视重金购入英国模式版权,巨资打造的一档明星给平民惊喜、帮平民圆梦的大型公益活动。
一、栏目成功的首要因素:栏目定位在平民阶层、为平民服务
电视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大众性。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收视率就是大众文化的体现。产业文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在电视文化里,电视产业的市场导向就是大众化。电视节目是人们在家庭中的一种观看的生活方式。电视节目与人们家庭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
电视节目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平凡的人们。而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梦想。之所以称之为梦想,是因为它与现实生活还有着或近或远的距离。也许是一次命运的突转,也许是追梦的坎坷,也许是成熟之后身肩的责任,太过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一条生活的道路。然而,这个梦不曾破碎,埋在心中,那份不变的热爱与美好的憧憬让他们执着的寻梦。而《中国梦想秀》就为平明提供了这个圆梦的舞台。
电视机前的人们在这些圆梦者的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两者产生了共鸣。共鸣的产生会使受众增加审美愉悦感,因而受众愿意参与到此栏目中。
二、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结合,将主流意识体现在大众文化之中
《中国梦想秀》定位此栏目的性质为大型公益活动,打破以往平民节目的选秀模式,改变以物质为前提的明星公益,提倡“精神慈善”。
在国家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前提下,栏目应和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老百姓的圆梦给了更多平凡人以信心,让人们懂得人应有所追求。精神不倒,有梦想就有奇迹,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在这里,人们不为选秀成名,更多的是展现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过程。
“节目帮助平凡人物实现他们的小理想,让喜欢的明星唱首歌,和钟爱的偶像同台演出等”这些人们易于接受并能为制作方赢取一部分利润的节目方式是符合大众文化的。
于是,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借鉴、交融,不仅避免了主导文化的强硬性与大众文化的低俗性,还使受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取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
三、将外来优势节目本土化
电视文化的又一特征是:电视文化是世界性文化、民族性文化、地域性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交流。
2009年4月,英国BBCW频道在每周六晚黄金时间推出《就在今夜》立刻风靡全英。于是浙江卫视斥巨资买下了此优秀节目的中国版权。英国BBC派来《就在今夜》的制片人,全程参与《有梦有舞台》的策划与录制,并带了原版节目的“制作宝典”,里面详细记述了《就在今夜》策划方案、录制过程及走红原因等。
在形式以英国模式为主的前提下,浙江卫视和版权方共同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中国梦想秀》的内容是富有中国特色的。“首先,梦想秀委托人是中国人,而中国人的梦想和性格与英国人并不相同,我们会根据中国百姓的喜好与思维方式来进行;其次,主持人朱丹和华少在节目中起到的作用和角色是我们这次本土化改造的最大的设计和亮点”。杜昉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解释的。
中国人重“情”,《中国梦想秀》走的是温情、煽情路线,几乎每个梦想委托人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与经历。强大的原版支持,加上本土结合,使《中国梦想秀》在创下收视率新高的同时获得社会好评。
四、巧妙利用明星效应为栏目增色
此次浙江卫视引进《中国梦想秀》,目的就是火拼各大卫视的综艺选秀类节目,在周六综艺档站下一席之地。杜昉称“收视率竞争一直存在,此次引进节目和各卫视的综艺节目火拼,杜宇收视率我们一定是有要求的,但节目的社会意义决不能用收视率衡量”。于是出现了“明星集体甘当绿叶,为千万个普通人圆梦”的节目形式。明星的出现本身就是吸引大众眼球的一大因素。而《中国梦想秀》是一媒介,卫视通过该栏目,利用明星效应,最终是呼唤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团结起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真正快乐,让社会更加和谐。
在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对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的拆解和冲击下,《中国梦想秀》打破了传统,牵动了业内和观众的神经。面对老牌节目这些强劲对手,《中国梦想秀》在保持以上“王牌”之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走的更远!
关键词:电视文化;精神文明;《中国梦想秀》
《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源自英国BBCW频道创全国收视第一的王牌综艺《就在今夜》,是浙江卫视重金购入英国模式版权,巨资打造的一档明星给平民惊喜、帮平民圆梦的大型公益活动。
一、栏目成功的首要因素:栏目定位在平民阶层、为平民服务
电视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大众性。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收视率就是大众文化的体现。产业文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在电视文化里,电视产业的市场导向就是大众化。电视节目是人们在家庭中的一种观看的生活方式。电视节目与人们家庭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
电视节目的受众绝大部分是平凡的人们。而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梦想。之所以称之为梦想,是因为它与现实生活还有着或近或远的距离。也许是一次命运的突转,也许是追梦的坎坷,也许是成熟之后身肩的责任,太过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一条生活的道路。然而,这个梦不曾破碎,埋在心中,那份不变的热爱与美好的憧憬让他们执着的寻梦。而《中国梦想秀》就为平明提供了这个圆梦的舞台。
电视机前的人们在这些圆梦者的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两者产生了共鸣。共鸣的产生会使受众增加审美愉悦感,因而受众愿意参与到此栏目中。
二、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结合,将主流意识体现在大众文化之中
《中国梦想秀》定位此栏目的性质为大型公益活动,打破以往平民节目的选秀模式,改变以物质为前提的明星公益,提倡“精神慈善”。
在国家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前提下,栏目应和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老百姓的圆梦给了更多平凡人以信心,让人们懂得人应有所追求。精神不倒,有梦想就有奇迹,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在这里,人们不为选秀成名,更多的是展现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过程。
“节目帮助平凡人物实现他们的小理想,让喜欢的明星唱首歌,和钟爱的偶像同台演出等”这些人们易于接受并能为制作方赢取一部分利润的节目方式是符合大众文化的。
于是,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借鉴、交融,不仅避免了主导文化的强硬性与大众文化的低俗性,还使受众在娱乐的同时获取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
三、将外来优势节目本土化
电视文化的又一特征是:电视文化是世界性文化、民族性文化、地域性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交流。
2009年4月,英国BBCW频道在每周六晚黄金时间推出《就在今夜》立刻风靡全英。于是浙江卫视斥巨资买下了此优秀节目的中国版权。英国BBC派来《就在今夜》的制片人,全程参与《有梦有舞台》的策划与录制,并带了原版节目的“制作宝典”,里面详细记述了《就在今夜》策划方案、录制过程及走红原因等。
在形式以英国模式为主的前提下,浙江卫视和版权方共同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中国梦想秀》的内容是富有中国特色的。“首先,梦想秀委托人是中国人,而中国人的梦想和性格与英国人并不相同,我们会根据中国百姓的喜好与思维方式来进行;其次,主持人朱丹和华少在节目中起到的作用和角色是我们这次本土化改造的最大的设计和亮点”。杜昉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解释的。
中国人重“情”,《中国梦想秀》走的是温情、煽情路线,几乎每个梦想委托人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与经历。强大的原版支持,加上本土结合,使《中国梦想秀》在创下收视率新高的同时获得社会好评。
四、巧妙利用明星效应为栏目增色
此次浙江卫视引进《中国梦想秀》,目的就是火拼各大卫视的综艺选秀类节目,在周六综艺档站下一席之地。杜昉称“收视率竞争一直存在,此次引进节目和各卫视的综艺节目火拼,杜宇收视率我们一定是有要求的,但节目的社会意义决不能用收视率衡量”。于是出现了“明星集体甘当绿叶,为千万个普通人圆梦”的节目形式。明星的出现本身就是吸引大众眼球的一大因素。而《中国梦想秀》是一媒介,卫视通过该栏目,利用明星效应,最终是呼唤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团结起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真正快乐,让社会更加和谐。
在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对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的拆解和冲击下,《中国梦想秀》打破了传统,牵动了业内和观众的神经。面对老牌节目这些强劲对手,《中国梦想秀》在保持以上“王牌”之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