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因“双减”而生的焦虑情绪如何缓解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a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推动教育均衡化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双减”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双减”政策落地既为学生减轻了负担,也增加了家长的焦虑,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的成绩会产生波动,不能和条件优异的学生良好地竞争。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区全部居民开展的教育活动,应发挥自身作用,辅助家长适应“双减”,减轻面对“双减”的焦虑,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双减”政策;社区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引言:家庭是学生融入的第一个初级社会群体,科学的家庭教育中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行为规范、道德情操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它们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加强二者的教育力度,并将其有机结合,可以让家长、学生更好地适应“双减”。本文将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探讨社区教育如何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双减”,缓解教育焦虑,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深入家庭,加强联系
  中小学生任务过重,学习过于超前超标是推出双减政策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由于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许多良莠不齐、虚假宣传、无证无照的教育机构也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因此,实施双减是一项必要的教育工作,社区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这一事实。并且,双减的落地并没有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各中小学都做好了有关课后服务的工作,使学生能在校接受教师的指导完成基本的书面作业,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并良好的促进学生学习。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应积极的深入家庭,并与家长和教师展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家、校、社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社区要自觉承担起家长教育的责任,配备专业的教师,深入到家庭中进行专门的教育训练,向家长传达实施“双减”政策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双减”环境中进行家庭教育,以此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正确认识“双减”。其次,社区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地宣传“家庭教育”活动,并为家长教育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以此提高家长对于“双减”的重视度。再次,社区要在活动中帮助家长树立全面、专业的家长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亚于课外培训机构的教育,从而缓解不必要的教育焦虑,并将学习家庭教育作为一项责任义务,自觉地加入到社区活动当中。
  二、线下培训,举办讲座
  社区可以成立一个家长纪委会,让家长能够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并增加家长走进社区的机会,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在这样合作的模式中,家长可以及时的掌握教育方向,学习教育知识,并给予社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社区通过举办各种讲座,为家长提供各种教育课程,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在讲座中,社区工作人员要让家长能够明确“双减”的意义,不要因为校外机构的空白产生太大的焦虑,而是应实事求是的检视自己与孩子,做好规划,不能设有过高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为孩子考虑。只有家长真正的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他们才能够实施正确的决策,用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长,这样家长的焦虑感也就会自然地减弱了。此外,社区也要在培训中逐渐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抛弃“只有成绩好才能找份好工作,有好的人生”的错误想法,不要再认为多报班就是尽责任,而是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线上辅导,建立网络
  线上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需要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学习。社区可以建立社区家庭的网络化,并定时更新内容,使家长不仅可以了解社区的教育活动情况,还能够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教育问题。与此同时,社区管理员也可以通过建群与家长进行直接的沟通,这样家长就能及时地向更专业的人寻求帮助,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社区配备的专业指导教师。通过这样的模式,家长会得到专业的教育建议,解决心中的困惑的同时,焦虑的情绪自然也就会有所缓解了。家长之间亦可以在平台上、群内互相联络,交流有关教育的心得与方法,大家共同出谋划策面对“双减”,提高教育水平。另外,社区教育应定期开展线上课程,将家长集中在一起进行相互的交流讨论,这样家长能够发现其他人的教育问题,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教师的专业讲解,将教育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从而更清楚的知道如何调整教育方向,为孩子的将来做趁早的规划,用家庭教育为孩子“补习功课”,而不是盲目的用课外培训提高孩子的成绩。
  结术语:总而言之,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们能够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得到全面的发展,社区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家长展开多方面的有效交流。同时,社区也要开通多种教育渠道,向家长传授教育知识,帮助家长缓解焦虑,以此提高教育素养与能力,实现家社共同育人。
  参考文献
  [1]吴遵民,周杨嘉源,邓璐. 三教合力,构建儿童导向社区教育[J]. 教育家,2021(37):11-12.
  [2]郭子钰,杨雅婻,孟根巴根.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体系重构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21(29):4-7.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和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两种不同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医疗和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乳腺癌手术后引流患者60例,传统组30例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改进组30例应用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比较两种引流效果.结果 改进组术后使用止痛剂人数少于传统组,术后72 h引流量高于传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虽然临床上已经广泛推广静脉留置针,但是大部分的病人由于活动不受限,输液量少而采取普通输液针静脉穿刺.由于输液期间需要做检查,带着输液瓶去做检查不方便,增加输液外渗的概率.为此,我科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一种封管方法,对220例病人应用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方便我军野战卫勤分队护理人员实施战地救护,提高救治效率,加强护理卫勤装备的快速机动,提高我军卫勤装备水平.方法 调研国内战地救护箱组发展状况,考察野战卫勤分队需求及原有装备使用情况,咨询专家,确定不同时段所用箱组的功能、物品配备的种类和数量,在卫勤分队训练中实际应用后进一步改进.结果 研制出新型战地救护系列箱组一套,包括便携式护理急救包、战地换药背囊和移动式护理箱.结论 地战救护系列箱组适用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成果备受关注。由于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考量标准已经单纯从察期学习成绩到考察期综合能力。因此,要求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实践环节中也逐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小学体育课堂要通过不同角度的合理考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足球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趣味法的构建,让学生能够有效了解足球、认知足球。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趣味小学足球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俯卧位是脊柱外科和颅脑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可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但容易导致手术病人的呼吸、循环、神经功能障碍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特别是全身麻醉病人,前额、颧弓、下颌等受压部位最易发生皮肤损伤[1],前胸上部、髋部、膝部等部位成为身体重力的支撑点,局部皮肤损伤也较常见。
目的 探讨胸部叩击手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新式的胸部叩击手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背部叩击手法,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排痰量、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 胸部叩击手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背部叩击手法.结论 胸部叩击手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来我院就诊,结合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腹部B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以慢性阑尾炎、胆囊息肉收入院,无其他并发症以及伴随症状.术前常规胸片、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查,明确无手术及麻醉禁忌.于2008年9月1日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管型腺瘤,伴上皮轻度性增生,阑尾伴官腔闭锁.术后予以禁食、抗
呼吸机加蒸馏水常用的方法是用漏斗和注射器.如果用漏斗,会造成粘附于其表面的灰尘一起进入到湿化器内,时间长后就会影响其正常运作,使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用注射器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通常是用20 ml注射器来加水,但是如果需要加的蒸馏水量比较多,就需要多次反复的抽取蒸馏水.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从加水的小气孔里漏出部分气体,导致呼吸机报管,使护士觉得紧张.我科现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解决。
期刊
临床使用的吸氧装置中的湿化过滤管因为经常产生水垢,影响流量和美观,现下所用的静脉点滴的液体大多都是塑料袋软包装,在输液时一次性输液器中的排气管就用不着了,我科将一次性输液器的排气管改作一次性的吸氧装置中的湿化过滤管,每个病人用后就弃去。
期刊
目的 研究安全、舒适、美观、有效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新方法.方法 将206例口腔气管插管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94例采用直接用寸带无牙垫固定新方法;对照组102例采用传统固定方法.结果 新方法固定的牢固、安全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P<0.01),在舒适度和口腔护理时间及效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咽喉部并发症低于传统方法.结论 采用直接用寸带无牙垫固定方法安全、舒适、牢固、美观、方便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