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推动教育均衡化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双减”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双减”政策落地既为学生减轻了负担,也增加了家长的焦虑,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的成绩会产生波动,不能和条件优异的学生良好地竞争。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区全部居民开展的教育活动,应发挥自身作用,辅助家长适应“双减”,减轻面对“双减”的焦虑,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双减”政策;社区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引言:家庭是学生融入的第一个初级社会群体,科学的家庭教育中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行为规范、道德情操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它们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加强二者的教育力度,并将其有机结合,可以让家长、学生更好地适应“双减”。本文将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探讨社区教育如何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双减”,缓解教育焦虑,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深入家庭,加强联系
中小学生任务过重,学习过于超前超标是推出双减政策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由于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许多良莠不齐、虚假宣传、无证无照的教育机构也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因此,实施双减是一项必要的教育工作,社区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这一事实。并且,双减的落地并没有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各中小学都做好了有关课后服务的工作,使学生能在校接受教师的指导完成基本的书面作业,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并良好的促进学生学习。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应积极的深入家庭,并与家长和教师展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家、校、社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社区要自觉承担起家长教育的责任,配备专业的教师,深入到家庭中进行专门的教育训练,向家长传达实施“双减”政策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双减”环境中进行家庭教育,以此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正确认识“双减”。其次,社区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地宣传“家庭教育”活动,并为家长教育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以此提高家长对于“双减”的重视度。再次,社区要在活动中帮助家长树立全面、专业的家长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亚于课外培训机构的教育,从而缓解不必要的教育焦虑,并将学习家庭教育作为一项责任义务,自觉地加入到社区活动当中。
二、线下培训,举办讲座
社区可以成立一个家长纪委会,让家长能够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并增加家长走进社区的机会,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在这样合作的模式中,家长可以及时的掌握教育方向,学习教育知识,并给予社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社区通过举办各种讲座,为家长提供各种教育课程,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在讲座中,社区工作人员要让家长能够明确“双减”的意义,不要因为校外机构的空白产生太大的焦虑,而是应实事求是的检视自己与孩子,做好规划,不能设有过高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为孩子考虑。只有家长真正的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他们才能够实施正确的决策,用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长,这样家长的焦虑感也就会自然地减弱了。此外,社区也要在培训中逐渐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抛弃“只有成绩好才能找份好工作,有好的人生”的错误想法,不要再认为多报班就是尽责任,而是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线上辅导,建立网络
线上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需要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学习。社区可以建立社区家庭的网络化,并定时更新内容,使家长不仅可以了解社区的教育活动情况,还能够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教育问题。与此同时,社区管理员也可以通过建群与家长进行直接的沟通,这样家长就能及时地向更专业的人寻求帮助,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社区配备的专业指导教师。通过这样的模式,家长会得到专业的教育建议,解决心中的困惑的同时,焦虑的情绪自然也就会有所缓解了。家长之间亦可以在平台上、群内互相联络,交流有关教育的心得与方法,大家共同出谋划策面对“双减”,提高教育水平。另外,社区教育应定期开展线上课程,将家长集中在一起进行相互的交流讨论,这样家长能够发现其他人的教育问题,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教师的专业讲解,将教育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从而更清楚的知道如何调整教育方向,为孩子的将来做趁早的规划,用家庭教育为孩子“补习功课”,而不是盲目的用课外培训提高孩子的成绩。
结术语:总而言之,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们能够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得到全面的发展,社区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家长展开多方面的有效交流。同时,社区也要开通多种教育渠道,向家长传授教育知识,帮助家长缓解焦虑,以此提高教育素养与能力,实现家社共同育人。
参考文献
[1]吴遵民,周杨嘉源,邓璐. 三教合力,构建儿童导向社区教育[J]. 教育家,2021(37):11-12.
[2]郭子钰,杨雅婻,孟根巴根.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体系重构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21(29):4-7.
关键词:“双减”政策;社区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引言:家庭是学生融入的第一个初级社会群体,科学的家庭教育中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行为规范、道德情操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它们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加强二者的教育力度,并将其有机结合,可以让家长、学生更好地适应“双减”。本文将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探讨社区教育如何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双减”,缓解教育焦虑,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深入家庭,加强联系
中小学生任务过重,学习过于超前超标是推出双减政策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由于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许多良莠不齐、虚假宣传、无证无照的教育机构也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因此,实施双减是一项必要的教育工作,社区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这一事实。并且,双减的落地并没有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各中小学都做好了有关课后服务的工作,使学生能在校接受教师的指导完成基本的书面作业,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并良好的促进学生学习。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应积极的深入家庭,并与家长和教师展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家、校、社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社区要自觉承担起家长教育的责任,配备专业的教师,深入到家庭中进行专门的教育训练,向家长传达实施“双减”政策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双减”环境中进行家庭教育,以此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正确认识“双减”。其次,社区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地宣传“家庭教育”活动,并为家长教育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以此提高家长对于“双减”的重视度。再次,社区要在活动中帮助家长树立全面、专业的家长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亚于课外培训机构的教育,从而缓解不必要的教育焦虑,并将学习家庭教育作为一项责任义务,自觉地加入到社区活动当中。
二、线下培训,举办讲座
社区可以成立一个家长纪委会,让家长能够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并增加家长走进社区的机会,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在这样合作的模式中,家长可以及时的掌握教育方向,学习教育知识,并给予社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社区通过举办各种讲座,为家长提供各种教育课程,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在讲座中,社区工作人员要让家长能够明确“双减”的意义,不要因为校外机构的空白产生太大的焦虑,而是应实事求是的检视自己与孩子,做好规划,不能设有过高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为孩子考虑。只有家长真正的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他们才能够实施正确的决策,用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长,这样家长的焦虑感也就会自然地减弱了。此外,社区也要在培训中逐渐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抛弃“只有成绩好才能找份好工作,有好的人生”的错误想法,不要再认为多报班就是尽责任,而是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线上辅导,建立网络
线上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需要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学习。社区可以建立社区家庭的网络化,并定时更新内容,使家长不仅可以了解社区的教育活动情况,还能够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教育问题。与此同时,社区管理员也可以通过建群与家长进行直接的沟通,这样家长就能及时地向更专业的人寻求帮助,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社区配备的专业指导教师。通过这样的模式,家长会得到专业的教育建议,解决心中的困惑的同时,焦虑的情绪自然也就会有所缓解了。家长之间亦可以在平台上、群内互相联络,交流有关教育的心得与方法,大家共同出谋划策面对“双减”,提高教育水平。另外,社区教育应定期开展线上课程,将家长集中在一起进行相互的交流讨论,这样家长能够发现其他人的教育问题,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教师的专业讲解,将教育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从而更清楚的知道如何调整教育方向,为孩子的将来做趁早的规划,用家庭教育为孩子“补习功课”,而不是盲目的用课外培训提高孩子的成绩。
结术语:总而言之,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是有紧密的联系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让他们能够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得到全面的发展,社区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家长展开多方面的有效交流。同时,社区也要开通多种教育渠道,向家长传授教育知识,帮助家长缓解焦虑,以此提高教育素养与能力,实现家社共同育人。
参考文献
[1]吴遵民,周杨嘉源,邓璐. 三教合力,构建儿童导向社区教育[J]. 教育家,2021(37):11-12.
[2]郭子钰,杨雅婻,孟根巴根.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体系重构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2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