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例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后远期发现盆腔包块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生殖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宫后继发盆腔包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究包块良恶性构成比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收治的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再次因盆腔包块接受手术诊断和治疗的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和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总体恶变率(含交界性肿瘤)为36.6%,74.4%的盆腔包块来源于卵巢,输卵管来源的占7.9%,盆腔假性囊肿占6.7%,其他分散来源的盆腔包块占11.0%.前次子宫切除术至后期发现盆腔包块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9年(最短1个月,最长46年).5年内、5~10年和≥10年发现的概率分别占28.7%、17.2%和54.1%.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63.9%的患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盆腔包块.卵巢肿瘤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的比例分别为59.0%、11.5%和29.5%;其中良性肿瘤患者行盆腔包块手术时年龄显著小于恶性肿瘤(含交界性肿瘤)患者,子宫切除术至发现盆腔包块间隔时间显著短于恶性肿瘤组(P<0.05);两组的超声影像特点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行盆腔包块手术时年龄、子宫切除术至发现盆腔包块的间隔时间、CA125>35 U/ml、CA199>34 U/ml及USG评分3分是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且联合诊断模式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预测效能较单个指标更高(AUC=0.839).结论 对于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盆腔包块且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整体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概率低于10%,恶性病变率较高.最常见的为卵巢来源的上皮性肿瘤,术前的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等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但腹腔镜探查仍是普适性最强的临床策略.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病理性肿瘤的间隔时间越久、发病年龄越大倾向于恶性的可能性大,因此应提高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诊的临床意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内分泌代谢水平、肝脏组织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 将20只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脱氢表雄酮(DHEA)组,每组10只,分别皮下注射油剂、6 mg/100 g DHEA,每日1次,连续注射21 d.两组大鼠每周称重1次,造模21 d后,麻醉处死并收集大鼠血清、卵巢组织及肝脏组织.利用ELISA试剂盒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生殖激素和肝生化指标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
术中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手术体位、血液及体液的流失、术中低体温6个方面.该文对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DVT形成因素进行总结,综述加强手术室护士对DVT形成的认知,手术室护士积极应用DVT风险评估量表筛查出中高危患者,针对性地采取一般预防对策和机械预防措施进行综合干预,以期为今后构建多元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透明带(ZP)在卵母细胞发育、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ZP基因突变可能引起卵母细胞异常或受精异常.本文报道了 1例不孕患者,因原发不孕4年、排卵障碍、卵巢功能减退、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于我院行体外受精助孕治疗,共获卵10枚,脱颗粒后其中6枚卵母细胞的ZP不完整,对患者基因进行测序,其ZP3基因新发杂合变异;其余4枚卵母细胞形成两枚可移植胚胎,冻融周期移植2枚D3卵裂期胚胎.孕37+3周经剖宫产分娩2女婴,均活产,未见明显出生缺陷.本文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展开讨论.
目的 构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照护表,应用于老年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胃癌接受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照护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营养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CRF)量表评分、微型营养评价(MNA)量表评分、主要营养状况指标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比较差
目的 探讨miR-23a-3p在大鼠卵泡闭锁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在SD大鼠卵巢囊中注射miR-23a-3p模拟物/抑制剂,转染72 h后,采用HE染色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变化及闭锁卵泡数变化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及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预测并验证miR-23a-3p的靶基因及其结合位点;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并分别转染miR-23a-3p模拟物及抑制剂,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转染72 h后颗粒细胞中miR-23a-3p及其靶基因缝隙连接蛋白43(Gja1)的表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行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的2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感染20例设为病例组,术后未发生感染205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手术节段数、手术时间、术中异体输血、切口长度是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目的 探讨精细化照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照护.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 照护后两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指标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P<0.05),照护后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照护后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
目的 比较早卵泡期长方案中半剂量和全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对不孕症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05个周期.根据早卵泡期长方案中GnRH-a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半剂量组(早卵泡期长方案中使用1.87 mg的GnRH-a,共136个周期)和全剂量组(使用3.75 mg的GnRH-a,共269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留置针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89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对留置针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历、工作年限、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科室类别、是否学习过留置针相关知识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治疗是辅助生殖过程中一个挑战性的课题,POR患者卵巢反应性差,周期取消率高,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对于POR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以及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细致地介绍POR,波塞冬小组制定了一个新的标准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患者进行识别和分层管理.本文对目前文献报道的基于波塞冬分层的POR患者在临床中的用药和辅助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波塞冬分层的临床应用有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