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学术界对魏晋时期汉地僧团的管理模式,主要依据道安的《僧尼轨范》展开研究,实际在当时,包括慧远在内的一些僧人,都创制过僧团的内部管理制度.塚本善隆先生抄录的《敦煌写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对魏晋时期汉地僧团的管理模式,主要依据道安的《僧尼轨范》展开研究,实际在当时,包括慧远在内的一些僧人,都创制过僧团的内部管理制度.塚本善隆先生抄录的《敦煌写本某地方佛教教团规制》,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僧团的内部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此类文献,我们能了知魏晋时期的佛教内部管理,是建立在戒律基础上,汇通了中国固有的礼制要求和政府需求的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石刻《坐忘论》原刻于河南王屋山最高处天坛,后拓至中岩台紫微宫.曾慥《道枢》所收录版本应得自于江西庐山太平兴国宫道士刘虚谷.石刻《坐忘论》多处与吴筠《神仙可学论》文
道教"女青"观念至迟在东晋早期就已经形成,但学界多把"女青"当作道教神灵.本文通过对道教经籍、出土考古材料、正史史料、碑刻材料等相关材料的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晋南北朝买地券中常见的"玄都鬼律"在观念上就是指《女青鬼律》;2."女青诏书"之名实由《女青鬼律》而来,两者并不相同,"女青诏书"就是指天师道最高神太上的诏书,是构成天界律典《女青鬼律》的诏令条款;3.南朝B型"女青诏书"类买地券,本身就是"女青诏书"而非"买地券".
“尸解”是道教的重要信仰之一.通过分析修道人尸解成仙的身体表征及变化,将早期道教神仙传记中的尸解故事重新分为“肉体死亡,灵魂飞升”和“肉体不死,蜕而成仙”两大类.在
本文考察了《道藏》中道士王文卿的传记及与他有关的经典,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王文卿的雷法理论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王文卿雷法的操作方法、实践,并讨论了他的雷法的推理思路.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