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渗透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h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学生形成英语应用能力、加深英语文化背景了解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渗透语言文化背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本文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文化 渗透
  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不同的语言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联系,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加强对其背后深层文化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是文化的表现,也是文化的承载,语言的存在离不开社会与文化,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西方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异,信仰、价值观、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相距甚远。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直接造就了不同语言学习中的不同问题。如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足,就会造成对英语内涵了解的不足,英语应用水平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很大,如果学生在英语运用的过程中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就会造成沟通障碍,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因此,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对英语的理解水平,达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现代教育倡导素质教育,以往应试教育中,仅仅关注学生英语考试水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渗透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仅仅从强调语言、词汇、语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忽视了帮助学生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与文化氛围。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出现在特定场合“无话可说”的窘境,造成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下降。另外,教师对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时,要注重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学生所接触的语言文化知识的范围。对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距,要让学生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并且通过举例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所带来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水平。下文从词汇、语法以及语言环境三个方面来阐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对策。
  首先,在词汇教学中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使语言中同义语言的内涵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语言词汇对应存在不对称的现象。例如,英语单词中的“hippie”,汉语中则不存在相同意义的对应词,“hippie”在英语中的词义是西方社会在特定时间的特定产物。对于这个词汇的讲解,教师要通过引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一事物时当时的社会形态意义进行讲解。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语言内涵不同也是英语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例如,汉语中的“红色”多指较为喜庆的事物,而西方中“red”同义词则表示气愤与“罪行”,属于负面情绪的词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词汇讲解时,要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词义的基础上,了解词语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与本国文化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知识。
  其次,在语法的教学中,也要不断地渗透中西方文化。语法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法是对人思想的展示,受说话者思维方式决定,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语言表达方式上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中表达方式的特点是通过语序来表达语句中的重点内容,并且注重对语言含义的表达。而英语表达方式的特点则是注重保证句子具备合理的规范,注重句子的表达形式。例如,在进行时间和地点的叙述时,国人以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则是由大到小进行叙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解,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减少母语表达习惯的干扰,提高英语应用的规范性。
  最后,在语言应用环境中,要注重文化的渗透。语言的应用需要与实际语言环境进行结合,语言的使用如果脱离了语言环境,就难以达到正确表达的目的。例如,在英语交流中,经常以“How old are you? ”(你的年龄是多少岁)“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到哪里去)“Are you married? ”(你结婚了吗)“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 ”(你的月薪是多少)等问题在交际的过程中进行运用,这些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情况。而在西方中,为了体现亲密关怀,西方语言文化对于这些关系到个人隐私情况的问题则较为忌讳。而在人们之间的相互称呼中,西方国家多采用长辈的名字进行命名,而中国则对这种情况较为忌讳。在购物的环境中,中国售货员在进行销售的过程中以买卖双方的角度来进行问话,会采用“你要买什么?”这种问话的形式,而西方售货员则会以“what can I do for you?”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如果中方售货员采用这种问法,就会使顾客产生迷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更加得体地应用英语进行表达,避免造成他人的误解和迷惑。
其他文献
他是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中唯一健在的艺术家;他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第一批教授;他是北京中山公园内孙中山像的作者;他就是曾竹韶。  当年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八位作者都是雕塑界叱咤风云的大师级人物,如今绝大多数已经驾鹤而去,依然在世的只有今年已经103岁高龄的曾竹韶先生了。近日,笔者怀着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发自内心的敬仰,登门拜访了曾竹韶老人。  1949年9月30日,政协第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