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云南边地民族教育探析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国时期,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云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发展民族教育。通过对云南边地民族教育的特点以及民族教育成效低微的因素分析,以便为当今发展民族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随着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认识误区。本文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对在实施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和大家交流。  一、有效课堂不是多多益善的课堂  1.容量多  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一节容量大的课堂。课堂上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节奏快,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胜坨油田三采项目逐渐增多,加强化学驱动态管理,促进三采增油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注聚驱单元管理不同于水驱单元,仅仅掌握各类动态监测资料并不能满足于注聚驱动态分
某电厂装机容量为六台200MW双抽供热机组,供热面积已达到2904万平方米,随着长春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供热负荷需求增加,供热能力已达到极限值,根据某电厂汽轮机组具体技术参数状
近期,在我校3~6年级学生中,我们展开了这样一个小调查:“同学们,你们老师采取什么评价激励方法你最喜欢?请你用一小段话,介绍一个老师激励表扬你的小故事,好吗?”通过对收集上来的185份样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28%的学生对老师使用言语激励的方式——特别是当众表扬情有独钟。他们认为,教师积极可感的鼓励性语言,细腻、唯美、智慧、仁爱,对自身健康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应该成为师生沟通惯常的方式。  教师如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的是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不够,尤其是“人性化”教育方式严重缺失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严重不符。传统的教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