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秋拍中国书画情意满满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大千 《丁未泼彩》 设色纸本 镜心127厘米×63厘米 1967年作

  眼下,京城秋拍的大戏即将上演,将于12月初举行的北京保利2021年秋季拍卖会可谓其中的“重头戏”之一。而本次秋拍中国书画部经过努力收获了众多海内外重要私人珍藏书画,一场书画盛宴即将在今秋上演。
  阵容齐整、星光闪耀,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李可染、黄宾虹、林风眠……这些市场上“超级大咖”的精品力作无一缺席,让大家对本场拍卖充满了期待。并且作品传承脉络清晰,皆有权威出版著录,应该说佳构荟萃、看点颇多。


张大千 《泼彩钩金朱荷》设色纸本 镜心58厘米×116厘米 1980年作

  而浓浓的人情味,则是这场书画盛宴的另一个关键词。好友之间的馈赠、夫妻同甘共苦的回忆、抒发个人的人生理想,这些作品背后有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等你去发现。

大千泼彩回味无穷


  领衔本次夜场拍卖的张大千《丁未泼彩》繪制于1967年,是其晚年为祝贺好友王新衡六十寿诞所绘。此时,张大千谪居巴西八德园,泼彩技法日益成熟,石青石绿如水墨般自由运用。由于王新衡与张大千相交莫逆,也是书画内行,再加上素有名望,所以大千此作甚为用心。此作画于金笺之上,大千独有的泼墨泼彩法应用其上,不见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象,几乎接近西方抽象画。笔至画幅中部,画家巧妙地以少许笔墨进行收拾,以晕散的朦胧墨色过渡,画出下方的山石肌理、树木形状,并引导出山涧小溪款款流动,再加上峰顶颇具中国画笔韵的点景屋宇,使抽象的画面又回到具象的山水意境之中。画面中深山浓郁深邃,气势磅礴的翠绿色质沁人心脾。画家于宇宙大观有深刻的情感与观察,下笔为图,宏伟的气象自然出于笔端。


张大千《拟古山水八条屏》设色纸本镜心151.5厘米×41厘米×8 1932年作

  另一幅《泼彩勾金朱荷》绘于1980年,于《张大千诗文集》《张大千书画集·第三集》《张大千绘画艺术之研究》等书著录达15次,是张大千晚年力作,已达出神入化之境。本幅题识涉及《洛阳伽蓝记》,可见画家考证慎密。浓艳的朱荷花蕾用泥金勾勒,在深邃墨彩的环绕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幅中荷叶、雾气、水面高度抽象,混沌之中更加烘托出朱荷的清丽可人。花蕾中正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那种超凡脱俗、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美丽与意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李可染 《泰山日出》 设色纸本 立轴138.5厘米×62.5厘米 1957年作


李可染 《兰亭图》 设色纸本 镜心85厘米×52厘米 1985年作

李家山水沉雄博大


  1957年,李可染去德国柏林访问期间,作《泰山日出》赠予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路塔·博尔茨(Lothar Bol z),可谓是一幅精彩的“国礼”画作。画面上崇山密林之中,游人山路间漫步登高,山顶云海处尽染朝霞,一轮红日即将升起,既有视觉真实,又蕴含着诗境意趣。据了解,此作于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东亚艺术品和中国书画收藏家夏汉斯(Jerg Haas)收藏。
  同为李可染笔墨与题材上乘之作的《兰亭图》作于1985年,是其晚年的精品绘画,格调质朴。画面笔墨俱苍,皴擦筑山之体、点染得山之质。《兰亭图》尤体现出可染擅于用墨的风格特色,在黑中追求实体感。山岳带有崇高、静穆的象征,深厚凝重,沉雄博大,有让人高山仰止的体量感。绘画与题跋几乎占据整个纸面,可谓密不透风,好像要在一张有限的纸上创造出无限的艺术空间。

寄托情思人生写照


  齐白石的巨幅《松柏独立图》画一只立于松枝上的苍鹰,傲然独立,主羽和尾羽以浓墨焦墨阔笔点出,层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拢,有力的鹰爪紧抓树干。作品以焦墨勾勒鹰喙和点睛,苍鹰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鹰身侧立,头微微扭转,精神饱满,雄视苍茫大地,突出了形象的力量感。画面上绘一松一柏。松树在前,以淡墨描画,枝干直立又向右斜,再从顶端斜插而下,松针以浓墨写出,可见笔力;柏树在后,墨色较浓,姿态更加虬曲。松与鹰两个意象的结合象征了一种刚劲、坚韧、不屈与博大,寄托了白石老人的人生理想。


傅抱石 《柳荫仕女图》设色纸本 立轴73.7厘米×42厘米 1945年作


黄宾虹 《黄山归耕图》设色纸本 立轴130.3厘米×64.5厘米 1949年作


齐白石 《松柏独立图》设色纸本 镜心242.5厘米×61厘米 1946年作

  傅抱石以妻子罗实慧为原型所作的《柳荫仕女》是一幅非常有意义的佳作,著录于《傅抱石画集》《傅抱石画选》《20世纪中国画坛之巨匠——傅抱石》等。本作创作于1945年,是傅抱石送给妻子35岁生日的礼物。当时,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为了避难,傅抱石全家搬迁到重庆西郊的金刚坡。在这段时间里,傅抱石家庭生活条件艰苦,全靠妻子罗实慧内外操持,照顾四个孩子。全作近400字的长跋写满了傅抱石与妻子同甘共苦的深情回忆,被人们戏称为“最美情书”。
  1949年,已86岁的黄宾虹绘制了《黄山归耕图》。这件佳作既见笔致又见墨韵,图中茅屋数间,台阶栏杆磨房皆被青山环绕,下有清溪,一高士荷锄携牛而归,颇得陶渊明桃花源意境。而高士瘦削清臞,悠然自在中更得清雅逸气,又何尝不是宾虹老人的自我写照。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8ABA093)。  作者简介:赵普瑛(199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酶工程。  通信作者:熊海容(196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酶工程。  摘要:综述食品蛋白水解产物苦味产生的研究进展和近年来利用风味蛋白酶脱苦的方法,为新型风味蛋白酶类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风味蛋白酶;肽酶;苦味肽;脱苦  风味
一幅山水画如果出现点景人物,大多是有明确的主题或故事情节。这类作品虽以山水树石成画,但画眼却在人物,作为画家立意的载体,直接点出作品的主题。《芥子园画谱》中对于点景人物的功用有如下描述:“今将行立坐卧观听侍从诸式,略举一二,并各标唐宋诗句于上,以见山中之画人物,犹作文之点题。一幅之题全从人身上起……以待学者触类旁通耳。”可见,从点景人物的身份、穿着打扮等描绘,以及人物的活动中就可以看出整幅画的主题
在有限的器物之上,聆听自然的声音。龙泉青瓷的跳刀作品,就如其地域环境一样宁静纯粹,一山一水青翠欲滴,一石一木亘古悠长。  修坯的工具行走在泥土之上,形成了自然的肌理。这些肌理或如清泉石上不灌不惊,或如鱼翔浅底嬉若游龙,赋予泥土以自然的生命。在创作过程中,刀不再是一把平常的工具,刀与泥土形成了对话,也是心与自然的对话。“融古”觅跳刀  跳刀装饰技法自古有之,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古代,刀与陶车没有配合好
患者 女,29岁,婚后死胎、流产3次,均发生于受孕后2个月内.患者表型正常,常规体检无明显异常.否认父母及本人为近亲结婚.其兄弟姐妹4人,均无类似情况,母亲有两次流产史,但拒绝查染色体.细胞遗传学检查: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30个中期分裂相,患者核型为:46,XX,t(7;18)(7pter→7q21.2::18p11.3→18pter;7qter→7q21.2::18p11.
期刊
古陶瓷鉴赏家、香港永宝斋主人及香港国际古玩展创始人翟健民先生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古人对青花的评价是“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瓷也成为海内外最广为人知的中国瓷,在英文中,青花被称为“blue and white”,即“蓝与白”。  虽然只有蓝、白二色,但青花瓷的色调却相当丰满:浅、淡、深、浓……并不会让人感觉刻板单调。纵观青花瓷上的纹饰,有的层层铺陈、刻
患者 女,32岁,已婚.因"阴道流血半个月"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示早孕,遂行保胎治疗.5年前,因结婚4年未孕曾来我院就诊.患者16岁月经初潮,周期不规律,约2个月1次,22岁时闭经.后出现卵巢早衰,服用"黄体酮和雌激素"维持月经及内分泌稳定.查体:第二性征发育欠佳,两侧乳房发育不良,无腋毛,阴毛稀少.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60 mm×32 mm×25mm,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厚约3 m
期刊
11月5日,是赵朴初(1907年至2000年)先生诞辰114周年。他是当代杰出的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和佛学家,虽多次说自己不是书法家,但其书法作品早已被世人公认,成为中国当代书法史的一个坐标。偶见一作  赵朴初一生精研书法,从临碑入手,后又临习二王,先后学过李邕、苏轼、颜真卿、米芾等,各种书体均能,尤擅楷书、行书及行草书。其晚年将各体融于一炉,形成了不激不励、自然流畅、随心所欲且不逾矩的个人风格
进入11月,各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将纷纷吹响秋拍号角,香港邦瀚斯也不例外。据了解,即将揭幕的2021年香港邦瀚斯秋季拍卖将带来多个专场拍卖,其中古董珍玩板块聚焦中国古代宫廷及文人艺术品、明代至清代初期的掐丝珐琅器、中国古董艺术等多个门类。另悉,预展将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举行公众预展,12月2日则将于金钟太古广场一座20楼举槌。“琴界第一”旧藏露脸  三大专场中,“雅杂:中国文人社交艺术”为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570740)。  作者简介:黄梦君(1987—),女,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营养学。  通信作者:许淑芳(1979—),女,博士,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营养物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综述了食源性低聚肽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食源性低聚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食源性低聚肽;寡肽;营养功能  将食用性蛋白质酶解
张大千又一泼彩巨制斩获逾2亿港元、毕加索亚洲拍卖纪录再度刷新、王家卫作品创亚洲电影NFT作品拍卖纪录……近日,香港苏富比2021年秋季拍卖可谓捷报频传,最终以30.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圆满收官。  作为最具风向标意义的国际性大拍行,香港苏富比的不俗成绩为中国艺术市场的下半场打好了前阵,也折射出此季拍场不容忽视的新趋势。从各大板块的表现来看,“高精尖”的艺术品仍炙手可热,在藏家心中地位稳固;亚洲市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