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人能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各种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关键字:小区规划 , 住宅建设,宏观经济,住宅产业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is ultimately a provides a good environment, make the person can be better to achieve their various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activities. Therefore,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planning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Key word: community planning,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macroeconomics, and the housing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它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近年来,国家提出将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并将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住宅建设进入由“数量型”转向“質量型”的开发建设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1 住宅区产业发展与现状
   建国以来,在国家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我国住宅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一步步成长、成熟并走向健康发展的历程,基本可归纳为休眠期、复苏期、成长期、变革期和发展期。
   1.1住宅产业的休眠期(1949~1978年)。由于受到“先生产、后生活”的政策影响,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亿户,人居居住面积仅为3.6m2,人民居住水平与建国初期相比未得到提高。这一时期,住宅产业处于“休眠”状态。
   1.2住宅产业的复苏期(1979~199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进入了探索和改革发展时期。在规划理论上逐步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并有较完善的公建配套,如:百货商店、医院等。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住宅产业在恢复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完善,住宅建设步入了产业化发展轨道,成为国民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住宅产业的效应初见倪端。
   1.3住宅产业的成长期(1991~1995年)。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住宅与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以全面发展。93年到95年,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经历了顶峰、受挫相持、理性回落和平稳发展的过程。这一时期,住宅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住宅建设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社会化大生产的方针,注重提高住宅的质量,提出住宅建设走规模效益的道路。同时,全国开展了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工作,使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1.4住宅产业的变革期(1996~2000年)。9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围绕住房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个中心,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总体框架。在分配、流通领域,以城镇住房货币化分配为核心政策,构建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的新体制,以物业管理为基本制度,提高住宅消费的市场化程度,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日益提高的住房需求。
   1.5住宅产业的发展期(2000年以后)。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住宅建设顺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型方式向市场导向型方式的转变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住宅产业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需求决定着发展,发展适应需求,需求刺激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保护需求、培育需求和刺激需求的核心是住宅的质量和成本。提高住宅质量,降低住宅生产成本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是新时期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不断提高住宅的综合质量,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住宅成本是新时期住宅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住宅产业的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在不断完善。分析和研究我国住宅产业发展,应从基础抓起,重点集中于建立完善的住宅现代化体系。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受体制和国情影响,起步较晚,还处在探索阶段,与国外发展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科技发展领域看,主要表现在:1.住宅建设还未摆脱粗放型生产方式。2.住宅技术的发展仍以单项技术推广应用为主,技术上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尚未形成完整系列的建筑体系。3.住宅产品的工业化水平还较低,尚未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体系。
   从体制方面看,主要表现在:1.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筹全局、统一协调的领导决策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2.缺乏有效的经济、技术政策作保障。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支持和调控手段,难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发展、创新、完善的市场激励机制。
  2 通过观察分析对题目提出的独特见解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强调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 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可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
  3 展望
   从事住宅建设的人员应精心耕耘,积极创建未来世纪的美好家园,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3.1未来住宅建设应以人为本。住宅使用主体是人,住宅建设应创造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并能培育个性,展示才华,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3.2未来住宅建设应能可持续发展。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着重强调经济与资源节能型消费。住宅建设要提倡节能、节地、节材,并建立起使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再利用的住宅体系。
   3.3未来住宅建设应充分注意环境保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良好的室内外居住环境是我们未来的唯一选择。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对电力的需求猛增,能源消耗巨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现代社会对电网技术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发展新的电网技术是必然趋势。通过阐述智能电网技术的概念、特征、关键技术和智能化,分析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系统,智能电网   Abstract: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摘要:声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园林专业设计人员用美学的标准把园林看作是纯粹的视觉范围内的事情, 忽略了声音这一重要设计要素。本文对园林中的声景观形式、作用及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园林;声景形式;设计  Abstract: the sound king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
摘要:鉴于高层商住楼的特殊性,国家规范规定亦做特殊处理,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列举了高层商住楼设计中的一些做法,如商住楼应属于公共建筑;给水立管、水表出户的设置;排水立管至结构转换层楼面的处理方法;住宅标准层消火栓的设置;增大屋顶水箱容积,单独解决标准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等。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给排水, 方案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articularity o
摘要:根据地质勘测及对地形、地貌、土层分析,在哈拉沁水库主坝段坝基及坝肩采用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方法进行防渗处理,彻底截断渗漏通道,解决了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问题。  关键字:施工 , 固结灌浆,帷幕灌浆 , 控制,哈拉沁水库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survey on the topography and landforms, soil, and
【摘要】 公路工程建设具有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长、公路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受环境影响变化大及相关参与单位众多等特殊性,建设项目的施工是在动态的条件下实施的,因此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档案管理 , 完整性,管理制度 ,人员素质  【 abstract 】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have l
摘要:变电运行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对各种电气事故的应对能力比较高,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非常关键,变电运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务必加强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同时不断的提升变电运行技术水平。在变电运行工作中,“设备巡视”及“设备维护”等皆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阐述了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变电安全管理;事故防范措施  Abstract: the substati
摘要:墙面防水技术不但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 还关系到普通住户的安居乐业, 同时好的防水措施也能减少建筑后期的维护成本。本文以高层建筑为例, 有针对性的提出目前墙面防水施工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墙;墙面;防水;施工技术  Abstract: metope waterproof technology not only related to th
[摘要]:开铁口机及泥泡是炼铁厂的一种常用设备,用来打开铁口及快速堵铁口,实现现代化高炉炼铁。它们的可靠性和使用性能直接關系到高炉炼铁的生产效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在银山型钢3200m3高炉炉前自动控制工程的设计上做了充分长远的考虑,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与先进技术,全面实现炉前开铁口和堵铁口的自动控制,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自动控制S7-400PLC S7-300PLC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钢管混凝土柱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制作、安装、高强度管内混凝土浇筑、防火层施工  【 abstract 】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describes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lumn production, in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