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谁负责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头上司”的问题,就是我们对堆负责的问题。我们要求官员对党负责,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就是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福祉负责。衡量我们的工作的唯一标准,是是否对我们党的事业有利,也就是是否对义民负责。人民群众才是我们每一个官员的顶头上司。
  在回答笔者的提问的时候,东北一位官员说出了这样的话:作为人类一分子的良心,作为一个有机会受良好教育的衣家子弟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激之情,作为一个共产党的官员对于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所肩负的责任心,就是我的“顶头上司”。壮哉斯言!
  “顶头上司”的问题,就是我们对谁负责的问题。在封建社会,在家长制的皇权之下,以“座师”为主要代表的裙带之风盛行,官员们很容易结成某种利益同盟。封建官员只要对自己的上司负责就能保证自己的前途。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杨乃武小白菜案之所以最后闹到那种地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这种体制之下,那些正直、对人民负责的官员反而成了官员中的另类。他们的下场也往往不佳。我们共产党人取得政权之后,在用人和明确官员的责任方面,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认识的过程。我们要求官员对党负责,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就是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福祉负责。上下级的关系只是行使行政权力的需要。我们要对上级负责,是在具体执行的层面上说的。上级机构也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是人就有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永远正确其实只是一种神话,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所以我们要执行上级的决策,但是不能唯上是听。衡量我们的工作的唯一标准,是是否对我们党的事业有利,也就是是否对人民负责。人民群众才是我们每一个官员的顶头上司。所以我们才说: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在有一小部分官员中,尤其是跑官买官得到职位的人当中,他们的眼里只有上司。他们奉行的为官之道是“县官不如现管”,是“朝中无人莫做官”。他们把人民看作可以任意盘剥、欺压、欺骗的对象,而把上司奉若神明。他们结成的利益同盟使得我们的监管经常不能有效地实施。从被揭露的一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案件往往牵扯到上上下下一批官员。有些案件甚至从地方一直牵扯到中央大员。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地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地危害了党的事业,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他们造成的严重危害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应该指出,我们在官员选拔制度上的缺陷也客观上给了这些蛀虫可以钻的空子。而我们媒体监督的缺失也难辞其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人民群众叫好,就是因为媒体监督有了力度。我们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监督是为了党的事业更顺利地进行。对问题视而不见,不敢去说,不敢去碰,固然可以保全自己的饭碗,但却是对党的事业的不负责任,是对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不负责任。这种不作为,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在很大范围、很大人群中存在,是很可怕的,客观上帮了贪官污吏的忙,是一种隐蔽的犯罪。因为其隐蔽,人们往往对之视若无睹。我还没有听说哪个地方出了大事,不作为的媒体的官员因此受到追究的事例。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媒体负有监督之责,负有守土之责。如果哪个地方出了事情,而那里的媒体却不知不觉,即使没有同流合污,至少也可以说明那些媒体的主事者不称职,应该拿掉他的饭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党的事业所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贪官?亏吏小,我们应该对之充分重视。
  我们的媒体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党的干部,他们应该听一听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东北官员的话,问一问自己,我们应该对谁负责!只要那个东北官员这样说,也这样做了,那他的身上,就可以焕发出21世纪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如果这样的共产党人越来越多,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
  (作者为职业媒体人士)
其他文献
最近,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由于具有能够解决当前世界传统能源不足以及环境问题的潜能,越来越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燃料电池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工厂的应急发电。
你在准备着杀人。你瞒得过别人的眼睛,可瞒不过我的眼睛。  眼睛?当天空浓浓的云彩终于艰难地露出一道缝,闪出一颗星星时,在滔滔滚滚洪流中奋力搏击的罗达达,正好又一次甩掉满脸的水,抬起了头来,将这颗星星捕捉到了。瞬息间他猛然觉得,这颗突然出现在浓云天幕上的星星,其形阴鸷、其神诡诈,像极了丑人老金跟自己说这话时的那只独眼。那次谈话罗达达是无法忘记的。当时,罗达达先是惊寒于他的这只眼睛,继而又愤怒于他的这
TC4钛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比刚度、抗腐蚀性好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和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钛合金在室温下延伸率低,成形性能差,严
一  莲山真是一个好地方。  许多年以前并没有发现莲山的种种好处,因为那时通往莲山的路还没有修好。准确的说,当时根本没有路,记忆中现在是路的地方曾经有许许多多随意排列的路,一种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树,很高,会落下很多像小草帽一样的果子,那是我喜欢的玩具。我把这里叫做小树林,爸爸很赞成我的叫法,他常常在阳光灿烂并且心情愉快的时候带我来这里,那辆很高很大很破旧的单车是我们忠实的伙伴,在小树林里驶出一条窄
第一日: 死讯  那几天我们正在筹钱买新房子,父亲(注明:本文里的父亲是我的公公)的死讯就在新年的前一天到来,似乎存心和谁过不去。买房的事只好先停下来,活人的事可以等等再说,新年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买墓地和棺材,筹办丧事。  丈夫在电话里向居住在南方的亲戚们传播父亲的死讯,像是在传死者的坏话那么不自然,似乎心怀歉意又不得不传,措辞中盛满不知所措的恐慌。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对答,只看到他说话的样子十分古怪,
奶奶坐在屋檐下,又开始说起她记忆里的往事来。淡蓝色的暮霭开始把她的身影融化在屋檐的阴影里,映衬着她所见到过的那些罂粟花。村庄外面的田野里,有风不断地吹过来,潮湿、粘腻、温暖。村庄里流动的风,仿佛还是七十年前的神情,滇西北依然没有改变它的湿度和温暖,可以让一切有根的植物,茂盛地生长出叶子,绽放大朵大朵的花。奶奶说,春天来的时候,村庄外面的田野里,到处都会弥漫着罂粟花的香气,滇西北的阳光炽烈地暴晒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