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的灵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huiy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化教学是指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课堂教学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因此一线教师更应该将教学生活化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立足于现实生活,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那么在中学生物课堂中如何来实施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转让为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直是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
  生物课堂的生活化具有相对优势,因为生物与人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但是,对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相关现象,学生一般不太注意,更不会探求这些问题的原因。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生物的热情,体会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人教版的教材问题探讨很多就来源于生活实际。例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这一节让学生说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且教师可以补充为什么喝奶粉的小孩会出现大头娃娃等现象,原因是什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问题探讨中给出的是DNA指纹检测在案件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自己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的方面的应用。为什么DNA有这些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出课题。通过这一系列是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现实生产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及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生物的目的在于用生物和生物知识来解决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情分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远离了学生的实践,当学生面对联系生活的题目会显得束手无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与之成正比,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善于挑选与时俱进的生活题材进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站在生物学角度认识现实生活。例如我们经常说要对白血病患者通过移植骨髓进行治疗,但是在移植的过程中会出现抗性等反应。而且能够配型的骨髓也很少,利用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如何获得可移植的骨髓呢?涉及到哪些现代生物技术?因为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运用,以方便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归宿,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生物学科的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的密切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与价值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利用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生物,安排相关作业,可以打开学生的创造智慧,让生物课堂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为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时,除了探究植物的向光性,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探究植物的其他向性运动,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再如在平的学习中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知识自酿葡萄酒、米酒,自制泡菜、腐乳等。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生物学,时时在用生物学,体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应用生活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现象。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比如,在讲授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其中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中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弯曲生长部位等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利用玉米的胚芽鞘进行实验。这样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很多知识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本身还在发展,并没有定论。比如有关细胞衰老的学说,向光性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教学中可以向学生适当提及其中的争议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思考,获得知识。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关于获得性遗传的问题及变异是否定向的问题,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争论。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把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创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标准》明确提出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的基础学科。数学的精神、思维
“化学是一门记忆加实验的科学”,这也许不太符合一些同学的思维习惯。特别是我们很多同学在初中化学学得还算可以的情况下,是觉着没有花多少时间去记忆的。其实不然,说句武断一点的话: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化学的记忆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记忆化学知识。  作为高一化学,特别是高一的第一、三、五章,属于理论基础知识,这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记忆。但是记忆不是单纯地去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耐力跑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内容,通常以跑为主要教学手段。笔者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和耐力教学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原理,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与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一、 消除心理影响  在耐力教学初期,学生会表露出一中逆反心理或畏惧感。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是有碍耐力跑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发现以往中长跑教学中偏面追求运动成绩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呢?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它是学校常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有效地观课与议课是打开教学相长的通道。怎样才能使观课、议课做到有效?应注意的方面很多,在此,笔者就以下几点做初步的思考。  一、辨别听评课与观议课的异同  笔者觉得听课与观课比较至少有以下四点不同:  1
摘要:学生要想学好数学,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大致有以下途径: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借助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加强识图与画图的训练;通过数形结合培养数学空间想象力;加强数学空间想象的训练。通过加强这几方面的教学,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培养 学生 数学 空间 想象能力  数学空间想象能力是想象能力的一种。
摘要: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直接体现和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运用和发展,对提高高中生终身词汇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英语词汇教与学的研究还很薄弱、零散。为了改变此现状,本文在分析目前词汇教学的各种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摘要:通过阅读有关网球教学现状研究的文章,总结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位学者的看法和建议,查找出教学现状研究的真空点。  关键词:网球 教学现状 研究  前言  网球课程在高校的开设,符合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利于校园多彩文化的建设。因此,学校开设网球课程就是必然的,课程的开设就需要对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网球教学现状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高投入、低产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能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想象人物内心情感, 善于运用语言的能力,积累生活中有魅力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善良品质,受到情感熏陶,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人添了“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以后的语言所富有的魅力。2.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教具: 阅读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