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79年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其目的是比较用CO2激光与用普通手术刀切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最终疗效。我们发现,五年内有关住院治疗时间长短、局部复发部位稀散、五年生存率方面的结果最好也只能说不能肯定孰优孰劣,但看好的还是手术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其目的是比较用CO2激光与用普通手术刀切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最终疗效。我们发现,五年内有关住院治疗时间长短、局部复发部位稀散、五年生存率方面的结果最好也只能说不能肯定孰优孰劣,但看好的还是手术刀。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轴快流(FAF)CO2 激光器的大体积和高气压所产生的等离子体放电不稳定问题,设计了相应的预电离装置。预电离装置安装在激光器放电管外,预电离电极由激光器放电管阳极和与其相距35 mm 的铜环组成。预电离电路由多谐振荡器、RC 充放电电路和可控硅构成,放电频率范围为10~20 kHz,其目的是产生固定频率下尽可能高的初始电子密度,以降低激光器着火电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电离装置使激光器最大点火电压降低1.69 kV ,小功率输出电压波动降低2.6 kV,能够满足轴快流CO2激光器的预电离要求,是提高
为使TiO2能够在可见光下发挥其于紫外激发的高光催化活性降解室内甲醛, 采用水热处理法将TiO2与掺杂稀土离子Er3 的上转换发光剂Er3 ∶YAlO3结合, 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的Er3 ∶YAlO3/TiO2光催化剂, 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 TiO2以锐钛矿为主, 且Er3 ∶YAlO3可有效地将可见光上转换至可激发TiO2的紫外光。在箱式反应器中进行光催化降解气态甲醛, 研究了甲醛初始浓度与催化剂用量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光催化反应的假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app)与甲醛初始浓
针对外场激励下双层带缝屏蔽腔内置传输线的终端响应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方法.先利用传输线模型计算外腔体内的响应电压,将响应电压转换成内腔体孔缝处的等效磁流.然后利用电磁拓扑方法的BLT方程计算内腔体内置传输线终端的响应电压.计算结果表明:双层屏蔽腔内置传输线的终端响应明显低于单层屏蔽腔的,但在腔体和孔缝的谐振频率处,传输线响应仍然出现了峰值.
针对现有中继转发式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存在的导频数量过大、估计效率和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张量模式噪声补偿的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充分利用可见光通信系统发射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在接收数据中进行噪声补偿的导频结构。然后,在PARATUCK2张量分解框架下,构造了这种导频模式的含噪通信系统模型。最后,结合张量分解方法,设计了一种以导频所得噪声补偿对实际噪声进行估计的方法,完成所有信道参数的计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将基于张量模式噪声补偿的估计算法应用在中继转发式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可以在加快寻优
在碱性条件下通过TEOS和MTES的共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单甲基原位改性的SiO2溶胶,并使用提拉法在K9玻璃基片上镀制了疏水减反膜.通过透射电镜(TEM)考察了镀膜溶胶的微结构,分别使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薄膜的组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起伏状况,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考察了薄膜的减反射性能,用接触角仪测量了薄膜对水的接触角.并使用"R-on-1"的方式测量了薄膜在Nd:YAG激光(1
064 nm,1 ns)作用下的损伤阈值.结果表明,通过共水解缩聚反应
最近对在气流中进行气体混合的气动激光器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种激光器中,使用纯N2的热激发,并在超声气流中与低温CO2和H2O混合。激光混合物组分单独的热激发原理可以提高激发气体的滞止温度,因为N2分子的热分解在温度高于4 kK时发生,从而导致存储的振动能密度提高。
根据Nd∶YVO4晶体对808 nm和888 nm波长抽运光吸收特性的差异,模拟了两种波长抽运下晶体的温度分布、应力分布以及当抽运光在a轴和c轴上的偏振分量变化时,晶体在两种波长抽运下温度分布以及热焦距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888 nm抽运下,Nd∶YVO4晶体在径向温度梯度大幅度减小,晶体温度应力值远小于808 nm抽运;并且Nd∶YVO4的a轴与c轴对888 nm光吸收系数相同,使得晶体的吸收不受抽运光偏振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谐振腔和输出的激光功率更加稳定。采用888 nm抽运,是降低Nd∶YVO4晶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出现损坏。对损坏的叶片进行修复是比较经济的做法,模型重构是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散斑视觉测量的叶片模型重构方法。采用散斑视觉系统采集叶片曲面散斑点;通过散斑点立体匹配得到局部点云数据;通过点云拼接得出叶片整体点云;根据叶片点云曲率提取边界点,通过三次B样条曲线对叶片点云边界点进行拟合,得出叶片包络曲线;利用包络曲线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