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及对外周血凝血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凝血功能影响的对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科行腹腔镜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患者41例(L组),并比较同期开腹手术患者33例(O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胃管放置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并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

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出血量[(105.39±19.91)ml vs (133.67±12.38)ml]、住院时间[(7.44±0.92)d vs (10.21±1.34)d]、胃管放置时间[(1.93±0.65)d vs (3.73±0.84)d]、引流管放置时间[(3.68±0.61)d vs (5.70±0.81)d]、术后恢复饮食时间[(7.12±1.05)d vs (8.98±0.8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与手术前相比,开腹手术组与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PT均显著缩短(P<0.05),D-二聚体及FIB含量显著增高,且以腔镜手术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GIST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拔管时间早等优势,但其可导致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可能发生血栓性并发症,应予以重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适当选择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胃肠道间质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手术治疗的26例早期结直肠肿瘤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62(93.7±22.5)min,手术出血量15~120(35.9±24.2)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8~120(73.2±14.5)h,住院时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