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的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学校吃。吃饭对学生来说是件大事,而大部分学校往往忽视食堂管理。据相关资料显示:导致食物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今年3月18日,贵州省普定县一中新校区部分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5月12日,江苏省扬州东花园小学学生餐采购价翻倍虚报,校长被停职;5月14日,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学生与食堂工作人员发生冲突,争执中打砸食堂……食堂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让人担忧的是:出现了如此多的事故,学校食堂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办出师生满意的食堂?什么样的学校食堂管理模式最好?
好学校也要好食堂
从2013年起,浙江省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推行家长自愿报名做义工,每天轮流参与食堂的管理。职责有:监督检查原材料采购是否正规,食堂是否卫生,食材是否新鲜等,有时也会做帮厨,通过亲自体验来评价食堂工作并提出建议。副校长翟军斌说:“学校推行这种制度,最初也有顾虑。如果食堂有些细节没做好,很容易就被家长放大,但事实告诉我们,这些顾虑是多余的。”
有人监督就会有人提意见。家长义工制度实施以来,学校累计收到近百条整改建议,大部分都是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帽子口罩、筷子掉地上没有消毒等小问题。不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却在这些细枝末节的指点中,有了质的飞跃。宽敞的两个餐厅可满足2000多人同时就餐,宽敞、整洁、明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上的“大笑”,证明这里的食品安全状况为优秀,电子化“透明厨房”可让就餐人员清晰地看到切配、烹饪、面点制作等环节。2014年1月,海曙外国语学校食堂还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食堂;今年1月,顺利通过复查。
为了把食堂办好,学校领导想了很多方法,其中一条是行政试吃制度。学校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要轮流到学生食堂试吃学生餐,吃了之后要提意见或建议。校办主任顾勤华说:“这是一种换位体验。如果我天天在这里吃饭,能吃好吗?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吃饭,会希望吃到什么样的饭菜呢?”
宁波市的几位家长对《教育》记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这么好的食堂用餐,如果我家孩子的学校食堂也能办成海曙一样的食堂就好了。”
那些在海曙读书的孩子,则倍感幸运。一名姓屠的家长说:“我家孩子选择海曙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学校食堂办得好。能够为学生吃饭费心的学校,一定是认真负责的,一定是一所好学校。”
家长当食堂评委
2014年9月25日,江西省瑞昌市赛湖学校在“学校食堂开放日”,接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教体局及该校组织的100多名学生家长代表参观该校食堂。当天所有参观人员看到:食堂后面的工作间内,多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人员正忙着加工刚刚采购回来的新鲜莲藕,刮的刮,洗的洗,切的切,大家各有分工,忙而有序。参观人员对消洗区、加工区、烹饪区、备餐区及餐具消毒、食品储存等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家长代表周女士说:“这里洗菜和洗肉是分开的,不同的菜用不同的篮子,分得很仔细!这么多人吃饭,比我家里都严格!”家长代表王先生也附和说:“是呀,我工作忙,还经常加班,自己都经常要外卖。每天都让孩子在学校就餐,孩子总说‘学校的饭菜香’。通过这次参观,我完全相信孩子的话了,也放心了!”
赛湖学校为什么敢让行政监督人员和家长参观?又为什么能够得到认可?这要归功于学校领导经过反复研讨,整理出的一套管理制度:推行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人制度;组建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规范学校食堂承包行为;加强部门联动,将食品安全管理列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重要指标;聘请以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为主的监督员队伍。
除此之外,学校设置专职食堂管理员,对食堂的原材料采购、加工过程、食品质量、饭菜价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管,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加工流程、食品分餐三关,严防食物变质或污染、他人投毒、疾病流行传染等,从管理模式上保证了食品的安全。
学校党支部、工会还不定期对食堂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核实,在师生中组织民主测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不定期请防疫及监管部门对食堂进行检查指导,形成了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对食堂全方位监督的制度;还通过岗前培训、加强学习和每周例会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从而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优质满足了师生的需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支持。
校长王能希说:“食堂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活质量、健康质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涉及到千家万户。所以,我校对食堂的管理,始终贯穿‘安全第一、卫生第一、健康第一、质量第一’的要求,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强有力的监督!”
学校提供数据显示,该校几乎平均每天都有1500人至2000人到食堂就餐,学校实行“零利润”经营。学生能够吃到物美价廉的饭菜,除了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外,学校食堂并没有形成利益链,而是真真正正地把食堂作为办好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办好食堂的主要因素。
“5 2”供餐模式的带动效应
走进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初级中学宽敞明亮的食堂,就可以看到橱窗前挂着醒目的菜谱:周一红烧鸡块、西红柿炒鸡蛋、青菜豆腐汤;周二青椒炒肉丝、西红柿炖豆腐、紫菜蛋花汤……
自2012年起,昭化初级中学就有了这样的营养菜谱,人们称之为“5 2”供餐模式。“5”是指周一至周五为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标准为每顿3元;“2”是指周二、周四中午学生享受每顿5元标准的“免费肉食”。
校长郑启军说:“以前一到换季,尤其是秋冬季节更替时,孩子们特别容易感冒。自从吃上营养餐后,孩子们体质明显增强。通过每学期检测对比,学生身高与体重有明显增加,疾病发生率降低,请病假的学生人数减少;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记忆力转好,学习成绩上升。”
此外,学校还创新思路,在每天就餐的学生中都会有几位家长陪同。这是学校设立的“家长陪餐”制度,是让学生家长参与营养餐质量监管。
好学校也要好食堂
从2013年起,浙江省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推行家长自愿报名做义工,每天轮流参与食堂的管理。职责有:监督检查原材料采购是否正规,食堂是否卫生,食材是否新鲜等,有时也会做帮厨,通过亲自体验来评价食堂工作并提出建议。副校长翟军斌说:“学校推行这种制度,最初也有顾虑。如果食堂有些细节没做好,很容易就被家长放大,但事实告诉我们,这些顾虑是多余的。”
有人监督就会有人提意见。家长义工制度实施以来,学校累计收到近百条整改建议,大部分都是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帽子口罩、筷子掉地上没有消毒等小问题。不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却在这些细枝末节的指点中,有了质的飞跃。宽敞的两个餐厅可满足2000多人同时就餐,宽敞、整洁、明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上的“大笑”,证明这里的食品安全状况为优秀,电子化“透明厨房”可让就餐人员清晰地看到切配、烹饪、面点制作等环节。2014年1月,海曙外国语学校食堂还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食堂;今年1月,顺利通过复查。
为了把食堂办好,学校领导想了很多方法,其中一条是行政试吃制度。学校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要轮流到学生食堂试吃学生餐,吃了之后要提意见或建议。校办主任顾勤华说:“这是一种换位体验。如果我天天在这里吃饭,能吃好吗?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吃饭,会希望吃到什么样的饭菜呢?”
宁波市的几位家长对《教育》记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这么好的食堂用餐,如果我家孩子的学校食堂也能办成海曙一样的食堂就好了。”
那些在海曙读书的孩子,则倍感幸运。一名姓屠的家长说:“我家孩子选择海曙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学校食堂办得好。能够为学生吃饭费心的学校,一定是认真负责的,一定是一所好学校。”
家长当食堂评委
2014年9月25日,江西省瑞昌市赛湖学校在“学校食堂开放日”,接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教体局及该校组织的100多名学生家长代表参观该校食堂。当天所有参观人员看到:食堂后面的工作间内,多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人员正忙着加工刚刚采购回来的新鲜莲藕,刮的刮,洗的洗,切的切,大家各有分工,忙而有序。参观人员对消洗区、加工区、烹饪区、备餐区及餐具消毒、食品储存等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家长代表周女士说:“这里洗菜和洗肉是分开的,不同的菜用不同的篮子,分得很仔细!这么多人吃饭,比我家里都严格!”家长代表王先生也附和说:“是呀,我工作忙,还经常加班,自己都经常要外卖。每天都让孩子在学校就餐,孩子总说‘学校的饭菜香’。通过这次参观,我完全相信孩子的话了,也放心了!”
赛湖学校为什么敢让行政监督人员和家长参观?又为什么能够得到认可?这要归功于学校领导经过反复研讨,整理出的一套管理制度:推行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人制度;组建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规范学校食堂承包行为;加强部门联动,将食品安全管理列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重要指标;聘请以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为主的监督员队伍。
除此之外,学校设置专职食堂管理员,对食堂的原材料采购、加工过程、食品质量、饭菜价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管,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加工流程、食品分餐三关,严防食物变质或污染、他人投毒、疾病流行传染等,从管理模式上保证了食品的安全。
学校党支部、工会还不定期对食堂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核实,在师生中组织民主测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不定期请防疫及监管部门对食堂进行检查指导,形成了管理部门、教师、学生对食堂全方位监督的制度;还通过岗前培训、加强学习和每周例会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从而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优质满足了师生的需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支持。
校长王能希说:“食堂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活质量、健康质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涉及到千家万户。所以,我校对食堂的管理,始终贯穿‘安全第一、卫生第一、健康第一、质量第一’的要求,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强有力的监督!”
学校提供数据显示,该校几乎平均每天都有1500人至2000人到食堂就餐,学校实行“零利润”经营。学生能够吃到物美价廉的饭菜,除了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外,学校食堂并没有形成利益链,而是真真正正地把食堂作为办好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办好食堂的主要因素。
“5 2”供餐模式的带动效应
走进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初级中学宽敞明亮的食堂,就可以看到橱窗前挂着醒目的菜谱:周一红烧鸡块、西红柿炒鸡蛋、青菜豆腐汤;周二青椒炒肉丝、西红柿炖豆腐、紫菜蛋花汤……
自2012年起,昭化初级中学就有了这样的营养菜谱,人们称之为“5 2”供餐模式。“5”是指周一至周五为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标准为每顿3元;“2”是指周二、周四中午学生享受每顿5元标准的“免费肉食”。
校长郑启军说:“以前一到换季,尤其是秋冬季节更替时,孩子们特别容易感冒。自从吃上营养餐后,孩子们体质明显增强。通过每学期检测对比,学生身高与体重有明显增加,疾病发生率降低,请病假的学生人数减少;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记忆力转好,学习成绩上升。”
此外,学校还创新思路,在每天就餐的学生中都会有几位家长陪同。这是学校设立的“家长陪餐”制度,是让学生家长参与营养餐质量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