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w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 清明 刘长根
  天空阴沉,要下雨的样子,却一直没下。
  刘长根从院子里走出来,腿在打闪,人是飘的。他感觉自己就是一头牲口,已完全被饥饿攥住了。他的舌头已嚼不出苦涩,被胃里的疼痛隐隐地牵着,他的身体已开始浮肿。
  他告诉自己,不能做一只牲口。仅有的半袋红苕干,他要留给媳妇和儿子。万一,万一自己倒下了,儿子刘茂盛也好有个活路。
  他本来不想带上儿子。八岁的孩子,懂什么。连年战争,饥荒不断,这青黄不接的当口,活人都顾不来,谁又顾得了死人。可他想,万一自己死了,儿子连自家的坟场都不知道,成何体统。于是他把儿子也带来了。他要当着儿子的面祭奠祖先。他要给儿子做个样子,将来儿子也好这样来祭奠自己。这人啊,不能昧良心。他到二十岁,才知道自己是个弃儿,是被刘东山老汉收养的。他的生身父母究竟是谁?姓什么?他一概不知。他曾觉得遗憾。现在他不遗憾了。他感念长眠于此的刘东山老汉,虽然脾气不好,没少打他骂他,虽然家里穷,总算把他养大了,还给他娶了媳妇,如今又有了自己的儿子。刘长根——他细细咀嚼老汉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字,不禁泪水长流,觉得做他的儿子值得。他就是他的祖先。他要把刘家的根脉传下去,传下去。他甚至有了一种使命感,传下去,就是对老汉最大的回报,不是吗。虽然活着艰难,他一定会咬牙坚持。他来给老汉上坟,就是要让他知道,他这个干儿子,是把他当亲爹对待的。他就是他的祖先。他不能确保自己还能不能活到下一个清明。他要趁着这个清明,把该了的心愿了了,即便死了,也不枉做他的儿子一场。
  刘长根跪在坟前,让儿子刘茂盛也跪下。他磕头,让儿子也磕。磕完,他低沉地喊了一声爹,让儿子喊爷。刘茂盛难为情,不喊,因为他出生就没见过这个爷爷。他不喊,刘长根打他屁股。逼急了,刘茂盛说,他是谁?能听见吗?刘长根说,他是我爹,我是你爹,喊吧,你喊他就能听见,会保佑你的。
  什么叫保佑?刘茂盛怯怯地问。刘长根嫌儿子啰嗦,屁股上又是一巴掌。
  喊过爷爷,刘茂盛要逃,刘长根觉得过意不去,这清明上坟,没有祭品,连烧纸都没有,算什么祭奠。他让儿子把坟上的荒草拔了,点把火,也算是给亡人捎去一点活人的消息。
  儿子去坟头拔草,拔出了一个块状的东西,刘长根一看,是茯苓,贵重的药材,他喜出望外,在周围一刨,是一大窝,有七八个。
  正是这窝茯苓,让刘长根一家渡过了难关。他不相信鬼神,但他相信,这是先人在保佑他哩。他让儿子永远要记住这件事情。
  1958年 清明 刘茂盛
  天上飘着小雨。刘茂盛领着儿子刘红军和刘红兵,在刘长根的坟脚跪下,烧纸,磕头。
  这是刘长根老汉死去的第三个年头,按乡俗,要兴陵的,可“大跃进”如火如荼,这是要破除的陋习,刘茂盛用六七年时间经营起来的药材铺子,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中被没收了,家里一贫如洗,哪有财力给父亲立碑。想来想去,他决定在坟上植两株树,以树为碑。当年,在爷爷坟上挖出茯苓的事,他记忆犹新。正是因为爷爷的“庇佑”和“启迪”,他后来做了江湖郎中。父亲刘长根一辈子老老实实,小心翼翼,如今长眠地下,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如当年的自己一般大了……烟雾缭绕之中,他恍惚觉得世界是静止的,村庄依然是原来的村庄,不过是替换了人物而已。
  父亲的坟在爷爷的脚下。这是父亲生前自己选定的。他赞同这布局。他本想告诉两个儿子,自己死后,就像父亲这样埋在他父亲的脚下。可他怕吓着孩子,毕竟,他们还太小,不懂得生死。在两座坟之间,他左右各挖了小坑。孩子们听说要种树,很高兴。问父亲,这是什么树呀?刘茂盛说,是柿树。听说是柿树,两个孩子尖叫起来,似乎很快就有红柿子可以吃了。
  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样子,刘茂盛苦涩地笑了一下。他考虑种柿树,而不是柏树,除了纪念,确实有实用的意思。以后的日子,谁说得上来?饿极的时候,有几粒果子,说不定能解决大问题哩。
  1989 清明 刘红兵
  晴,阳光明媚。这是刘茂盛逝去的第三年,刘红军出力,刘红兵出钱,给父亲兴陵立碑。刘红军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皆种地务农。刘红兵继承了父亲的医术,改革开放后进入乡镇医院,后名气渐大,调往县医院,成为刘家第一个摆脱农民身份、吃公家饭的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刘云帆,天才少年,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金奖,后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5 清明 刘景明
  阴天,有零星小雨。刘红军的小儿子,叫刘景明,早些年,他还是一个卖苦力的瓦匠,进入新世纪后,开始包工程,规模渐大,名声日响,成为了当地富豪。上一年,他给父亲过寿时,提出一个想法,要把祖爷爷刘东山的坟墓好好整修一下,立一方大碑,把刘家祖上的事记录下来,传给后人。刘红军同意,刘红兵也同意,原本说好两家平摊出资的,可因为刘红兵在县城,刘云帆在北京,三下五除二,刘景明把该办的事都办了。清明前一天,刘云帆从北京赶回来,到家坟上一看,两棵柿树不见了,祖爷爷的坟被水泥砌成高大的拱形,下面贴有瓷砖,正面的坟头是门楣的造型,左侧的碑高大不说,上面还描绘有龙纹,碑文密密麻麻,是漂亮的行书。刘云帆当即表示了不满意,嫌刘景明事先没和他商量,墓和碑造型太夸张、太花哨,没有古意。其次还嫌刘景明自作主张,把两棵柿树砍了。这两棵树,父亲多次给他讲过,包括“茯苓”的事,他也有耳闻。而且,他小时有次上坟,父亲和伯父,在柿树上分别刻了他们几个孩子的高度,他后来察看过,随着树的长高,虽然已模糊不清,但他相信这印记是不会消失的。至于秋后的红柿子,他们这帮小辈,没少争抢过。站在坟头上,举着顶部有裂口的长竹竿,左旋右转地把红柿子往下夹,忙得不亦乐乎。兴许因为坟墓里埋着的都是自己的亲人,他们从来没觉得有什么恐怖。
  刘景明听刘云帆有怨言,随口道,你不满意,不掏钱就是了。
  清明这天,刘家坟场上熙熙攘攘。一帮儿孙汇聚一堂,鞭炮声声,热闹异常。
  因为飘零星小雨,一些人还打着伞。地是湿的,不方便磕头,再说死者已经离去太久远了,刘红军刘红兵刘景明刘云帆他们象征性地烧香磕头,其他家眷交头接耳,议论着俗世中的事情。
  仪式快结束时,不知刘云帆说了句什么,刘景明不高兴了,不就清华大学毕业吗,有什么了不起!他凶神恶煞地指着自己的儿子,以及平辈的一帮孩子说:快,跪下磕头,尽管磕,磕一个一百元,我绝不食言。
  刘云帆面红耳赤地站着,不知说什么好。刘红兵拽儿子,意思不必计较。刘红军左右为难。在刘云帆的屁股上踹一脚,吼道:烧包,你不知道是谁了是吧?跪下,咱们统统跪下,郑重地给我们的先人磕个头吧。
  责任编辑/乙然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践行黄炎培先生“学生自治”的职业教育思想,实现“金的人格,铁的纪律”养成教育培养目标,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创新德育举措,实行与传统“值周”有显著区别的校园自我管理与公共参与德育实践周活动。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停课一周,设立校园服务、自我监督、宣传报道、建言献策四类岗位。形成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全面贯之的完整体系。参与实践周活动的班级,道德风尚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也出现了德育效果延伸不足的
摘 要: 侦探小说,一般被归为世俗小说的范畴,常以悬念迭生的情节吸引读者,思想性往往不高。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惩恶扬善,将作品主题推向“罪与罚”的高度,并在“罪与罚”的宏大主题下,分别探讨法律、生命、人性、心理四个方面的主题意蕴。依据这一特点,小说作者没有将主题唯一化、固定化,而是抓住大小主题间的联系,力图展现《无人生还》主题的多重性。  关键词: 多重主题 法律
摘 要: 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本文以优秀红色文化作品《鏖战》为素材,重塑小学语文课程编制,对优秀红色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小学教育 《鏖战》  红色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和发展与国家精神文化命脉紧密联系。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我们要把红色
摘 要: “三言”作为明代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的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有着极大的影响。针对“三言”故事题材的嬗变这一问题,学界已有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叙事文学的戏曲也受到了“三言”的影响,以往对“三言”戏的研究多集中于文人的改编作品,忽略了俗文学中也存在“三言”戏。“车王府藏曲本”作为清代俗文学的集大成者,其中部分作品题材就取自“三言”。本文通过对“三言”故事和改编作品的对比分析,将研究重点落脚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立德树人既需要思政课程,又需要“课程思政”。本文从老年服务管理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入手,从老年服务管理课程的七门核心课程出发,探讨老年服务管理课程“课程思政”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老年服务管理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老年服务 “课程思政” 实施路径  我国高校教育相关会议经过研讨正式提出了“要注重发展教育的内涵,努力提高课程专业化程度,促
摘 要: 美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有关标准,全面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双一流建设,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和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小学美术教师、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研究人员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及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优秀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
摘 要: 凡造福桑梓父老者,皆为乡贤。作为政府之外的民间力量,乡贤利用自身财力给予家乡建设发展直接的物质支持,并凭借自身威望有效组织。乡贤是古代政府建设地方社会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明代肇庆府地方的乡贤为例,就乡贤参与地方水利、交通、城建、堪舆、教育等方面的公共工程,探讨乡贤对于地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明代肇庆 乡贤 公共建设  一、乡贤的标准  “生于其地而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
摘 要: 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为例,探讨跨文化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生本土文化自信的缺失原因和培育对策。通过自主研发的文化自信测量表及课堂跟踪的方式,从文化意识、文化态度、文化践行三个方面,对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自信的培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文化自信 跨文化  一、引言  教育部
摘 要: 自2020年年初,为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全国高校和大学生积极开展在线授课和在线学习。试以滞留湖北地区部分高校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和“在线学习感受”出发,围绕学习注意力、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心理情感等四个维度展开调查、统计与分析,探析留学生在线汉语学习的真实行为与感受,得出留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特点与问题,并尝试提出完善方案,为在线汉语教学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
摘 要: 互动探究式学习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趋势,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展开有效的、优质的互动探究式学习的语文课堂是研究重点。通过小学语文课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学示范,基于“天喻慧教云”互动平台,借助移动终端——平板电脑和手机的交互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凸显翻转课堂和互动融合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观察生活、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借助移动终端学习的能力。互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低年级完全有条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