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管”一节学习情境优化的教学策略及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活用教材,优化学习情境,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江苏版七(下)“血管”一节学习情境的优化策略
  
  1.1借用比喻,学习情境的导入。
  导入前设想:学校有两个大門——北大门和南大门,学生每天进进出出,穿梭不停。我想到血液循环的繁忙有序,想到马路和血管结构形式上的相似性,最后就联想到校区和学生的家。于是,思路有了,但要考虑成熟,要以一种恰当的情境方式表达出来,尽量发挥和放大它的作用,我决定采用借用比喻。
  导入新课:假如把整个学校比喻为心脏,假如放学时同学们都从北大门出去,很快就各奔东西,分别踏上了不同的回家路,回到自己的小区和温暖的家,和父母团聚,又好好休息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同学们又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又假如上学时都从南大门进来。(语调上强调几个假如)
  请看:黑板上的“十”字,中心代表心脏,你们能在图上简单标出你经过的路线和你家大体方向位置吗?(学生跃跃欲试)请问:根据第46页三类血管的定义,你能说出三类血管比喻的含义吗?(学生快速看书和想,增强课堂节奏感。)
  实践证明,这样的导入对于学生理解三类血管的概念和特点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自然想:回家的路是流速快的,相当于动脉血管的血液,尤其是把毛细血管比喻为家。在家时,学习节奏慢下来,可以充分休息一下,美美地吃顿晚餐,对于学生充分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帮助很大。同时,对于后面的“血液循环”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分有很大帮助,学生一看到循环途径中出现毛细血管,就意识到血液中成分将发生变化。
  1.2借图引出本质,简化情境。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6页三种血管示意图(图比较直观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注意力)。请回答:根据什么来判断三种血管的不同?
  学生:颜色。
  师:真的吗?(不解答学生的困惑)请同学们看书自学示意图下面的有关内容并填写下表。(暗示要根据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来判断。相信学生的能力,自学可以解决。)
  1.3模型教具的使用,教学目标的达成。
  制作模型:我让学生取两个胶头滴管A和B,胶头滴管A吸入红墨水,或在管内放入红色纸圈代表动脉血管,胶头滴管B吸入蓝墨水,或在管内放入蓝色纸圈代表静脉血管。A和B玻璃管较细的部位进行交叉,交叉点部位用透明胶带和丝线连接,并设计成网状,代表毛细血管,红色胶头端代表心脏。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制作模型,既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又通过类比的方法确定了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心脏的大致位置关系,学生很感兴趣,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形象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演示教具: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胶头滴管,一支新的,一支旧的。我事先把胶头滴管的胶头帽取下来,比喻为肌肉壁,然后让学生用手亲自体验一下,分别感受新的和旧的胶头帽厚薄不同,感觉一下弹性的变化,最后把胶头滴管都吸满水,让两个学生进行演示比赛,看哪个胶头滴管里的水射得更远。演示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很快明白了肌肉壁厚薄和收缩力大小的关系,理解了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理解了动脉、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的快慢不同,理解了血液循环中体循环为什么要从左心室出发,树立了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观点。
  1.4营造分享实验作品的学习氛围。
  我没有按照江苏版教材编排的顺序,而是把观察“小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和血管内容合在一节上课,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原因之一:讲完血管的特点,马上就通过实验来亲眼观察,有助于内容的理解。原因之二:“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本身操作过程简单,内容少,课堂上能够完成,同时又为后面的血液循环内容学习做好铺垫。原因之三:小实验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显得紧凑、活跃和高效。
  这些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不能同时找到三种血管,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也就是说达到实验最佳效果的学生很少。因此简化实验不必要的过程,凸显实验结果就特别重要。在找血管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毛细血管的特点先找到毛细血管。同时教师腿要勤快,眼要敏锐,机智果断,第一时间在学生中间找到最好的个案,营造一种集体学习氛围,让全班学生一起体验和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从而实现快乐合作学习,又完成教学目标。
  1.5呈现图片情境,体验真实生活。
  我在PPT上以图片的情境形式呈现学习内容:①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静脉。②中医“切脉”找的是桡动脉。③温水洗手,手变红了,上体育课,脸红了,是血液充盈满毛细血管造成的。④同学生病了,往往要输液,其中有很多与血管常识有关的情景。比如:护士操作时,一般进针的管头那里有血液出现,瓶子提高一点,液体就进去了。⑤进针之前护士有时会用手轻轻拍你的手背,让静脉血管充分显露出来,利于进针。有时候进针不好时手背就会鼓起来,那是进针没到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中去了。⑥婴儿扎头皮针,一方面血管细小,在手背上不明显,另一方面较方便。⑦脚背静脉也可以进针输液。⑧输血、手臂化验抽血用的血管也是静脉。⑨手指化验血用的是毛细血管。虽然教学时间较短,但这样的情境对学生的震撼力不小,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2.教学启示
  
  2.1学习情境的设计,体现出教师主动教的教育心态。
  教师的教学高度决定着课堂学习有效高度的起点,教师主动地开发学校、学生和教师身边的教学资源,以一种有效的学习情境方式引用到课堂上来,对课堂来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优化学习情境是掌握课堂主动性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因此,教师主动“教”是实现课堂上学生主动“学”的保证。
  2.2创新学习情境,体现出当代教师的核心教育理念。
  教师的创新思维会给学生一个更大的思维天空,它给学生的影响远远比一节课的内容更多,它能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智慧的渴望,这种渴望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联想和促进。难以想象毫无灵气、没有笑容的一节课,它的魅力会有多少,学生的主动性会挖掘出多少。
  2.3优化课堂学习情境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对于一节课来说,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学习情境并不难,但要每个环节的学习情境设计都达到最佳,最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智慧就是提出较大的考验。每节课的情境设计都有所不同,教师只要有了这种优化的理念,课堂的“有效性”就已经走出了一大步。针对本文课例,学习情境的优化和创新体现以下方面:新课的导入、内容的安排、时间的紧凑、教具的使用、生活的拓展、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因此,优化课堂学习情境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2.4工作目标和热情是课堂教学质量前进的最大动力。
  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是教学创新和优化学习的源泉。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因为热爱,就喜欢;因为喜欢,就想做;因为想做,就做好;因为做好,就开心;因为开心,就研究;因为研究,就更好;因为更好,就优化和创新。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课堂教学的高质,是教师和学生永恒的追求。教师在课堂学习情境上的优化教学和主动创新,在课堂上挖掘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同时,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又会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其他文献
摘要: 序言课设计得有成效,教学方法得当,效果显著,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影响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序言课要传承科学真理,弘扬科学精神,指导科学方法,树立学生学习物理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 物理序言课 课程设计 培养目标 学习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序言课有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就好比一场文艺演出,序幕拉开后,主持
目的:探讨使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迫切要求教师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实现“四个注重”,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探究 实践 互动 挖崛    在新课程实施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课堂普遍存在着“填鸭式”教学和学生
目的:  1、临床研究  观察白芍总苷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状态及临床症状积分的作用,综合评价白芍总苷的疗效及安全性。  2、实验研究  初步探讨白芍总
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良好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搭建教育平台,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党员党性养成机制,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发明名称:消毒剂rn申请号:201780010889.3rn公开号:108697080Arn申请人:丹托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n本发明涉及用于表面消毒和细菌代谢产物破坏的试剂,所述试剂在水溶液中
期刊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强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及创造,提高学生的思想素
摘要: 根据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在我国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中全面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意义。基于大学物理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目标,本文提出了关于文科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 文科大学物理 课程结构 教学措施    在当今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模式局限性日益显现,其不能满足社会发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地被人们所接受。作为新课程之一的化学学科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变化之一就是广大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家庭小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 家庭小实验 组织实施    我们需要重视家庭小實验的教学,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家庭小实验的组织与实施作初步的探讨。    一、选题    家庭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