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始偏向度的AP算法聚类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 :计算机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AP算法仿真研究过程中发现,样本数据点作为类代表点的初始偏向度取值,与算法最终聚类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建立初始偏向度多重单目标优化模型,限定算法花费时长在可设定的范围内,确定初始偏向度最优取值,使得算法聚类准确率取得最优,同时花费时长相对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种经典的标准数据集4k2-far、wine和iris,优化后的AP算法与优化前相比,在降低花费时长的同时提高了聚类准确率,从而有效提高算法的聚类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隐匿性脑动静畸形(AVM)并发癫痫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36例隐匿性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癫痫的临床征象和手术方法.其中25例病人采用显微手术,在皮质脑电图监测
使用EtCO2监测技术判断单腔双囊管(UNIVENT管)堵塞管的准确位置,尚未见国内文献报告.我科采用此项技术,用于判断支气管堵塞管的正确位置,实施单肺通气30例,获得成功.现将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其表型界定十分困难,寻找代表易感性的生物学标记是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的热点.1986年Baron[1]提出了作为候选易感标记的几个标准:①受
目的:总结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经CT和DSA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瘤3个,后交通动脉瘤4个,均
本院自1995年~2003年共收治输尿管口囊肿49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S-NSE浓度对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酶标法测定40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中NSE的含量,30例健康体检人S-NSE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对照组NSE
目的:比较1%利多卡因复合0.25%丁卡因液与2%利多卡因硬膜外腔麻醉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研究1%利多卡因复合0.25%丁卡因液进行硬膜外腔注射(实验组)30例,2%利多
骨髓是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骨髓造血既需要一定数量和功能正常的适血干细胞环境.HSC具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的造血微形成单位(GFU-GM)/红系爆式集落开成单位(CFU-GM)等多系祖细
跨领域分类旨在利用已标记的源领域信息来为概率分布不同、未标记的目标领域训练一个精确的分类器。已有工作大多以文本主题为特征表现形式,并基于共享主题来建立领域间独有主题的映射关系,从而达到跨领域学习的目的。现实中领域间的连接可以是多角度的,但这种基于单一共享主题的映射方式,存在语义表示不完备和偏差性等问题,从而影响跨领域分类精度。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桥映射的跨领域分类方法,通过提取多重的共享主题和领
目的:对比观察单独或联合应用尼卡地平和三磷酸腺苷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45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尼卡地平组(Ⅰ组)、三磷酸腺苷组(Ⅱ组)、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