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ing3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初中学生往往随着英语学龄的增加,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尤其是教师忽视了情感教育,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催化剂,不容忽视。多年来,笔者把情感教育用于英语教学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 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教师要重新用新课改理念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教师要放弃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面;教师要放下架子,真诚地深入学生生活底层,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以批评,但是要注意批评的方式。要让他们自尊心不受伤害,人格不受侮辱,让他们从内心感到老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他们就能体察到老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当他们一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和鼓励时,他们在情感上就会产生共鸣,就会极大地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 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之间总存在着差异。由于学生个人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学习环境等都有所不同,因而在同一个班级里同一个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总是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情况,指导、督促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英语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照顾差生的接受能力,注意学生起点,设计一些层次较低的问题,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层次较高的问题。这样,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就能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局面。问题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教师在提问时就要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触及,都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优等生回答时除了按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外,还要求用所学知识来描述,这是能力的体现。中等生回答的问题需要动点脑筋,稍加组织语言。学困生回答的题目应较为容易、简单,主要是给他们创造一种回答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上,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进步,要不断地鼓励他们,要让学生树立心理优势,在教学中授之以适合他们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开展“一帮一”、学习经验介绍、学习小组竞赛等活动,推动全班学英语的热潮,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 善于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也会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热情,激励人们去追逐更高的目标。同样,学生对学习也是抱有一定的成功期望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不断鼓励他们,要让他们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投入,给予每个学生恰当地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
  我们要经常对学生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不仅是在学生正确回答完问题之后给予Good! Excellent! Great! 之类的肯定,还应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以调动“暂时后进生”的积极性,尽量不产生“被遗忘在角落”的现象,多给他们创造些成功的机会。例如,在讲完单词,优秀生领读完数遍过后,可以让“暂时后进生”接着朗读,鼓励其大胆开口。在做游戏时,可以给“暂时后进生”机会,让他们登台做简单的表演,在其紧张的时候,用微笑对他们说“It does not matter. Think it over. Have a try.”在其答错的时候,应对他们说“Be careful, you will do it better. Never mind, I a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这样一来,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就会被挖掘出来,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从此树立和提高。
  四、 激情点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师讲生受的传统学习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应有所改变,并通过教的方式的改变,去改变学生学的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否则的话没有激情,课堂气氛就显得沉闷乏味,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导点拨时要生动形象,要富于变化,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手势语、图片、简笔画、英语歌、多媒体课件等。教师充满激情,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强烈地感染学生,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改变原有的、陈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喜欢英语、学会英语。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改变角色,改进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做到真正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缩短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就会尊敬教师,并对其教的学科感兴趣,并能自觉主动地学好英语。
其他文献
“50分以上的考试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对此观点我深表认同。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面对现实,别总想着培养学生写出高分作文来。那些高考“满分作文”看上去很美,能学到的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将生物学核心素养融入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远远发现村小的校舍破败不堪、人迹罕至,一问才知道,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已经被撤并了.这不禁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摘要:本文对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正确认知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教学方法进行探索。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该种教学理念运用对于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和使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正确认知思维和语言感知,有助于深化课程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生 学习思维 丰富  语言教
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铁笔了,但是我对它记忆犹深,因为它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曾亲密地陪伴我好多年.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作用。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耐心地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听的习惯  听是学习语言的前提,只有先听到,才会学着说出
在高中物理课中,学生不但要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只要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就可以学得快而好.
萧乾的《枣核》写的是一个美籍华人朋友跟自己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借此表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文章中的枣核是一条贯穿全篇的
年轻人一看这个题目,会莫名其妙:手表票是什么东西?没有经过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的年轻一代,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手表票.
摘要: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导演。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在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上,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更好地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情感态度和语言审美价值观,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师 主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依据课程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积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