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短节段固定非融合方式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非融合方式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其术后影像学和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38例严重胸腰椎单节段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和硫酸钙骨水泥强化,无须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前、术后摄X线及CT片,测量局部后凸Cobb角、伤椎前柱高度及椎管占位.评估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3~ 20个月).局部后凸Cobb角术前为(21.2±4.3)°,术后即刻为(3.5±1.8)°,末期随访时为(4.8±2.7)°.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期随访时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54.8±l4.6)%、(91.7±8.0)%、(87.2±6.0)%.椎管占位术前为(48.0±4.5)%,术后为(23.8±7.8)%,末期随访时为(8.8±4.6)%.末期随访时,6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C级患者中,2例改善至D级,4例改善至E级;10例D级患者均改善至E级;22例E级患者无变化.末期随访时ODI为15.5 ±8.8,VAS为(2.3±0.8)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 结论 后路短节段固定非融合方式能有效恢复脊柱矢状序列和伤椎椎体高度,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是四肢骨折中较为少见的关节内骨折,是ACL损伤类型中的一种,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关节不稳、疼痛、肢体功能障碍[1].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ACL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不但为解剖复位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而且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为了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ACL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可行性
期刊
1 概述烧冲复合伤是指人员同时或相继受到热能所致的烧伤和中击波所致的冲击伤的复合损伤.如以烧伤为主则称为烧冲复合伤,以冲击伤为主则称为冲烧复合伤,但通常都统称为烧冲复合伤[-2].人体在遭受烧冲复合伤时,既有显而易见的烧伤创面,也有难以看见的脏器冲击伤存在;不仅有显著的烧伤后休克、创面感染和修复等,更有难以看见的严重内脏损伤和功能障碍,给医疗诊治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烧冲复合伤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期刊
近年来,由交通、电、化学及放射性损伤引起的深度软组织创伤患者日益增多,如果这些患者合并糖尿病,就会给创伤后的皮瓣修复带来困难.Godina[1]最先报告了一种新型端侧吻合血管技术,并应用于此类皮瓣移植.侯春林[2]随后也报告了此项技术.2009年1月-2012年2月,我科采用此项技术,游离移植肩胛皮瓣15例,成功修复下肢软组织创伤.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测血清降钙素原(proealcitonin,PCT)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injury,TBI)患者早期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血清PCT对重型TB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重型TBI(GCS≤8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的5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8岁(15 ~ 65岁),其中男39例,女13例.死亡率及生存患者神经功能
烧伤应激及烧伤后炎症反应均可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这些颗粒内含物中,糜蛋白酶表现出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由于糜蛋白酶底物特异性不同,除了猴子、犬、仓鼠,其他动物糜蛋白酶与人糜蛋白酶均不相似[1-3].既往无仓鼠作为烧伤动物模型的报道,为研究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机制,笔者拟建立仓鼠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
期刊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脑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目前的研究表明,术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导(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2].超前镇痛即在疼痛刺激之前使用镇痛药物,防止手术引起的损伤刺激向中枢传递及神经中枢过敏化,从而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可降低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但酮咯酸氨丁三醇(ket
期刊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特殊类型创伤,主要与颅脑解剖学特点和生理功能有关.TBI发生后,既可有一般创伤的特点,如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和负氮平衡等,又有一般创伤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昏迷、脑疝、神经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等[1,2].因此,对TBI的救治,除遵循一般创伤救治原则外,还要按照TBI指南规范诊疗.尽管影响TBI救治的因素诸多,但以下问题对于提高救治
期刊
连枷胸的治疗仍然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危重病急救中发挥了特有的作用[1-2],但急诊床旁纤支镜在连枷胸的诊治报道较少3].笔者选择2004年1月-2011年12月87例连枷胸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纤支镜在连枷胸诊治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期刊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injury,sTBI)所致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168例sTBI所致颅内血肿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组(标准组)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比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
根据Denis三柱理论及分型系统,脊柱骨折分为压缩性、爆裂性、屈曲-牵张骨折和骨折脱位4种类型.最为常见的是压缩性、爆裂性骨折,表现为前柱或中、前柱的高度丧失,即椎体高度丧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