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王杰的歌声在耳畔响起,你会被卷入一种独特的气场之中。《一场游戏一场梦》中缘分无法接续的惆怅与失意;《安妮》中呼唤爱人的撕心裂肺;《英雄泪》里那份孤独英雄的悲情、潇洒和不羁;《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里面对命运的彷徨失措……他的歌声没有花哨的技巧,而是用一种高亢的音域直陈内心的痛苦,以一种赤裸裸的方式将你击中。
王杰最辉煌的岁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意气风发的歌者,身穿黑皮衣、牛仔裤,骑着摩托车“云里来,风里去”,以一副狂放的“浪子”形象,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偶像。他缔造了多项排行榜和唱片销售的纪录。那时,他是流行歌坛名副其实的“王者”。
2014年5月17日,名为“王者归来,再创巅峰”的万人演唱会将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52岁的王杰再度回到舞台中央。他已不再是那个年轻的“浪子”,明显比原来胖了,原来瘦削的面孔不再那么棱角分明,原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和缓了。但低头凝神之间,倔强不羁的本色依然显露无遗。
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时,他说:“我不喜欢玩花样,不爱在舞台上搞‘飞机大炮’,演唱会没有嘉宾,衣服也是一件到底。”在如今光怪陆离的乐坛,王杰想用一种纯粹而复古的方式,唤回人们发自内心的激情。
今生欠缺一个结实的拥抱
当你了解了王杰的生平,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男人的歌声中满是悲苦和伤感。他的亲情、爱情、婚姻无一不充满着缺憾与不幸,似乎只有歌声才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亮点。“我已经是这么成熟的一个人了,可还是梦想变回一个小孩子,渴望父母给我一个结实的拥抱。”每次回忆起早年的家庭生活,王杰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王杰出生在台湾,3岁的时候随父母移居到香港。父亲脾气暴躁,而王杰因为顽皮,在兄弟姐妹中,挨打最多。“父亲总是把我打得鼻青脸肿,他一脱下皮带,我就浑身发抖。”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山里玩,看见那里放着好多缸,那是存放死人骨头的,已经放了上百年。不知情的孩子们竟然拿出了几截大腿骨,学着李小龙耍双截棍玩。回家后,父亲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什么东西,那次他被打得很惨。
12岁时,父母离婚了,王杰被送到一个教会寄宿学校,从此形同孤儿。为了养活自己,他利用课余给学校洗床单、洗碗,到老师家里打工,这样半工半读的生涯一直持续到大学。
困苦之中,音乐是上天对王杰的馈赠。那时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要修一门乐器,他本来学吹小号,但因为患有哮喘只好放弃。教小提琴的外国老师有点种族歧视,也不收他这个学生。最终,一位钢琴老师愿意教他,但是王杰天生手指短,老师就教给他不少技巧和方法,并告诉他:“弹钢琴不一定要手指长,最重要的是用心。”“用心”这个词,王杰一直记在心里,并影响了他的整个音乐生涯。
教会学校每天上课前都要唱圣歌,王杰是唱诗班中的一员,唱的是主音。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开始慢慢积累、培养对音乐的感觉。对他而言,最孤独自卑的时刻,就是看到其他同学的家长前来看望,每当这时,他就会整夜地弹琴,在那一个又一个与琴声为伴的夜晚里,他创作了生平第一首歌《娃娃在哭了》。
另类英雄的走红
从小缺失关爱的王杰选择用叛逆武装自己,个性独立倔强,也少不了和人发生矛盾冲突。大学时和教授打架,他发誓“不会拿你的文凭,否则就是乌龟”,结果学业半途而废。后来,他在朋友的怂恿下回台湾发展,可因为没有本地身份证,没人愿意长期雇佣他。他只能到处打零工,当过调酒员,开过出租车,在餐厅端过盘子洗过菜,还做过替身演员,拍摄了众多电影中的飞车镜头,好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漂泊的生活中,音乐依然是他最大的慰藉。他自己作词作曲,自己演唱,还曾给张学友、姜育恒写过歌。根本租不起录音棚,他就买来两台录音机,等到打工的酒吧曲终人散后,他自己弹一遍钢琴,弹一遍电子琴,用两台录音机来回录,然后把声音混在一起,再和自己的歌声混录。他把用这种简陋的方式制作成的歌曲小样,挨家挨户地送到各个唱片公司。
伯乐终于出现了,他就是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李寿全。可他们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毫无名气的王杰一开始就和这位金牌制作人叫板。唱片公司要求王杰唱歌时用一些当时流行的抖音,但他坚决反对,“如果我唱歌都要你来教,就不用当歌手了。”王杰理直气壮地说。
第一张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于1987年出炉,王杰终于迎来了生命中柳暗花明的时刻。那天,王杰在出租车里听电台发布的歌曲排行榜,从第十位开始,一路失望,直到最后宣布自己的歌曲是冠军时,王杰激动地扑上去抱住司机,告诉他:“我就是王杰啊!”
在那张专辑里,他自己担任了好几首歌的作词作曲,唱片公司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包装。而正是这种不加雕饰的效果,加上王杰富有新鲜感的演唱,让这张专辑在那个年代显得很前卫。1988年,王杰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二张专辑《忘了你,忘了我》,继续大卖,同名主打歌连续8周蝉联排行榜冠军,打破了齐秦《冬雨》蝉联7周的纪录,1988年被台湾歌坛一致定名为“王杰年”。
这个被称作“浪子”的落魄青年,渐渐成了众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人们爱他一身随意的打扮,爱他在MV中表演的飞车特技——落地之后还要让车子就地滚上好几圈。他大吼一声“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从高楼上的建筑工人,到都市里漂泊的白领,都竞相开口效仿。他我行我素的不羁个性,一边痛苦一边唱着“云里来,风里去”,让人感到酷劲十足。他自己也以“浪子”为荣,“浪子从小就是我的外号,女孩子喜欢浪子,因为浪子见多识广,他们留着胡茬儿却不邋遢,衣服有些破旧却不寒酸,说话不流里流气反而很斯文。浪子不是包装出来的,是骨子里透出来的。”
《安妮》铭刻了悲伤的初恋
王杰的歌声,和他的生命经历息息相关。他对记者说:“小时候,我过得很惨,总是有一餐没一餐。后来出了唱片,日子好过了,可也不幸福。喜欢我的女孩子都不是真心的,我有过两段不幸的婚姻,再交女朋友又遇到她‘劈腿’。你说我怎么会快乐?我不喜欢和人倾诉、讨论,我只喜欢用歌把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
王杰最辉煌的岁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意气风发的歌者,身穿黑皮衣、牛仔裤,骑着摩托车“云里来,风里去”,以一副狂放的“浪子”形象,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偶像。他缔造了多项排行榜和唱片销售的纪录。那时,他是流行歌坛名副其实的“王者”。
2014年5月17日,名为“王者归来,再创巅峰”的万人演唱会将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52岁的王杰再度回到舞台中央。他已不再是那个年轻的“浪子”,明显比原来胖了,原来瘦削的面孔不再那么棱角分明,原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和缓了。但低头凝神之间,倔强不羁的本色依然显露无遗。
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时,他说:“我不喜欢玩花样,不爱在舞台上搞‘飞机大炮’,演唱会没有嘉宾,衣服也是一件到底。”在如今光怪陆离的乐坛,王杰想用一种纯粹而复古的方式,唤回人们发自内心的激情。
今生欠缺一个结实的拥抱
当你了解了王杰的生平,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男人的歌声中满是悲苦和伤感。他的亲情、爱情、婚姻无一不充满着缺憾与不幸,似乎只有歌声才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亮点。“我已经是这么成熟的一个人了,可还是梦想变回一个小孩子,渴望父母给我一个结实的拥抱。”每次回忆起早年的家庭生活,王杰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王杰出生在台湾,3岁的时候随父母移居到香港。父亲脾气暴躁,而王杰因为顽皮,在兄弟姐妹中,挨打最多。“父亲总是把我打得鼻青脸肿,他一脱下皮带,我就浑身发抖。”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山里玩,看见那里放着好多缸,那是存放死人骨头的,已经放了上百年。不知情的孩子们竟然拿出了几截大腿骨,学着李小龙耍双截棍玩。回家后,父亲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什么东西,那次他被打得很惨。
12岁时,父母离婚了,王杰被送到一个教会寄宿学校,从此形同孤儿。为了养活自己,他利用课余给学校洗床单、洗碗,到老师家里打工,这样半工半读的生涯一直持续到大学。
困苦之中,音乐是上天对王杰的馈赠。那时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要修一门乐器,他本来学吹小号,但因为患有哮喘只好放弃。教小提琴的外国老师有点种族歧视,也不收他这个学生。最终,一位钢琴老师愿意教他,但是王杰天生手指短,老师就教给他不少技巧和方法,并告诉他:“弹钢琴不一定要手指长,最重要的是用心。”“用心”这个词,王杰一直记在心里,并影响了他的整个音乐生涯。
教会学校每天上课前都要唱圣歌,王杰是唱诗班中的一员,唱的是主音。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开始慢慢积累、培养对音乐的感觉。对他而言,最孤独自卑的时刻,就是看到其他同学的家长前来看望,每当这时,他就会整夜地弹琴,在那一个又一个与琴声为伴的夜晚里,他创作了生平第一首歌《娃娃在哭了》。
另类英雄的走红
从小缺失关爱的王杰选择用叛逆武装自己,个性独立倔强,也少不了和人发生矛盾冲突。大学时和教授打架,他发誓“不会拿你的文凭,否则就是乌龟”,结果学业半途而废。后来,他在朋友的怂恿下回台湾发展,可因为没有本地身份证,没人愿意长期雇佣他。他只能到处打零工,当过调酒员,开过出租车,在餐厅端过盘子洗过菜,还做过替身演员,拍摄了众多电影中的飞车镜头,好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漂泊的生活中,音乐依然是他最大的慰藉。他自己作词作曲,自己演唱,还曾给张学友、姜育恒写过歌。根本租不起录音棚,他就买来两台录音机,等到打工的酒吧曲终人散后,他自己弹一遍钢琴,弹一遍电子琴,用两台录音机来回录,然后把声音混在一起,再和自己的歌声混录。他把用这种简陋的方式制作成的歌曲小样,挨家挨户地送到各个唱片公司。
伯乐终于出现了,他就是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李寿全。可他们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毫无名气的王杰一开始就和这位金牌制作人叫板。唱片公司要求王杰唱歌时用一些当时流行的抖音,但他坚决反对,“如果我唱歌都要你来教,就不用当歌手了。”王杰理直气壮地说。
第一张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于1987年出炉,王杰终于迎来了生命中柳暗花明的时刻。那天,王杰在出租车里听电台发布的歌曲排行榜,从第十位开始,一路失望,直到最后宣布自己的歌曲是冠军时,王杰激动地扑上去抱住司机,告诉他:“我就是王杰啊!”
在那张专辑里,他自己担任了好几首歌的作词作曲,唱片公司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包装。而正是这种不加雕饰的效果,加上王杰富有新鲜感的演唱,让这张专辑在那个年代显得很前卫。1988年,王杰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二张专辑《忘了你,忘了我》,继续大卖,同名主打歌连续8周蝉联排行榜冠军,打破了齐秦《冬雨》蝉联7周的纪录,1988年被台湾歌坛一致定名为“王杰年”。
这个被称作“浪子”的落魄青年,渐渐成了众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人们爱他一身随意的打扮,爱他在MV中表演的飞车特技——落地之后还要让车子就地滚上好几圈。他大吼一声“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从高楼上的建筑工人,到都市里漂泊的白领,都竞相开口效仿。他我行我素的不羁个性,一边痛苦一边唱着“云里来,风里去”,让人感到酷劲十足。他自己也以“浪子”为荣,“浪子从小就是我的外号,女孩子喜欢浪子,因为浪子见多识广,他们留着胡茬儿却不邋遢,衣服有些破旧却不寒酸,说话不流里流气反而很斯文。浪子不是包装出来的,是骨子里透出来的。”
《安妮》铭刻了悲伤的初恋
王杰的歌声,和他的生命经历息息相关。他对记者说:“小时候,我过得很惨,总是有一餐没一餐。后来出了唱片,日子好过了,可也不幸福。喜欢我的女孩子都不是真心的,我有过两段不幸的婚姻,再交女朋友又遇到她‘劈腿’。你说我怎么会快乐?我不喜欢和人倾诉、讨论,我只喜欢用歌把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