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逃不过宿命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是电商的拐点年。经过多年的文火慢炖以及无数风投和IT精英们尸骨累累的尝试,终于让电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电商如火如荼,制造商们却表现得非常迟钝。这里固然有前几年网络零售形势不明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网络零售的低价切入方式令他们非常警觉,因为上一次的零售业态轮回造成的切肤之痛,还历历在目。
  上一轮是谁?是连锁卖场。什么切肤之痛?是在低价基础上形成的渠道话语权。
  新零售业态进入市场,并不能带来多少增量市场,它们总是与传统业态抢夺存量市场。它们无法创立新的规则,只能把既有规则玩得更狠。连锁卖场如此,目前的网络零售商也是如此。它们都在追求更低的价格,这是所有竞争的核心,结果导致各种零售商为了树立物美价廉的市场形象,大打价格战,渠道价格和终端价格乱成一团。
  而制造商怕乱价,更怕渠道和终端通过低价形成销售规模,然后挟市场以令厂家,索要各种费用,压榨上游利润,主导市场话语权。
  纵观连锁卖场的发展史,从最初的羡慕鼓吹,到后面的追悔莫及,不少业界大佬非常后悔当初养大了国美苏宁。但是话说回来,连锁卖场勃兴是市场规律,知道了结果又如何?
  今天的电商也是如此。
  但电商也有逃不过的市场规律,那就是成本上升。如今电商的引流成本已经大得吓人,跟实体店的各种费用比起来,不遑多让。如果再失去资本市场的“不盈利”支持,电商的低价红利时代将彻底过去。
  电商碰到了天花板,如果再投入,那就是不智了,因为投资的边际效应会锐减。这就是为什么电商巨头纷纷要入股实体店。因为目前实体店整体上还占据最大的零售份额。
  实体店最容易被抢走的份额,都已经被电商吃干抹净,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过去几年,实体店的哀号被放大了,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不堪,反而是实体店内部的业态争夺更为残酷,品类杀手店不断蚕食大卖场的零售规律,正在中国上演。
  终究,不管是进攻的,还是挨打的,都逃不过宿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骨痛仙胶囊对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表达及其mRNA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理。 方法:健康成年家兔45只,做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骨痛仙胶囊、骨折挫伤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1周、2周、4周后处死家兔取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测定骨Ⅰ、Ⅱ型胶原表达,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比较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各时间段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