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高质量对于文明城市的创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合理可行的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精细化;市政建设;基础设施;管理维护
精细化管理是指一种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依据,并对常规管理进行升级和深化和管理模式和基本理念,它可以使管理资源和管理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降低,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就是对管理责任的明确化和具体化,将每项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身上。当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任务越来越大,对其管理和维护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1.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维护的相关措施
1.1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
要想做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工作,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前提,对相关工作内容和责任人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和安排,保证各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落实到细节。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组织和成立精细化考核检查小组,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和常态化。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学习规范、征询意见、查询标准、反复修改和总结的基础上[1],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指导,确保方案和决策的正确性。精细化考核检查小组的人员队伍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方式,借鉴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观念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便更符合实际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考评机制,实行奖罚分明的措施,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要亲自抓,对分级管理的领导具体抓,以此来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心,确保市政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
1.2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
城市道路的平整情况、排水系统的畅通状况等是评判市政基础设施质量的重要因素[2],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道路和排水工程的巡查力度。将城市内所有道路和排水管道的巡查工作进行划分,将总体责任分解出来,再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负责对通行道路和排水管道的日常情况进行巡逻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在占到挖掘方面,要坚持一天进行两次巡查,如果发现有井盖缺失或破损、杆线歪斜或倒落等现象,要将其登记入册和建立台账[3],并且监督对其的处理情况。另外,还可以设置专门收集群众意见反映的信箱或者网站平台,让群众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这也可以发挥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群众反馈和监督作用,对巡逻过程的缺漏进行补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1.3提高道路维修的效率与质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道路建设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道路的管理和维护任务也不断加大[4]。当前我国大部分道路报修的程序和流程较为复杂,导致许多老化、破损的道路都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整,对城市的整体风貌和人们的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时,相应的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市政设施管理和维修小组,一旦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必须进行维修时,维修小组可以直接行动,避免以往繁杂的审批程序,达到维修的高效性与准确性。维修小组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突发情况可以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及时地处理,保证维修工作的高质量。
1.4以人为本,保证施工过程的绝对安全
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每次在进行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维修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里的“人员”包括施工现场的人员、周围的居民以及路过的所有相关人员。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的挖掘和修整时,充分考虑民众的出行和便利,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车少、人少的地段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在挖掘路段的两端挂红灯、放置施工路栏和锥形交通标或者将路段封闭起来,必要时还要进行围栏隔离,做好相关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还要注意对民众宣传施工安全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和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画[5],提高民众的关注度,让他们在乐趣中收获安全施工的知识,以便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对施工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反馈。
1.5实施精细化,使管理更高效、维护更精细
精细化管理要求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要建立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将城市的地理信息和地下网管信息都纳入城市设施的数字化系统之中,并努力提高该系统的精确度和控制范围。同时要设施数字化系统的社会联动作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发現和处理相关问题,并且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应急机制。此外,还要提高单位内部人员的服务意识,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着想,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塑造相关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
结语: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可以为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高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使修整工作得以快速、高效的进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单位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等各项资源,使管理和维护工作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蔡晓萌,郑卫国,彭钟等.武汉地区市政道路附属工程的精细化设计[J].交通标准化,2014,42(7):47-53.
[2]翟俊.协同共生: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到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J].规划师,2012,28(9):71-74.
[3]严盛虎,李宇,毛琦梁等.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5):28-33.
[4]章蓓蓓,张春霞,佘健俊等.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以苏州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12):80-86,93.
[5]杜忠晓,王洪礼,孙昭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后评价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2):76-77.
【关键词】精细化;市政建设;基础设施;管理维护
精细化管理是指一种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依据,并对常规管理进行升级和深化和管理模式和基本理念,它可以使管理资源和管理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降低,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就是对管理责任的明确化和具体化,将每项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身上。当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任务越来越大,对其管理和维护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其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1.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维护的相关措施
1.1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机制
要想做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工作,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前提,对相关工作内容和责任人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和安排,保证各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位、落实到细节。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组织和成立精细化考核检查小组,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和常态化。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学习规范、征询意见、查询标准、反复修改和总结的基础上[1],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指导,确保方案和决策的正确性。精细化考核检查小组的人员队伍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方式,借鉴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观念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便更符合实际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考评机制,实行奖罚分明的措施,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要亲自抓,对分级管理的领导具体抓,以此来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心,确保市政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
1.2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巡查力度
城市道路的平整情况、排水系统的畅通状况等是评判市政基础设施质量的重要因素[2],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道路和排水工程的巡查力度。将城市内所有道路和排水管道的巡查工作进行划分,将总体责任分解出来,再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负责对通行道路和排水管道的日常情况进行巡逻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在占到挖掘方面,要坚持一天进行两次巡查,如果发现有井盖缺失或破损、杆线歪斜或倒落等现象,要将其登记入册和建立台账[3],并且监督对其的处理情况。另外,还可以设置专门收集群众意见反映的信箱或者网站平台,让群众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这也可以发挥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群众反馈和监督作用,对巡逻过程的缺漏进行补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1.3提高道路维修的效率与质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道路建设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道路的管理和维护任务也不断加大[4]。当前我国大部分道路报修的程序和流程较为复杂,导致许多老化、破损的道路都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整,对城市的整体风貌和人们的交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时,相应的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市政设施管理和维修小组,一旦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必须进行维修时,维修小组可以直接行动,避免以往繁杂的审批程序,达到维修的高效性与准确性。维修小组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突发情况可以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及时地处理,保证维修工作的高质量。
1.4以人为本,保证施工过程的绝对安全
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每次在进行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维修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里的“人员”包括施工现场的人员、周围的居民以及路过的所有相关人员。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的挖掘和修整时,充分考虑民众的出行和便利,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车少、人少的地段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在挖掘路段的两端挂红灯、放置施工路栏和锥形交通标或者将路段封闭起来,必要时还要进行围栏隔离,做好相关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还要注意对民众宣传施工安全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和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画[5],提高民众的关注度,让他们在乐趣中收获安全施工的知识,以便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对施工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反馈。
1.5实施精细化,使管理更高效、维护更精细
精细化管理要求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要建立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将城市的地理信息和地下网管信息都纳入城市设施的数字化系统之中,并努力提高该系统的精确度和控制范围。同时要设施数字化系统的社会联动作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及时发現和处理相关问题,并且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应急机制。此外,还要提高单位内部人员的服务意识,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着想,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塑造相关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
结语: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可以为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高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使修整工作得以快速、高效的进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单位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等各项资源,使管理和维护工作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蔡晓萌,郑卫国,彭钟等.武汉地区市政道路附属工程的精细化设计[J].交通标准化,2014,42(7):47-53.
[2]翟俊.协同共生:从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到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J].规划师,2012,28(9):71-74.
[3]严盛虎,李宇,毛琦梁等.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5):28-33.
[4]章蓓蓓,张春霞,佘健俊等.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系统碳排放计算方法——以苏州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12):80-86,93.
[5]杜忠晓,王洪礼,孙昭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后评价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