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治疗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严重的患者因反复发作的急性代谢失代偿导致多种长期并发症,生存质量很差。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开展,肝移植已成为针对严重单纯型MMA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虽然肝移植并不能解决患者的基因缺陷,但可显著改善患者代谢能力,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肝移植后患者尿液、血液甲基丙二酸和丙酰肉碱水平显著降低,代谢紊乱发作的风险降低。肝移植术后,除抗排异治疗外,纠正代谢的药物需要部分继续服用;部分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有所缓解,但肾脏损伤可能依旧无法避免。国内开展MMA肝移植不久,目前尚缺乏关于肝移植治疗MMA效果的研究。现对近年来肝移植治疗MMA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以期让更多人有所认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尽早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性研究,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nCPAP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面罩吸氧(流量2~4 L/min)。nCPAP组患儿雾化、吸痰后直接第一时间尽早应用nC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
目的探讨哮喘预测指数(API)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嗜酸性粒细胞(Eos)在预测婴幼儿反复喘息风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因毛细支气管炎首次喘息发作住院治疗的婴幼儿96例,收集病史及临床资料,同时采集外周血检测Eot、IL-4、IFN-γ、Eos计数及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断的1例巨脑-毛细血管畸形(MC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3个月20 d。因"头围及身长增长过快"就诊。9月龄时头围54 cm(+7 SD),身长79 cm(+3.1 SD),前额突起,双耳位低,发育落后,颈部及关节皮肤松弛,腿部及腹部皮肤红斑,肌张力低下。超声示心脏、肝脏血管发育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双侧侧脑室不对称增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大鼠脑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规律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140只3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缺氧缺血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通过结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吸入60 mL/L氧气和940 mL/L氮气混合气体建立缺氧模型,制模成功后6 h、12 h、24 h、3 d、7 d处死动物,留取其脑组织。用HE染色检测病理变化,采用末端脱氧
目的探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对早产新生SD大鼠肺组织中微小RNA 125b(miR-12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只早产SD大鼠出生24 h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将高氧组早产大鼠暴露于氧箱中,调节氧流量1~3 L/min,氧体积分数维持(800±50) mL/L;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氧体积分数为210 mL/L
目的通过对抗凝血类鼠药中毒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病例的分析和随访,研究其恢复时间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随访及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96例抗凝血类鼠药中毒致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追踪随访预后情况,研究凝血功能的恢复时间及相关因素。结果1.患儿均为第2代抗凝血类鼠药中毒所致凝血功能障碍。33例患儿血液中仅检测出溴鼠灵成分,中位质量浓度
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是主要因凋亡途径障碍引起的淋巴细胞稳态失平衡疾病。ALP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非恶性淋巴细胞增生,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同时有较高并发肿瘤的风险。目前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500例。近年来该病不断有发病机制的新进展,现就ALPS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通过与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标准比较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探讨改良中文版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TRACK)在5岁以下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8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57例0~5岁哮喘患儿,由哮喘专家
目的建立一种低氧所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肺动脉高压(BPD-PH)动物模型。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C57BL/6雌雄小鼠合笼交配后,将雌鼠单独饲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常氧组母鼠所产小鼠直接置于常规室内环境饲养,低氧组母鼠所产小鼠12 h内一起放置在120 mL/L氧体积分数环境中饲养14 d。记录小鼠体质量增长、死亡率,在实验第14天获取小鼠心肺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肺组织和心脏苏木精
目的研究STAT3两位点(rs2293152、rs95797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易感性的关系,为寻找哮喘候选致病基因及疾病的早期预防奠定基础。方法哮喘组为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130例哮喘患儿,健康对照组为同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45例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法检测STAT3基因内含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