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精神病临床高危状态群临床转化相关的因素;方法:2018年3月-2020年6月于本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筛选220例患者,并在2年期间定时随访,评估精神病临床高危人群的总体功能、临床症状以及使用处方相关信息.分析方面才用了Kaplan-Meier生存分析以及Cox回归分析法来研究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的临床转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完成随访研究患者220例,生存分析得出阳性症状评分为[χ2(df=1)=4.394,P=0.035]、解体症状评分为[χ2(df=1)=4.424,P=0.034]、临床高位综合征量表总分为[χ2(df=1)=3.880,P=0.048]、功能总体评估评分为[χ2(df=1)=5.960,P=0.014]、服用抗抑郁药为[χ2(df=1)=6.750,P=0.008]、服用抗精神病药为[χ2(df=1)=9.454,P=0.001]、服用抗精神病药剂量为[χ2(df=1)=7.487,P=0.005]、服药时长为[χ2(df=1)=5.367,P=0.020]与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临床结果有关,可以得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β=0.843,P=0.005)为精神病高危综合征临床转化的危险影响因素,而服用抗抑郁药(β=-0.730,P=0.025)为精神病高危综合征临床转化的保护影响因素;结论: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临床转化与服用药物的种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具体因果关系仍然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