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取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Royle)和水绵(Spirogyra communis,Hassall)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某铅锌矿尾矿库重金属废水的富集能力,综述重金属在黑藻和水绵体内的富集
【机 构】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3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6104),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08455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Royle)和水绵(Spirogyra communis,Hassall)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某铅锌矿尾矿库重金属废水的富集能力,综述重金属在黑藻和水绵体内的富集机制,探讨了利用黑藻和水绵进行岩溶矿山重金属污染水修复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黑藻和水绵体内的重金属绝对含量较高,并且植株长势良好,生物量大,说明这两种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有避性或耐性。分析测试发现,在黑藻和水绵体内,重金属的富集系数较高,其中Pb最大,其后依次是As>Co>Mn>Cu>Cd>Zn>Ni>Cr,富集系数最少的是Hg,水绵体内的富集系数要大于黑藻。对比研究发现,这两类藻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均高于非岩溶区。黑藻对重金属的富集机制主要有3种,即重金属作用下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被动吸收和离子交换作用,而水绵特殊的分子生物结构可能是其吸附重金属的重要机制。黑藻和水绵在南方岩溶区广泛分布,利用黑藻和水绵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岩溶水具有较好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从侵蚀-泥沙输移过程的角度,讨论了喀斯特流域土壤地下漏失的界定。认为,应将喀斯特流域的土壤漏失或水土漏失界定为坡地的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和洼地后的泥沙的运移,
就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前、施工时和竣工期的工程测量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了在施工中必须严格进行“开工前复测,施工中校核,施工后检查”的“十五字原则”,从而确保隧道施工测量
通过对小高层住宅中应用最广的矩形柱框架、异形柱框架和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及研究,提出对上述住宅结构体系的经济性能及应用范围的评价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广钢
以浙江某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监测项目为工程背景,采用VB6.0基于Excel与AutoCAD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编制了荷载—时间—沉降(PTS)曲线生成系统,系统针对沉降监测数据的自动读取与参数化生成PTS曲线进行了重点实现,解决了大量沉降板监测数据PTS曲线生成的繁杂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CPLD实现波特率自动侦测的方法,介绍了数据接收模块系统,分析了波特率自动侦测原理,利用VHDL语言对其进行了编程,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从而推广该方法的应用。
阐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优点,就其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利于全面施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使其成为顺应市场发展
对三维可视化主要内容及其在水工结构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推出了水工结构工程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基本框架,指出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空间,可为水工结构工程的建设提供新的设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