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修正案(九)》将虚假诉讼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视野,为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刑法修正案(九)》施行近三年来全国法院138个虚假诉讼罪司法案例的宏观梳理和微观剖析,可以发现本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入罪标准把握不明确、犯罪形态认定模糊、量刑情节适用不规范、刑民衔接程序不充分等问题,由此导致本罪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宽''严'失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罪的惩处效果。应从入罪标准、犯罪形态、量刑情节、民刑衔接、案例指导等五个方面对虚假诉讼罪司法实务的操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