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拉丁美洲市场

来源 :中国化妆品(行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38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晒用品的使用在拉丁美洲正在得到重视,甚至对大部分仍旧不认为是这些产品对他们是基本需要的顾客。
  就全球而言,2002年拉丁美洲的防晒用品的销售明显地创下了一个可怜的、落后于非洲和中东最慢增长的业绩;然而,与其它各类的化妆品比较,防晒用品的销售还算繁荣。防晒产品是这一地区所有化妆品表现最有活力的,自1997年以来,当其它产品都在经历销售下降时,防晒产品的销售增长了0.7%。
  支持这个地区防晒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因素,随着巴西雷亚尔于1998-1999年间的贬值和阿根廷比索在2001-2002年间的崩溃,以美元计价的销售增长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不过,这个地区的消费者意识到了身体暴露在紫外线下的危害,在前一时期墨西哥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抵销了这种衰落。越来越多的墨西哥人在寻找含有能保护他们的皮肤和头发不受日光伤害的有效成分的产品配方。事实上,当用本地货币计算时,所有的国家都能看到充满活力的增长,如委内瑞拉仅在2001年至2002年一年之间,防晒用品销售的增长高达52%。支撑这个地区防晒产品销售增长的,是消费者关于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照射危害,以及数量日增的皮肤癌和儿童早熟现象的防护意识日益增强。但是,防晒产品消费者的基数仍然特别小。
  
  购买力
  
  拉丁美洲市场是以消费者低水平的任意支配收入为基本特征这一事实,这意味着在化妆品和香水市场上是被那些已经被消费者感知的基本需要型产品所支配。即使是在经济景气较好的2003年,诸如巴西和墨西哥,由于他们人口中很大一个部分的购买力低下,新产品和不那么“基本”的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仍然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防晒产品市场也是这样的情况。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健康意识支撑这些产品2002年在墨西哥和巴西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全年使用
  
  防晒产品是这个地区防晒护理产品中销售最多的一种,从1997年占这类产品销售总额的86%增至2002年的91%以上。它同时也是这一时期最有活力的产品,以美元计增长了2%。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产品的使用仍然局限于受过较多教育的消费者,他们更为意识到暴露在日光下的危险。在防晒产品的消费者之中,由于宣传活动的效果刺激了需求,高SPF产品的销售增长较快。此外,由于防皱产品如维生素A和以维生素A为基础的乳液销售增长,对防晒产品能够额外的保护的需求也在增长。在1990年代早期,防晒产品的销售极为季节化,90%的销售是在春季和夏季实现的。然而,最近注意到销售变得不那么季节性了,消费者在全年都使用防晒产品,甚至在多雨的季节也是如此。
  
  创新促进销售
  
  为了鼓励更多的销售,制造厂商近年来引入了新的价值增值形式,如方便喷雾剂、高SPF和护唇产品。Beiersdorf SA和Tanning 研究实验室在这一领域是最活跃的。Beiersdorf在1999-2000年夏季最先引入了喷雾剂;第二年,大部分公司有了他们自己的版本;到2001-2002年,公司将喷雾剂形式扩展了更多的价值特点,如在2002年引入了夏威夷热带运动型喷雾剂SPF30、Nivea儿童防晒喷雾剂和Nivea防晒油喷雾剂;2003年,由于对日晒的关注,护唇品有了重要的进展,推出的重要产品有Beiersdorf公司的Nivea防晒唇膏和J&J公司的Neutrogena防晒唇膏。
  人们对日晒危害认识的加深,也推动了新产品的开发。许多公司供应的产品都增加了保护功能。主要的例子如2003年推出的夏威夷热带臭氧SPF70和臭氧、Beiersdorf公司的Nivea防晒液SPF50和Nivea Sun Ninos (SPF50)。实验专家梅弗(在巴西推出夏威夷热带系列产品)曾经是2002年度最有进取心的选手之一,他也推出了自有品牌Leblon,包括防晒剂、棕色剂和晒后护理产品。
  
  适当的防晒产品
  
  2002年,这个地区的晒后用品和棕色剂销售加起来还不到9%。在这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里,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小的,从长期来看,产品的前景只能是适度发展。尽管此类产品在巴西的市场在增长,但常见的黑皮肤人口不容易被日光灼伤,因此这里几乎没有棕色剂之类产品的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暴露在阳光下的关注的上升,以及本地和进口产品质量的改进。
  
  缓慢的晒后用品销售
  
  2002年,晒后用品的销售价值为1170万美元,比2001年下降了25.5%。这部分应当归因于对防晒产品关注的增长,反过来它也导致了晒后用品过剩的不断增加。此外,由于有许多替代品上市,消费者认为晒后用品的保湿效果很容易从包括润肤油在内的新一代价值增的身体湿润剂得到。
  
  增长的潜力
  
  当最近防晒产品表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时候,很明显有很大的获利机会,特别是防晒产品的市场渗透在增长。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这些产品仍然是非“基本”的。一旦消费者被劝导更多地、更频繁地使用遮光剂,销售就会表现出非常健康的增长。
其他文献
备受瞩目的“第93届中国化妆洗涤美容美发商品交易会暨中国国际化妆品节”,将于2004年5月5日—7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这是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与广东省美容美发协会共同主办、精心推出的一次行业盛会,亦是中国化妆品美容业内最有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展会。  本届交易会的展览面积26000平方米,标准展位近1200个。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的600多家化妆品美容企业,以
期刊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工业日新月异,其优秀的生产能力为消费市场的急速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演化,国内的产销一体化模式逐步分离,专门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各司其职,共同携手,走上一条联姻之路。这就是现在业界流行的OEM,一种已经在国外成功操作几十年之久的厂、商合作方式。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的简称,意即设备原件生产者,其基本含义为定牌加工,俗
期刊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人口总量的70%以上,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其需求层次仍主要停留在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所购买的商品也是以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为主。对日化企业来讲,农村的需求层次较低,市场规模较小,所以很多企业都把目标市场集中在城市,营销界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购买能力也迅速增加。以前在农村
期刊
第93届中国化妆洗涤美容美发商品交易会暨中国国际化妆品节是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及广东省美容美发协会强强联手,共同推出的行业盛会。本届展会规模达26000平方米,标准展位近1200个,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600多家美容化妆品企业携其知名品牌汇集上海,寻觅商机,一展丰姿!其中包括:郑明明、霞飞、飘影、可采、安安……为满足广大参展企业和采购商的要求,大会组委会精心组
期刊
地处南京路步行街的上海华联商厦,其化妆品部就设在南京路进口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商厦的名声和他们良好的服务态度使他们的化妆品销售额不断攀升。据这个化妆品部一位负责人陆绮介绍,该部月销售额在300万元以上,今年虽有非典时期的低迷,仍比去年增加4%多一点,占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化妆品总的月销量2000多万元的六分之一强。  这个部护肤用品占了化妆品销售的大头,如法国的欧莱雅和日本的欧珀莱尽管价格
期刊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新设《全球化妆品业》专栏。  今天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实际上早已融入国际化妆品市场中。国际化妆品生产巨头几乎都已在中国安营扎寨,其品牌也几乎是家喻户晓。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大量的还不为我们所知的国外中小品牌将蜂拥而入,市场竞争会日趋白热化。作为化妆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们的民族化妆品工业除了守土有责、积极应战外,还应该学习国际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不断汲取先进技术,努力提高产品
期刊
目前,中国化妆品生产蒸蒸日上,化妆品市场琳琅满目、繁花似锦,发展速度快速攀升。尽管,在2003年经历了SARS的肆虐,但总体来讲,在过去的一年中,化妆品生产依旧保持健康发展,效益快速增长;进口化妆品快速回升,出口继续高速增长;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化妆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上涌现出的琳琅满目的美容化妆品却使人们无从选择,怎样使国人选用适合自己的美
期刊
2003年,欧珀莱化妆品在北京翠微大厦的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居京城各大商场之首,这样的销售业绩令同行们羡慕不已。说起来,北京翠微大厦在京城大商场中规模不是最大的,档次不是最高的,地理位置也不是最优越的,何以能够独占鳌头?  翠微大厦与经营欧珀莱品牌的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有以下两点共识。    一、 品牌与品牌的结合    欧珀莱是北京翠微大厦1997年底开业便进店的品牌,最初每月的销售额只
期刊
从远古时代起,我国人民就开始使用简单的化妆品,但日化真正发展成为一种产业也就是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日化专营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成为随处可见的日化产品销售终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购买使用日化产品,在中小型城市和乡镇市场则尤为突出。可以说日化专营店的存在对于普及推广日化产品的使用,以及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展历程    日化专营店主指以销售各类日
期刊
二、致变要因简析    3.竞争方面  ①.国内其它行业进入化妆品市场的新趋势  国内其它行业的企业进入化妆品市场,在我国加入WTO前就出现了。但近二、三年表现更为突出。早期已有江中制药、南风化工、太阳神、三九集团、健力宝、顺峰药业、九鑫药业等等,近期进入到日用化妆品领域的还有:永泰化工、七匹狼服饰、同仁堂、娃哈哈、东盛集团、五粮液……等等。其中有成有败,有旺有颓,还有的待见分晓。最近一段时间引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