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博客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money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客”一词是由英文单词Blog音译而来。Blog(部落格)——Web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记。
  博客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阶段,或者称为启蒙期
  大部分人认为博客最正宗的源头还是Pvra(就是现在Blogger,com的前身),这家小软件公司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产品,编写了一个小软件,以博客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后来,他们觉得这个简单的小工具对别AtE很有用处,于是,1999年8月,就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ger软件。结果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博客队伍。博客队伍开始迅速繁衍开来,Pyra也因为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而名声大振。在这个阶段中,博客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还没有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主要是一批IT技术迷、网站设计者和新闻爱好者的不自觉、无理论体系的个人自发行为。
  第二阶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级阶段,或者称为崛起期
  到2000年,博客已经遍地开花,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依托百度庞大的搜索技术和最全面的博客站点数据分析,2006年中国博客发展权威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11月3日,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达到5230万,博客(Blogger)用户数达到1987万,平均每个博客(Blogger)用户拥有大约2,6个博客。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成长阶段,或者称为发展期
  一些专家曾经预测,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媒体现象,其影响力有可能超越传统媒体。作为一种社会交流工具,博客有可能超越E-mail、BBS、mQ(IM),成为人们之间更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依托,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博客的未来是光明,是黑暗,只能让历史来抉择。
  没有互联网,就没有博客,博客一切的成功还得归功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博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博客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认为,博客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有人觉得,博客是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挤出来的是“信息奶”;在我看来,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法、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结识朋友,资源共享
  
  当你发表完一篇Blog时,往往会有很多网友来你的页面阅读,留言,发表评论。你会从这些网友中发现和你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通过阅读他们的Blog,留言等互动方式,也许就成了好朋友。同时,博客往往记录的是身边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个人情感的经历,社会热点问题的见解,所以,通过博客,我们可以很快了解到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最火的大众舆论倾向。通过博客,我们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成长,收获和感动。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可以自由地交流,共同探讨。
  
  让你闪亮的舞台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沉默不再是金,不要还在原地等待你的伯乐,要主动出击,学会表现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让别人看到你的能力与价值。Blog提供了这么一个舞台,在这里,你可以勇敢的show自己,表现自己,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喜、或忧、或怒、或愁,你写下的文字是你的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积累,是对生活的体验。让别人了解你,认识你,知道你的过人之处,这其实是对自己最好的宣传。在这个舞台上,你要相信你就是明星,让别人看到你的光彩。
  
  方便学习,提高效率
  
  我们往往会将自己喜欢的文章、图片、网站、知识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收集或归结,一进入自己的Blog,就能立即查找到有用的知识与资源,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博客的公开性也使得其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方便学习。同时,通过博客上的留言和评论,你可以很快的了解你文章的优点和局限性,对提高你的文采有很大的帮助。
  无论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博客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希望博客能够保持这种优势,坚持走自己的路。
其他文献
目的获得分子量为20000~60000的药物载体用γ-聚谷氨酸。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在50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接种量、
本研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系统对吕氏泰勒虫(Theileria luwenshuni)抗原蛋白PIP进行表达,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蛋白的抗原表位和功能进行分析。以吕氏泰勒虫DNA为模板成功
<正> 德国工会联合会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所是德国工会联合会的直属科研机构,主要研究与工会有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协助工会联合会作出各项政策决策,并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