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构筑“四大高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饶市逸夫小学创建于1964年,原名上饶市第二小学,1994年10月接受香港邵逸夫先生的捐赠后更名为上饶市逸夫小学。该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72人,在校教职工95人。近年来,学校以“创一流品牌学校”为奋斗目标,坚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精心构筑“四大高地”,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省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科研先进单位、省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
  
  一、构筑凝聚精神的学校管理高地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班子成员始终倡导以学术和人格魅力为基础树立威信。校长桂兰萍勤政务实、身先垂范,班子其他成员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她们共同打造了一个“团结、协调、精干、懂行、开拓”的领导集体。
  学校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有《上饶市逸夫小学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奖励条例》《教科研管理制度》《值周值日职责》等三十多项,通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班主任和教师四个层面落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职责分明,评判有据,奖罚分明,有效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还倡导“仁者爱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坚持在政治上引导人,思想上教育人,业务上锤炼人,体制上激活人,生活上关心人,将教师的成长需求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领导主动走近教师,多渠道、多层次地真诚交流,如电话交心、卡片寄意、喝茶谈心……从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做起,努力提升学校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学校形成了“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的氛围。学校坚持校务公开,每一项重大决策都经过教职工大会讨论表决,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功能。鼓励教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虚心接受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构筑优美高品位的校园环境高地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起着无形的作用。在环境建设中,学校加大投入、精心设计,配置了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学校不仅安装了双向闭路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还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自然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练功房、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等多个教学辅助教室。教室里全部配置“三机一幕”,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教师随时可上网浏览,搜索资料。
  作为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学校校园设计处处显示“绿”的基调,体现自然美、人文美。校园香樟、桂花季季飘香,楼房、雕塑、花坛、小径、草坪点缀其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学校还注重楼层主题文化建设。走廊上,办学思想、名人肖像、警句格言时刻激励着学生;书画作品展示使学生有了一展身手的场所。每一楼表现一个主题:教学楼的主题是“礼仪”,逸夫十礼、礼仪童谣、礼仪规范、礼仪故事、礼仪名言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学生喜闻乐见;综合楼的主题是“书香”,《三字经》、《弟子规》、名著简介、常用成语及歇后语给学生以文化熏陶。每一块墙、每一层楼装点了一个和谐统一、内涵丰富的书香文化校园,让人驻足观看,赏心悦目,啧啧称赞。
  
  三、构筑释放潜力的教师发展高地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该校35岁以下的教师占74.2%,他们代表着学校教育的未来。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围绕“着眼课堂效益,引领教师成长”的目标,坚持以课题为抓手,以课改为切入点,开展系列校本研修活动,努力构建人尽其才的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以“弘扬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坚决杜绝歧视后进生、体罚学生的现象。坚持每周一下午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等;扎实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事迹,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演讲比赛、讲“我的教育故事”比赛等,引导教师发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青年教师的成长迫切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和带教。学校鼓励同伴互助,采用师徒结对的方法,对全校的骨干教师进行摸底排队,为青年教师选择相应的师傅,签订“师徒结对合同”。如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选派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等进行“入门”带教;对部分参加工作3~5年的青年教师,则挑选校内的省、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进行“稳定期”示范,提倡“跟进式”指导。具体做法是先由师傅对徒弟进行课前指导,分析教材、研究课标、指导备课;然后由徒弟上课,师傅听课;最后师傅点评、分析,或针对青年教师的情况,上一节示范课。真正做到手把手、面对面地教。迄今为止,学校师徒结成三十余对,师徒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此外,学校还注意适当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搭台子,争取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现和提高教学水平。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学校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频频获奖。学校龚慧群老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获二等奖;郑琳、李莉、余德芳、陈晗等教师参加省优质课均获一等奖;有5节录像课获国家级奖励一、二等奖。学校有 2人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9人被评为省骨干教师。
  面对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学校采取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加以突破,把课堂教学与所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近年来该校教师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省、市级课题达14个,其中重点参与的国家级课题“电影课促进小学生情感体验”获中央电教馆教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参与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资源型学习的研究”及“电影课促进小学生情感迁移”的研究,在结题会议上获得了专家的好评。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近两年,教师有50余项教改论文、案例、课件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获市、区级的教学奖项也已超过100项。
  
  四、构筑张扬个性的学生发展高地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只有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推动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作为省情感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坚持以“另一半教育——情感教育”为突破口,从1998年开始尝试和探索“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宗旨,学校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基本立足点,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逐步形成了以学科教学、情感教育课和主题活动三大板块为主体的情感教育实施载体。该校在全市率先开设了“情感教育专题课”。“情感教育专题课”是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为特点的校本课程。每周一节,每节20分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一个宣泄渠道。
  儿童时代是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从小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学生的气质,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开展传统经典文化教育时以“礼育教育”作为突破口,注重培育儒雅学生。学校每周开设了礼育课,让学生读《三字经》、《弟子规》等,领悟圣贤的教诲;观看礼仪光盘,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诵读中华古诗词”为创建书香校园的“龙头”,设计了“古诗擂台”、“古诗考级”、“古诗绘画苑”等系列弘扬民族文化的套餐,形成了学生课中吟诗、树下作诗、花间画诗的浓浓文化气息。
  学校从一年级起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富有特色的成长记录档案袋记录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足迹。档案袋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张扬着每个学生的个性。里面有学生的个人介绍、自我素描或照片等能够体现自己特点的作品,有学生认为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作品,还有学生的星语心愿,学生的一些学习或生活心得。“学生成长档案袋”不仅承载着学生成功的快乐、获奖后的喜悦,更是学生优点的大本营。
  为张扬学生个性,多元开发学生潜能,学校在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的同时成立了鼓号队、古筝队、钢琴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绘画等各类兴趣活动小组。每到活动时间,各类兴趣活动蓬勃开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学校通过举办每年4月份体育节、6月份艺术节、10月份科技节和“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计算机操作比赛”、“古诗擂台赛”、“田径比赛”、“实验演示比赛”、“书法、绘画、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评等活动,使一大批具有专长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有上百人次获奖,学生的文章屡见报端。
  为了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长足发展”这一目标,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跨出校园,走向社会,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学校毗邻国税局,许多国税局干部职工的子女都在该校就读;水果批发市场也属于该校学区,所以又有许多个体户的小孩也在此上学。根据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在信州区教育局和国税局领导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当时全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少年业余税校。学校与国税局联办了“小小税务官在行动”的夏令营活动,队员们统一穿上小税服,参观了纳税大户江西光学仪器总厂生产车间、华能管道煤气厂、华能世纪花园、溢洲商厦,对这些企业、工厂的纳税情况及发展历程进行了社会调查;在商品及闹市区对市民进行了“购物是否会索取发票”的调查,并张贴税法宣传标语,父母经商的学生劝其家长主动纳税。此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中国税务报》《法制日报》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分别予以报道。在“新世纪我能行”全省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该校“雏鹰拾‘税’”课题小组不仅获得了省一等奖,还获得了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二等奖。
  作为省“绿色学校”,学校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环保绿化的意识。学校成立了“绿色小卫士”,对校内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对校外周边的树木、绿化带进行领养。学校每届毕业班学生都要栽下一片纪念林,在小学毕业时留下一次有意义的纪念。此外,一些特色的中队活动,如“雏鹰温暖夕阳心”敬老院献爱心活动每年一次,从无中断;“春节祝福专递”活动中雏鹰小队的一杯杯热茶,一张张贺卡让交警叔叔阿姨们倍感温暖……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公德心,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才干。◆(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逸夫小学)
其他文献
We investigate optical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Sm3+ ions in Sm(DBM)3Phen-dope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Based on the Judd-Ofelt theory, the op
期刊
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在其中尤为重要,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碍,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
对两个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和干物重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观察到蛋白质含量增长的规律。发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是随着小麦籽粒的发育而增长的,同时还观察
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阅读教学,不但要实现低层次的阅读需求,更要追求高层次的阅读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精神文明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本文介绍一个用射线测量原油含水率的微机系统.它是一种非接触性测量方法,得到较满意的仿真结果.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mputer system that uses ray to measure the
本文根据我国当前乡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乡村群众文化发展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乡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法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对接企业和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各艺术院校都建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而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弘扬农村优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也开始注重外表的修饰和保养.市场的需求扩大,推动了护肤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护肤品牌子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