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囹圄不改志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and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被捕,最终经各方尽力营救,才由军事审判改为司法审理,判了8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方从南京老虎桥第一监狱坐了5年牢之后出狱。
  在监狱,陈独秀感时伤事,忧国忧民,写下56首诗,结集为《金粉泪》。之所以叫“金粉泪”,是因为南京曾是“六朝古都”,旧时被称之为“六朝金粉地”,而今又是中华民国首都,他在南京坐牢,诗作于南京狱中,故名。这56首诗,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国民政府妥协退让。
  如:诗第2首:“要人玩耍新生活,贪吏难招死国魂。家国兴亡都不管,满城争看放风筝。”※
  蒋介石在1934年2月提倡“新生活运动”。他在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步步紧逼,国难当头之时,不去组织力量抵抗外侮,却大搞什么“新生活运动”,以致于国民党中央委员褚民谊“积极响应”,在南京组织放风筝的娱乐。陈独秀指出在国难当头之时,却大搞“新生活运动”,哪能招回已经逝去的国魂!
  诗第15首:“木鞋踏破黄河北,救国三民有万能。革命维新皆反动,祭陵保墓建中兴。”
  “木鞋” 代指日本,因日人穿木屐。诗的前两句指日本侵略军已深入华北,空喊三民主义是不能救中国的。当年4月13日,报载戴季陶等国民党要员前往陕西谒陵(周文王陵、汉武帝茂陵)。“保墓”是指戴季陶祭陵后指责考古学界发掘古墓搞研究是“自伤祖先之德”,主张保护陵墓。这后两句嘲讽在国民党要员的眼里,革命、维新都是反动的,只有祭陵、保存古墓才能使中国中兴的荒谬。
  诗第42首:“党权为重国权轻,破碎山河万众惊。弃地丧权非细事,庙谟密定两三人。”
  全诗抨击国民党以一党之私利为重,将党凌驾于国家之上,无视国家民族的利益、祖国的大好河山任凭强敌蹂躏,全国民众愤慨。使国土沦丧,丧权辱国这样的大事,却仅由国民党二三人就决定了,这哪是“民国” !“庙谟”指朝廷决策、国家大计。
  第二类是批判国民党倒行逆施,无视社会的发展进步。
  如:诗第3首:“清党倒党一手来,万般复古太平哉。当年北伐诚多事,笑倒蓝衫吴秀才。”
  “清党”是指蒋介石1927年的“四·一二”反共清党,屠杀大批中共党员。“倒党”是指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以拥蒋倒党向蒋介石献媚,取得蒋介石的信任。陈独秀在这里诘问你们干的这些倒行逆施(“复古” )的事,就能让天下太平吗?它与北洋军阀吴秀才(指吴佩孚,是清末秀才出身)维护旧制度、旧体制有何区别?吴佩孚们一定会笑话你们当年多此一举的北伐。
  诗第7首“五四五卅亡国祸,造反武昌更不该。微笑捻须张大辫,石头城畔日徘徊。”
  蒋介石曾指责五四运动会亡国,作者反诘“五四”、“五卅”既是亡国的祸事,那么武昌起义也就没有必要了;倘若这样,当年盘据在徐州一带的复辟狂张大辫(张勋)也就可以悠然自得地徘徊在石头城(今南京)上了。
  诗第16首:“四方烽火入边城,修庙扶乩更念经。国削民权皆细事,首宜复古正人心。”
  这是陈独秀在狱中读到政府要花100万去修复孔庙和作祀孔基金,并由戴季陶在北京雍和宫举行“时轮金刚法会”,邀请班禅主坛念经时的报导,有感而发写下的。扶乩即扶箕,一种迷信活动。全诗指责国民党面对国土沦陷四方烽火告急之际,却在大搞尊孔复辟活动,其原因在于国民党本末倒置,不怕亡国,不耽心会做亡国奴,所以才一味在那里搞“复古正人心”的事,开历史倒车。
  第三类是抨击国民党官僚生活腐化、追求享乐,罔顾人民死活。
  诗第6首:“抽水马桶少不了,洋房汽车没不行。此外摩登齐破坏,长袍骑射庆升平。”
  1934年9月11日报载,张学良、何成浚、张群等国民党高官发起“武汉骑射会” 娱乐活动,粉饰太平。“骑射”即指此事。陈独秀批评国民党的高官们一味追求生活设施齐全的住宅、出行的轿车,讲究骑射一类的享乐活动,却置国家现代化(“摩登” )建设于不顾。
  诗第19首:“宝华山上暗生春,春满书斋不二门。妒病难医今有药,老僧同榻尔何能。”
  戴季陶曾是陈独秀1920年在上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时最早的成员之一,后抛弃共产主义信仰,追随孙中山,被国民党誉为党内最大的理论家。就是这样一个理论家却在外面包养了一个二奶。因为惧内,便在宝华山(位于今江苏镇江句容县境内,紧临南京)寺内另筑房舍,题匾额“不二书斋”,将二奶置于此处;每要留宿时,便诳其妻子,说住在宝华山僧舍与和尚研经。陈独秀此诗意在揭露戴季陶的假道学——表面道貌岸然,大讲礼义廉耻,却一肚子男盗女娼。“不二”即不二法门,佛教语。
  诗第50首:“委员提款联翩至,心软州官挂印逃。入室无人拘妇去,婴儿索乳苦哀号。”
  上至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下到省市的各色委员,把地方政府作为他们的提款机,把财政收入当作他们可以任意挥霍的小金库;而清廉稍有良心的官员只有弃官逃走,以图保全自己;恶吏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民家,男人不在家,就把妇女抓走,留下婴儿要吃奶的哀号声。作者强烈抨击国民党官员罔顾人民的死活,一门心思捞钱财。
  第四类是控诉国民党高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肆意压榨老百姓。
  诗第27首:“虎狼百万昼横行,兴复农村气象新。吸尽苛捐三百种,贫民血肉有黄金。”
  “虎狼” 指贪官污吏。“兴复农村” 指国民党设置的“农村复兴委员会”。陈独秀讽刺国民党搞的“兴复农村”不过是“虎狼百万”、“苛捐三百种”而已,那无数的农村穷人的血肉在“兴复农村”的口号中成为他们囊中的黄金。
  诗第28首:“低头分取一杯羹,实业宣传花样新。机器农场偷卖尽,增加生产厚民生。”
  民国时期政府官员贪默成风。原中共“一大”代表、后随汪精卫叛国投敌做了汉奸、时任国民党实业部长的陈公博以促进生产为名,偷卖农场生产设备,将款项据为己有。然而,陈公博还要打着发展生产,做有利于民生事情的幌子把全国人民群众当作阿斗来欺骗。
  诗第38首:“十三万万债台高,破产惊呼路政糟。太子叨光三百万,宗臣外府大荷包。”   铁道部部长孙科(孙中山儿子,诗中故称“太子”),贪污公款300万元,而铁道部也成了行政院长汪精卫的腰中荷包……总之一班高官鸡鸣狗盗,逐臭追腥,不知天下有廉耻之事。
  诗第44首:“鸦片专营陆海军,明严烟禁暗销行。州官放火寻常事,巢县新焚八大村。”
  1934年4月19日,南京有报纸报导,皖北强行铲毁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烟苗,农民不服,群起反抗政府此举,遭到弹压,官兵纵火焚烧,“十里方圆,惟见烽烟蔽天”。陈独秀读到此报导后,联想到国民政府虽然明令禁止鸦片,可国民党的陆海军却不顾国家法令,暗中贩毒,于是,奋笔写下这首诗。对国民党明禁暗不禁鸦片,阳一套,阴一套的做法,陈独秀在诗第43首中也作了抨击:“严惩鸦片不容情,高坐唐(堂)皇国法尊。为免欠呻濒掩袖,好将烟泡暗中吞。”
  第五类是怒斥国民党禁止言论自由,推行愚民政策和特务专制统治。
  诗第5首:“世事由来似弈棋,黄龙青白耍斯梯。红袍不及蓝袍好,行酒青衣古有之。”
  “黄龙”指清朝的黄龙旗。“青白”指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耍斯梯”指德国纳粹党党徽。这两句是说世事时局就好像下棋一样变幻,由黄龙旗变为青天白日旗,现在又要变为纳粹旗了——意即国民党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红袍”,中国古代常以大红袍为高官官服。“蓝袍”是指国民党的特务组织蓝衣社。青衣,贱服。晋愍帝被匈奴俘虏后,匈奴人让他穿着青衣行酒羞辱他。陈独秀在这里怒斥国民党实行特务专制统治,说青衣行酒的命运正等着你们。
  诗第9首:“庶人议政干刑典,民气消沉受品弹。莫道官家难说话,本来百姓做人难。”
  在国民党政权的高压下,人民群众没有言论自由,稍不小心议论了时事政治,就触犯了刑法,百姓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就在国民政府的高压下消沉了。对此,大家不要感到奇怪,莫以为是政府难说话,老百姓本来就是做牛做马的。作者对国民党压制言论自由极度不满,于是在诗中正话反说。
  诗第14首:“民智民权是祸胎,防微只有倒车开。嬴家万世为皇帝,全仗愚民二字来。”
  老百姓有了文化,懂得争民权,对专制统治者是不利的(祸胎),所以,国民党蒋介石千方百计摧残民智,以压制民权。这全是从秦始皇那儿学来的愚民政策。“嬴家”即秦始皇。
  诗第33首:“感恩党国诚宽大,并未焚书只禁书。民国也兴文字狱,共和一命早呜呼。”
  这是陈独秀嘲讽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说国民党禁书还不曾烧书(是反话正说);虽然如此,却依然无法掩盖其制造了无数文字狱的罪恶,所谓人民大众的共和国其实早已经一命呜呼了。
  诗第45首:“嫌疑反动日惊心,拱默公卿致太平。干事委员资笑谑,女权不重重花瓶。”
  在国民党眼中,只要是反对国民党专制的,皆目为反动,略涉嫌疑,就遭到迫害。一般官员为了自保也是两手拱着默不作声不再议论国事,全国一派“万马齐喑”。于是,男干事,女干事,干事干干事;大委员,小委员,委员委委员。在这种糊弄中上上下下一片和谐。
  诗第51首:“垣墙属耳党先生,士气消沉官运亨。闭户闭心兼闭口,莫伤亡国且偷生。”
  由于国民党压制批评,钳制言论,所以老百姓相互劝戒“莫谈国事”,以防隔墙有耳;“党先生”们则在“吾能弭谤矣”的歌舞升平中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对蒋介石的残暴统治,陈独秀在诗第30首中写道:“严刑重典事堂皇,炮烙凌迟亦大方。暴虐秦皇绝千古,未闻博浪狙张良。”“堂皇”即“堂哉皇哉”,“炮烙、凌迟”皆是商纣王时的酷刑。秦始皇暴虐专制,“天下苦秦久矣”,张良曾遣人藏于秦始皇巡视途中的博浪沙,以铁椎狙击秦始皇。作者希望当代也能出现刺杀蒋介石的勇士。
  第六类是批评国民党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
  诗第41首:“一门亲贵人称羡,宋玉高唐结主欢。几见司农轻授受,乃知裙带胜衣冠。”
  一门亲贵乃指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善辞赋,著有《高唐赋》、《神女赋》等名篇。这里借喻宋子文以姐宋美龄之故为蒋介石所信任(“结主欢”)。“司农”指财政部。“衣冠”指士人,知识分子。这两句是说何曾看见财政部长这样重要的岗位竟然可以私相授受,原来裙带关系胜过发愤读书。
  诗第47首:“皇皇大典枉抡才,官运高低靠后台。封锁未成民已苦,七分政治费疑猜。”
  国民党蒋介石定都南京后,在全国逐步推行文官考试。陈独秀认为这是装饰门面,欺世盗名,实际上仍旧是“官运高低靠后台”。与此同时,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的封锁围剿。可封锁围剿并未能消灭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却苦了根据地的老百姓。
  从陈独秀狱中诗《金粉泪》中,我们还看到,当年一些达官贵人只要有了丑行,陈独秀知晓了,几乎都要写诗予以痛击。蒋介石、孔祥熙、何应钦、胡汉民、张人杰、孙科、张学良等军政人物尽入其诗中。
  《金粉泪》倾吐了陈独秀胸中的感愤,抒发了狱中陈独秀抗日反蒋、忧国忧民的情思。从诗中可以看出陈独秀坚持革命志向,宁折不弯、威武不屈的凛凛风骨。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陈独秀的《金粉泪》以自己的革命经历和政治生活的体验,加上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所独有的认识,通过对现实局势的审视,客观上揭示了政治斗争的一般规律,也总结了某种类型的政治斗争的特点和经验,从而突破了中国文学史上一般的“咏史”之作的樊篱,具有更普遍的意义。不仅如此,陈独秀还以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以最通俗的文字语言——近似于大白话的形式将所揭露、所抨击、所讽刺的人和物一露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嬉笑怒骂皆成诗,使之拥有了深刻的思想文化底蕴。读着这些诗,让人感受到诗中内涵穿越时空的巨大力量。
  陈独秀除1913年遭绑架那次外,一生四次被捕,就数这次牢狱之灾时间最长。可他把监狱当研究室,当战场,过得有滋有味。一个人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倘遇到像陈独秀这样的厄运,不论是信仰还是精神,可能早被摧毁掉了。陈独秀在第56首即最后一首诗写道:“自来亡国多妖孽,一世兴衰过眼明。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他谴责国民党是妖孽,把国家拖到了绝境,说当代的兴衰早已被我看分明了;幸喜我从艰难险阻中得到磨炼,依然是一个不改初衷的老书生,从而表明了作者的境遇和意志。胡适说陈独秀是“终身的反对派”,陈独秀在给友人的信中也认可胡适对他的这一评说。陈独秀的狱中诗《金粉泪》又何尝不蕴含着这种大无畏精神,彰显出茕茕孑立的一枝独秀。
  ※《金粉泪》载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附录,学林出版社2006年出版。本文所引皆见于此,不另注。
  作者:江苏省工运研究所(南京)研究员 教授
其他文献
我在移居云南曲靖之前,早就听说距离曲靖大约60公里的陆良县城一带聚居了一支5000余人的岳飞后裔。作为宋代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实有其事。他生于1103年,卒于1142年。他的尽忠报国距离现在已经871年了。那么,这本陆良《岳氏家谱》是否从这时写起的?不是,这本家谱实际上是从明初写起的。在南宋和元代,这本家谱并没有向我们提供什么新的东西;但从明代起,先则来自父老相传,后则根据文字
期刊
一、“若木就是攀枝花树”经得起推敲  1. 话不离谱  前段时间,我从互联网上尽可能全面搜索并认真地拜读了攀枝花市王文君、刘胜利、刘成东等先生的文章。他们提出“颛顼出生地在金沙、雅砻、安宁三江汇合处”的观点和理由非常诱人,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在我浅陋狭窄的见识范围内,他们这个说法,是众多“颛顼故里”主张中最为靠谱的一个。  我所谓的“谱”,指的是古今学界公认的历史地理经典与基本取得共识的定论,
期刊
年谱是检索一个人物的生活历程的简明档案,可以理清许多复杂的线索。它不但反映一个人的最详细资料,同时还反映一批与之相关人物的材料。因此,年谱也是研究历史人物生平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为学术研究提供翔实的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里特为素有“蜀中才女”之称的黄稚荃先生试编一个简明年谱。  ——题记  1908年,戊申,出生,1岁  黄稚荃,女,别名杜邻,又名黄先泽,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黄稚荃生于四川宜
期刊
我们今天提起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黄稚荃先生,让人更多想到的是她的书画艺术,却很少有人将她那些精美古雅的诗词艺术拾来重温。素有“一代才女”之称的黄稚荃先生,是蜀中一位著名的女书画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女诗人与文史学家。当我怀着一种敬畏之心读罢当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杜邻存稿》和《杜邻诗存》后,那些真挚而清丽的诗词华章,足令我击节赞赏。同时,我也被她那段沧桑而朴实的人生历程与罕见的才华深
期刊
我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颇有因缘。  1956年我从部队复员返蓉,随家母去给李铁夫爷爷拜年。老人家高兴地说他现任政府参事,“参事室、文史馆合署办公,巧得很,就在提督东街你祖父张星垣原来经营的新怡丰银号、你出生的院子里。”“文史馆的研究员,有些是你祖父的袍泽,我们一道学习,唱和诗词。”  1964年刘孟伉馆长来盐道街学校讲毛主席诗词,馆员谢慕沙教授指导教师进修,使当时作为中学语文教员的我对文史馆有了进一
期刊
题记  年谱是史籍中较特殊的一种人物传记体裁,是研究人物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检索人物活动的简明档案。它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全面叙述谱主一生之道德、学问、事业,为学术研究提供翔实的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各朝各代均有人在修撰年谱。年谱在我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我国古籍中,它与方志、家谱一样,是图书馆供参考咨询最重要的文献源之一。  1岁 1909年(清宣统元年)己酉年  5月
期刊
在中国近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队伍中,有一位文笔犀利的报刊宣传鼓动家。他的文章像投枪匕首,办的报刊像重磅炸弹,使清廷万分恐惧。朝廷曾告示天下:“以万金购其头颅。”甚至警告百姓:“有藏者比室株连,获主笔(雷任报刊主笔)则就地正法。”[1]其人便是著名的报界巨子、奇人雷铁崖。  辛亥革命的先行者之一  雷铁崖,原名昭性,1873年出生于四川富顺县,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同年8月由孙中山介绍,
期刊
宋嘉祐年间,江苏泰州人许平死了,葬在真州(治今江苏仪征)扬子县甘露乡某处原野。许平生前任海陵县主簿,主管文书,辅佐县令,位卑职低,在冗官成灾的北宋,简直像一颗小小的芝麻,连官都算不上。  王安石却慧眼识珠,情深意长地给他写了一段墓志铭:“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哀悼许君有才能而居下位,像这样离俗独行之士,命运多舛,仕进壅隔,“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而卒”。王荆公很是纠结
期刊
屈原在《离骚》中提到一个神秘的女性——女媭。“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她总是以长者的口吻亲切地责备、规劝着屈原,焦虑不安地关心着屈原的命运。对于这个神秘女性,古人有多种说法:王逸认为“女媭,屈原姊也”;郑玄认为她是屈原之妹;贾逵认为“楚人谓女曰媭”,女媭不过楚国女子的泛称,也称“女须”。旧时多依王逸注以“女媭”为姊的代称。如姜夔《〈探春慢〉词序》便称:“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媭因嫁焉。”但
期刊
1932年(壬申年)51岁  相继发起或参加的作品展览会有:岁寒合作画展、合众书画展、中华学艺社新屋落成纪念美术展、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作品展。春末,与黄宾虹、李大超、钱新立、张弦在王济远画室观看《王济远赴战区写生展》。5月,与叶恭绰、黄宾虹等艺术家筹建当时全国最大的中国画团体——中国画会。经国民政府行政院第74次会议通过,被聘为柏林中国美术家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出任中国画会执行委员。与张大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