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有效提问的指向性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笔者有幸到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语教师“五力修炼”研讨观摩会,聆听了蒋军晶老师大气简约、热烈欢快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感动于“一花一世界,一问一菩提”的教学艺术,从中受到启发,开启了一扇对“有效提问”的思考之窗。下面,且让我分享蒋军晶老师《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中几段最拨动心弦的佳音,供大家细细品赏、好好回味。
  有效提问指向情境体验。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文章,读文先读题。
  (生读题)
  师:这个题目里边有两个词儿蛮难理解的,比如“圆舞曲”,知道吗?
  生:圆舞曲是指一种三拍子的舞曲,是原始于奥地利的一种生活上的娱乐性舞曲。
  师:解释得比较专业,关于几拍子我也不太懂,但是他告诉我们的是源于奥地利,对吧?我们也不要这么专业解释了,我就想问下,你们听过圆舞曲吗?没听过的举手示意。
  (生举手)
  师:有的人没听过,哪怕为了这几位同学,我们也现场听一听。
  (欣赏音乐,师解说:圆舞曲也叫华尔兹。)
  师:没有听过“圆舞曲”的请举手。(个别举手),我跟你急哦(笑声),因为刚才我播放的就是“圆舞曲”。没有听过“华尔兹”的请举手。(笑)还好没人举手,因为“圆舞曲”就是——“华尔兹”。
  老师在提问设计时,应着力思考如何创设能引发学生有效学习的情境。新课程力图摒弃过去教学设计完全从“学科逻辑”出发的弊端,强调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活化情境。创设情境对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颇为关键的。
  创设情境,就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当然,日常的教学可以以模拟情境为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真实问题”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建构。
  且看蒋军晶老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谈谈对“圆舞曲”的理解,对于这个词语有的学生可能有所了解,有的学生可能一知半解,还有的学生可能从未听说。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探明学生的“前知识”、“前理解”,对教师搞好教学尤为重要。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听过圆舞曲。于是,蒋老师现场播放了一段欢快的圆舞曲,让学生有了真切实在的感受。通过幽默的举手方式,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不仅扫清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障碍,更受到情感的熏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以便更好地深入阅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有效提问指向阅读期待。
  【片段二】
  师:我们一说到维也纳,我们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一些。但是你们读过这篇文章了,我请教各位,冯骥才这位作家在这篇文章里边具体写举世闻名的金色大厅了吗?
  生:没有。
  师:具体写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了吗?
  生:没有。
  师:具体写那些优美动听的乐曲了吗?
  生:没有。
  师:都没有。那么,冯骥才这位作家在这篇文章里边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课堂中,有不少学生对文本进行过一次“扫描式”的整体感知后,他的“阅读期待”的强烈程度会减退很多,甚至消失。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整体感知’与‘逐步研读’间隙”进行再度“唤醒”,以期学生投入新的学习热情。
  冯骥才创作《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写“音乐之都”却不写直接与音乐相关的素材,这便是选材的魅力。我们来看看蒋老师的问题。蒋老师巧妙地把握这一特点,在学生畅谈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写维也纳,不写闻名世界的金色维也纳大厅,不写那些享誉全球的大音乐家,不写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那作家在这篇文章里边具体写了哪些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再度唤醒了学生新的阅读期待,将学生直接引入思考之中。在学生进一步找到文章选取的素材“鸟叫、花、路、酒馆”的过程中,心中一直是充满疑惑的,这种疑惑所带来的阅读期待就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这种疑惑的激发不是教师精心创设的“圈套”,而是学生读懂本文的必有之疑、必懂之疑。
  有效提问指向认知冲突。
  【片段三】
  师:冯骥才在这篇文章里先写维也纳的(鸟叫),再写维也纳的(花),然后写维也纳的(路),最后写维也纳的(酒馆)。但是,我不知道你们读的时候跟我有同样的感受,读的时候有个词不断地从你脑海里冒出来,印象非常深刻。哪个词儿?(音乐)师写板书。
  师: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奇特之处。冯骥才写鸟叫,写花,写路,写酒馆,但是我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维也纳的音乐。接着第二遍读啦,你们要思考:这音乐跟鸟叫有什么关系呢?跟花,跟路,跟酒馆有什么联系呢?(板书连线)默读更便于思考。为了让思考有所深入,蒋老师简单地分工。你们这两列重点思考鸟叫和音乐的关系,你们重点思考花和音乐的关系,依次往下。你可以拿起笔默读思考。
  面对以上问题,据我的课堂观察,当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面对的勇气、挑战的欲望。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首先,这个问题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反复衡量后提出来的,太简单的问题,大部分孩子不屑一顾,太难的问题,大部分知难而退,而这个问题难易适中。其次,这个问题具有巨大的弹性空间,有明显的开放性,每个层次的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参与。“鸟鸣”“花钟”“小路”“酒馆”和“音乐”究竟有什么关系?有的人理解得浅一点,有的人理解得深一点,但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老师引入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不相吻合的冲突信息,使学生认知失衡,按常理说,作者应该写那些耳熟能详的与音乐直接有关的事物,可是作者却偏没有写,这是为什么呢?这类基于学生原有理解挑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蒋老师深谙此道,在后面深入到四个精彩片段的教学中都提出了这类志在挑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例如“即使要写维也纳的鸟叫声,也要写那些好听的鸟叫声呀,冯骥才为什么要写这些难听的叫声呢?”
  “一花一世界,一问一菩提。”纵观整节课,蒋军晶老师的提问非常引人深思,他利用提问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学生的“前认知”,通过反馈学情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细细品味这些问题,每一处的问题都引发了孩子的认识冲突,让孩子透过这些文字去思考、理解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意义。蒋老师“唤醒期待”的提问艺术,“引发冲突”的高超智慧,“静等花开”的教学境界,真乃“高山仰之,景行行之”,而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其他文献
在新兴经济体发生的国际收支危机中,银行体系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强调了三种模型,它们分析了与近期汇率危机相关的各类因素.
目的:分析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7例先天性缺牙病患作为疗效分析对象,均采用口腔修复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
仿真枪在军品爱好者中颇有市场,这些爱好者大多为白领阶层,收入稳定。据了解,一把仿真程度高的枪支价格高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而购买者一掷千金,只为个人喜好。殊不知,越做越逼真的仿真枪威力巨大,足以致人伤残,而私自“藏”是犯罪行为。    我们都知道,私自持有真枪是犯罪,那么,持有“假”枪呢?将仿真枪支和弹药作为收藏品放在家中,就不会触犯法律了吗?何志强是个军事迷,多年来一直通过网络购买各种仿真枪和弹药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摘 要: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活动改革不断进行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普遍存在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高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培养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政治过硬的人才,是当今高中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思考与探索  一、高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的基本
摘 要:体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改为指导,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教师要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调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互动式教学;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状态已经迫在眉睫。在新课改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的当今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从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找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各方面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
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对学习科目的兴趣。初中物理教学对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有一定的要求,借助信息化技术,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方面,都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了优势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毫无疑问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是大智慧的结晶,学好这些文章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至关重要,还能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精神堡垒.在传统的文言
摘 要:中小学生物实验的教学是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把握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及预测未来生物实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发展趋势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围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开展。科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诸多方面是跨学科或泛学科的,尤其是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