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良好的诗教传统,从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可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观点,将诗歌的教育、娱乐、审美等作用,提到一个治国安邦的高度.从《诗经》而下,至唐诗,再到宋“理”诗,构成了诗教的主要部分.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倡导记诵大量古诗词名篇,对少年儿童乃至成人都大有卑益.诗教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很重要一部分.虽然诗教以孔子“温柔敦厚”的儒家价值观为基础,但诗词是贯穿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元素,对于国人的文化启蒙来说必不可少.诗歌,既要从小学习,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