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线,首先想到的是数学,少有会想到语文的,如果想到育人就更少了。这还得从语文课堂上的一件事说起。
  那天,笔者捧着一摞试卷走进班级,学生考试成绩不算理想,笔者的心情不是很好,班级纪律比较混乱。笔者环视教室的每一位学生,没有说什么,只是在黑板上画了3条线:一条平平的波浪线,一条上升的波浪线,一条上升又下降的波浪线。学生的目光聚焦到黑板上,有思考有议论。“你们认为这是什么?”笔者打开话匣子,说了这节语文课的第一句话。“这不就是几根线吗?”有位学生试图起哄。有位学生指着第一幅图说:“这是连绵起伏的波浪。”有学生接着说:“这些是连绵起伏的山峰。”……
  一连串的回答后,笔者说出第二句话:“其实你们想错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一阵嘘声。“从黑板上的线我看到了你们。”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学生好像有所触动,笔者便开始一段“线形”教育。“第一条线,我看到的是我们同学们刚进入六年级时的样子,安于现状;第二条线,我看到的是我们同学们努力追求的样子,一直在上升;第三条线,我看到的是现在的你们,由于松懈,回到了起点。”学生若有所悟。那节课笔者也没有批评考试不理想的学生,试卷讲解时,学生听得格外认真,笔者讲解得也心平气和。
  这件事给了笔者一些思考。
  
  思考一 教育是一份情感,更要讲究方法
  
  面对学生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行为表现等,教师的教育方法往往单一,偏向于情感的宣泄,恨铁不成钢,到头来,教师伤肝伤肺,学生不领情,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不明白教师的用心良苦,教育效果又缺少持续性,不能内化。而普通的几根线,看似平淡,却植入学生内心深处。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有时教师是在教育吗?又该怎样教育呢?
  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上是灵活多样的。有这样一件事,那是暑假后的一天,苏霍姆林斯基所带的三年级甲班准备去野营训练。班上有名学生安德烈卡由于老是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人、最有才能的人、最好的人,平常不愿意与别人相处,更不愿意帮助别人,所以野营时,大家都不愿和他一个小组,急得这名学生哭着去告状,并认为是同学嫉妒他。苏霍姆林斯基深知这个学生的天性,认为说教对他没有多大效果,便带着这名学生来到大橡树的树阴下,坐在一条长凳上,讲了一个“菊花和葱头”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安德烈卡眼泪已经干了,从这个故事中他好像悟出一条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聪明,看不起同学。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一言不发。苏霍姆林斯基运用民间童话故事作为教育的方法之一,使小学生易于接受,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思考二 教育是一种常态,更要注意时机
  
  面对学生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行为表现等,教师往往走进教室就是一阵批评教育,也不管学生听不听,学生即使安静了,也是迫于教师的凌威,但内心还是闹哄哄的。教育和教学一样,要让学生走进去,走进去才起到教育作用,才持久有效。当学生在思考教师黑板上画的线时,心静下来;当教师否定学生的猜测,他们便迫切想知道教师到底画的是什么,这时候便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时候的教育便有了力量,教育的效果就突现出来。
  其实教育时机往往就在教师不经意间悄悄地来,又悄悄地溜走。当新学期开始或进入下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学生会有一种新的学习意识或动力,教师因势利导,就会旗开得胜,事半功倍;当学生取得成功,享受成功或喜悦时,教师在祝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高要求,学生会以此为目的自觉地去努力、奋斗;当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给学生讲解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操,学生的感受才会真切……
  
  思考三 教育是一种境界,更要几分宽容
  
  面对学生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行为表现等,教师往往新账旧账一起算,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一起拿出来说事。假如走进班级看到学生纪律再差点,那就是怒火中烧,难免丢了教师形象,影响一节课的质量。而宽容则是一剂良方,它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一种信仰和一种境界。有了宽容,才会多一点方式方法,才会有意识地去实施“线性”教育;有了宽容,才会多一点教育时机,才会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甚至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假如有爱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身上的错误和缺点呢?”宽容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教师对学生多一份接纳,它会让教师对学生充满期待;宽容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是教师对学生多一份赏识,它会让学生不负教师的嘱托。
  要做一个敬业的教师,对学生倾注情感,常抓不懈,追求理想教育境界;也要做一个大智慧的教师,注意方法,抓住时机、宽容面对。教育,不妨也“线性”一下。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宁科学园小学)
其他文献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远期并发症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积极的预防及治疗
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在大众化过程中,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群众变革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TDS)是指经皮肤给药而引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TDS系统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包括“四个现代化”设想;“科学技术是第
我科自1999年~2004年用0.3%氧氟沙星滴耳液对确诊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5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随机选择150例此病患者,按常用疗法治疗,以资对照.发现0.3%氧氟沙星滴耳液鼓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可爱的草塘》描述了北大荒草塘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课文具体地描述了草塘景色的美丽、河水倒映出草塘
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提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探索创新”。因为创新教育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教育,所以需要所有教师的艰苦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是一个值得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作为一线
课堂小结,也称教学心得、教学笔记、课后记等,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一种务实的教研行为。它是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多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很多体育教师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较为重视,但在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是一片空白。除了客观上的原因(体育教师工作量大,每周要上14~16节课以外,还有早锻炼和运动队的课余训练),主要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要想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必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1984年Hercend T等发现体内有少许T细胞表面能表达NK细胞特有的标志,就把这部分细胞称为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简称为NKT细胞(NKTC).NKTC在体内数量虽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