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能儿”到少年发明家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42年1月8日,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逝世了。巧得很,就是这一年的圣诞之夜,即1642年12月25日(公历1643年1月4日)又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英格兰林肯郡格兰沙姆镇沃尔索普村诞生了。他,就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科学上创造重大发明,对人类和科学的贡献显著,为世界带来了奇迹的科学巨人——牛顿。
  伊萨克·牛顿是一个早产的遗腹子,出生时只有3磅重(不足1.5千克),用一升左右的瓶子便可把他装下,接生婆和帮忙的人都担心他是否能存活下来。牛顿的母亲汉娜·牛顿因丈夫早死,心情痛苦,生活困难。在牛顿两岁时改嫁给牧师史密斯,将牛顿托付给了自己的母亲抚养。从此,牛顿便陪伴外祖母过着宁静恬淡、寂寞单调的生活。外祖母虽然很疼爱他,但忙于生计,根本抽不出时间陪伴他。家庭的不幸,生活的寂寞,使他养成了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性格。幼时的牛顿表现得并不聪明,且性格内向,胆子较小。六岁时走进乡村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常常名列劣等。尽管教师们对这个可怜的孤儿深表同情,但因他实在没有什么进步,便把他看成是“低能儿”。因而同学们都看不上他,甚至经常歧视、欺负他,他都默默地接受了。但他心里对学校老师讽刺、嘲讽甚至鞭笞学生的行为极为不满,他曾对外祖母说:“学校是个奇怪的地方,我很讨厌到学校去。”这个失掉亲人的关怀和照顾的孩子,由于不能从他人身上得到温暖和欢乐,只有另辟蹊径去独自寻觅孩提时代的生活乐趣了。他开始把主要精力用于课余生活,喜欢一个人在房子里拿锯子、凿子、刨刀、锤子等工具动手制作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工具箱、书架、玩具箱、折叠式提灯等。这不仅提高了他的技能,拓宽了知识,还增强了体质。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天赋也毫无保留地凸现了出来。
  
  四轮车
  
  一天,牛顿放学回家,途中遇到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马车从身旁经过。从没坐过马车的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动手造一辆小马车。从这一天起,他就开始做制造小马车的准备工作了,他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都买了材料和工具。他把厚木板锯成圆形磨光作为四个车轮,在车轮上安上车轴,再架上车体及车闸等,便制成了外形很像真马车的四轮车了。没有马拉,他就将车拉到高处后自己坐在车厢里让车沿斜坡滑下去。这是他学做木工活以来完成的第一件大型作品。
  
  日晷仪
  
  牛顿在发现苹果树的影子竟会移动后,对此感到既惊讶又有趣。从此他对影子进行了仔细观察。他把树枝插在泥地里,通过观察树影的移动,渐渐地他搞清楚了时间与树影位置的关系。从那以后,牛顿决定制造一种通过日影来测定时间的仪器。他用木制的日晷做了各种实验,把这种日晷斜靠在墙上,反复调整放置的位置,以确定使用日晷的最佳角度。就连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以知时刻。后来,他又在一块厚石板上刻成了日晷,并放在村子的中央,被人们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的几年。
  牛顿幼年时代制作的日晷仪,至今仍然原状保存在英国柯斯达教会,并嵌装在教堂的墙壁内。
  
  风筝
  
  当他在书本上看了一幅画着风车的画后,就产生了自己做一架风车的念头。在动手做风车之前,决定把风力和风向搞清楚,于是他便动手做起风筝来,以便用它搞清风的情况。他做了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风筝,并不断到外边去放飞,观察和研究气流与风筝上浮的情况。他做的风筝很讲究形状、尾巴的重量和线的着力点等,比从商店买来的任何一个风筝飞得都高。他还别出心裁地在风筝上系上一盏灯,在夜里把它们放上天空,人们看到夜空中流萤般的灯光,还以为是流星坠地了呢?
  
  风车
  
  在用风筝对气流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牛顿便开始着手制作风车了。在这期间,牛顿放学回家,从村边那架磨面的风车旁边经过时,经常停下脚步,细心地观察好半天。他边看边想,回到家里,一头躲进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白天看到的一切画在纸上,直至深夜这一工作才完成。终于,牛顿依照木匠杰姆士爷爷的风车做了一架小风车,用手轻轻一碰,就转动了。把小风车搬到有风的地方,立即转动不停。放一把小麦放到臼里,一会儿就成为面粉了。当时牛顿也很高兴,但他很快就收敛了笑容,一个新的问题又浮现在心头,有风天风车能转,若是一点风也没有咋办呢?
  牛顿又陷入改进风车的思索中。受井台上打水用的辘轳启发,他把风车上安装叶片的轴弄得长一点,上面缠绕一条粗绳子,绳子一端固定在轴上,另一端拴上桶,当水桶里装上水后,再由二楼房顶放下去,同时带动风车的轴慢慢的转起来。这样一来,他的风车在无风的天气也能转动了,过路人一看那悠悠转动的风车无不感到惊讶和钦佩。不久,他又根据马拉车的启发,产生老鼠可能转动小风车的想法,并真的做出了一架这样的小风车。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停地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他对人说:“这叫做‘老鼠磨坊’”。每逢赶集的日子,总有一些农民来牛顿的“老鼠磨坊”,有的还把粮食送给他,使这个“老鼠磨坊”维持了好些日子。
  
  水钟
  
  在牛顿少年时代,大部分人家里都没有时钟,少数人家凭着一种叫“砂漏”的器物来计时,即将两个能装砂子的箱子中间用一根细管连接起来,当上面的箱子盛有砂子时,便通过细管往下面箱子漏,人们就是通过砂子从上面箱子全部流入下面箱子所需的时间来计时的。它用起来很麻烦又不准确。当牛顿发现了过去所用的与“砂漏”基本相似的“水钟”后,又开始研究“水钟”了。通过研究,牛顿发现这种“水钟”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于是着手进行改造。他设想这样一种设计装置:依靠一个能随水面升降的浮标,让它扯动着一个能在均匀的刻度盘旋转的指针,从而指示出刻度所显示的时刻。当上面水箱中的水由其下部小孔滴入下面水箱,致使下面水箱的水面升高,从而引起浮标上升时,便带动刻度盘上的指针随之转动,清楚地指出观察的时刻,其准确度之高是“砂漏”无法比拟的。大家争相跑来观看,对牛顿赞不绝口。3年后,一份科学杂志还以很大的热情介绍了牛顿的这次发明。
  
  水车
  
  随着牛顿发明创造的成果接连问世,周围的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对他的评价也提高了。但由于他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手工制作和发明创造上,忽视了学校的课程,因而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状况并没有改观,同学们对他的轻蔑和歧视并没有改变,仍然认为他是一个学习不用功,性格古怪,喜欢做“白日梦”的劣等生。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好的看不起他,年龄大的侮辱他,调皮捣蛋的排挤他。有一天,牛顿兴致勃勃地抱着自己做的心爱的小水车到校园一角的小河进行试验,好多同学也跟着来看热闹,当小水车受水冲击而转动起来时,牛顿兴奋地跳了起来,大部分同学对他精湛的手艺赞不绝口。这时一个找茬的同学要牛顿说出小水车为什么会转动的原理,他答不上来。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不仅小水车被打坏,而且牛顿也被一位同学在腿肚子上狠狠地踢了一脚。这一回牛顿是忍无可忍了。他出其不意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了侮辱他的那个同学,将那个比他大得多的同学打倒在地上。这是牛顿有生以来第一次对侮辱他的人采取反抗行动。这次受辱也引起了牛顿的觉醒。为人在世虽然要“和为贵,忍为高”,但不能无限度地容忍退让,以委曲求全来换取安宁,应自强自爱,更得靠自己的努力。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办不成的。这件事刺激了牛顿的求知欲。从那以后,牛顿开始努力学习学校的功课了。各门功课很快就赶了上来,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一跃成为班内数一数二的优等生。
其他文献
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河南省9个畜牧大县可申报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河南省是畜牧大省,2017年畜牧业产值全国第一,猪牛羊禽饲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存在的认识不足、漏检现象控制不利,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化水平不高,动物检疫监督执法人员业务知识水平、责任心有待提升等这几方面问题,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