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及策论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院校作为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机构,必须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保证人才输出质量和效率。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生产活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现代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之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在部分院校开始施行。对现阶段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施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29-0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也随之加快,致使社会生产活动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型人才成为现阶段的稀缺人才。职业院校如果一味采取传统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可以有效缓解人才市场的压力。国家也给予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的政策支持,旨在推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剖析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最初是在国外实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表现出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我国在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国
  情研发出了一种符合中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政策中也对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施行给予了足够的支持,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资金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相关学者对该种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同时,我国的部分职业院校
  已经开始试行,通过试行成果来看,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就对现阶段的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
  在传统的职业教学中,课程设置是以学校为主体,校方独立完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制订。现代学徒制的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制订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也是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制定。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更有针对性。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现代学徒制还停留在探索阶段,部分院校对现代
  学徒制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没有正确的认知,在实际教学
  中注重理论培养,忽视技术能力培养,致使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而部分院校对现代学徒制认识不清,认为人才培养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仅在就业实习阶段,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
  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不佳。由于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现代学徒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人才培养作用,这也是现代学徒制无法得到进一步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企业的参与作用和职业院校的教育作用同等重要,二者需要相互配合为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和综合能力人才做出努力。这样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为校方提供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且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而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出现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且对于短期利益较为看重,而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需要投入三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并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还需要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场地为学生营造实践条件,这对以发展经济为重要内容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投资项目。现阶段的现代学徒制实行中,職业院校仍然占据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划定工作是由校方独立完成,致使企业失去应有的权利,最终导致企业参与积极性降低。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进策略
  (一)重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当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多由高职院校设定,并由院校负责实施,这样的模式虽然有利于院校的管理和教学,但与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能完全匹配。因此,重构的课程体系成为现代学徒制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在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的课时分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体现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二)强调工学结合,提高企业的参与度
  现代学徒制所强调的是工学结合,这就要求企业和职业院校
  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同时居于主导地位。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标准制订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而企业则为学生的实践活
  动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是以利益为重,但是还要看清技术型人才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推动性作用,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
  中,与校方工作合作,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振华,孙兴力,何爱平.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6(66):158.
  [2]胡延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保障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14):90-91.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2016年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团体动力学视角下体育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016xj09)的研究成果。  摘要:在体育课技术考核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进行技术考核:一是主动申报型,专门针对积极活跃且技术熟练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限时统一型,专门针对从众随大流且技术合格水平的学生;三是暗示鼓励型,专门针对技术不稳定且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三层考核模式的实施,极大提高学生技术考
【摘要】浙江三门核电一期工程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机组。核岛内的电缆路径系统由西屋联队设计。电缆路径系统包括电缆保护管、电缆桥架、预埋管等。本文就AP1000核岛电缆路径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求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 AP1000 安全分级 实体隔离  一、全厂核岛电缆路径系统介绍  AP1000的电缆路径系统按照服务对象的安全等级、专业要求、功能及区域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作用正在不断凸显,特别是对于好奇心强和勇于尝试的大学生。信息技术的普及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贷问题日益增多。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贷情况有助于预防和应对“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层次和水平,为高校安全稳定和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关 键 词] “互联网+”;
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校园文化是无声的课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功能。可见, 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 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加强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建设  1.使校园环境具有审美价值  学生身处校园环境中, 能激发起美的感受, 产生美的愉悦, 进而